隔夜水、隔夜菜,不能吃?哪些食物隔夜後,應避免食用?

之前很流行一種說法:「隔夜水不能喝、隔夜菜不能吃,會致癌!所以飯菜千萬別隔夜,最好做多少吃多少,不要剩。」這種說法有它有道理的地方,但並不一定完全準確。隔夜水、隔夜菜到底是不是完全不能吃?如果要吃,怎麼吃才合理?有沒有哪些食物,隔了夜對身體也不好,應該避免食用呢?這幾個問題,是我們今天這篇文章要討論的重點。

隔夜水偶爾喝沒問題

其實「隔夜」這個前提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神秘:難道晚上倒的水第二天不能喝,而早上倒的水夜裡喝就沒事?不是同樣經過了八、九個小時嗎?所以,它的特殊性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我們只需要知道,水放得過久有可能滋生細菌,不夠衛生;溫度也變涼,肯定沒有溫熱的水喝下去養胃;會有亞硝酸鹽產生,但是含量並不會太多。喝幾口這樣的水,不至於導致太過嚴重的後果。起碼一天內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但不要放兩三天,這樣的話,細菌的滋生會相對來說比較嚴重

隔夜菜需放冰箱、加熱徹底才能吃

隔夜菜的情況,和單純的水又有所不同。隔夜菜通常包含綠色蔬菜、肉類等。這些食物,比起其他常規食物,要更加容易發酵、更加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在沒有放進冰箱保存的前提下。

即使是用冰箱冷藏過,在吃之前,還是應該充分加熱隔夜菜,需要注意的是,同樣的,這裡不要局限於理解成「隔了一晚」的菜,直接理解成剩菜即可,因為哪怕是只放了兩三個小時的菜,吃之前也是需要妥善保存、徹底加熱的。

我知道在很多朋友,尤其是年紀大的朋友的觀念里,只要室內溫度不高,飯菜就不會腐敗變質,所以不需要放冰箱;這頓飯多做一些,下一頓可以省得做飯,並且接著吃完還不會浪費。甚至有人會刻意多做一些食物,留待下次吃,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有這樣的觀念,請一定要及時糾正。別看一時出不了大問題,但腸胃疾病往往都是長期不注意造成的。現在捨不得「花小錢」,萬一要是不良飲食習慣引發了什麼身體問題,將來就有可能「花大錢」。與其花錢治療,不如花錢保養:保證吃得健康又營養。

這些食物隔夜吃,有危害

還有一些食物,確實最好不要隔夜,或者說,不要太長時間後再吃。

銀耳就是其中的一種。銀耳里的亞硝酸鹽含量較高,長時間放置,亞硝酸鹽含量會進一步提升。攝入人體的話,會影響造血功能。所以,煮熟後的銀耳應該儘快吃掉,起碼經常吃煮熟後存放過久的銀耳是不可取的。

另外,黑木耳也不要長時間浸泡,如果一次性泡太長時間,細菌會大量繁殖,甚至產生毒素。吃浸泡過夜的黑木耳後食物中毒的例子,大家應該都聽說過。

隔夜水、隔夜菜可以吃,但不能常吃。隔夜菜要在冰箱中保存,並且熱透了才能食用。除了這些,煮熟的銀耳、泡發的黑木耳,都不應該存放過久,否則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解答一些朋友們的疑惑,幫助大家養成更加健康、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