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近日,多名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南京明孝陵景區內的石獸駱駝被人用黑色記號筆寫上「到此一游」等字樣,引發關注。
網友發布的帖子顯示,石獸駱駝的臀部近日被人用黑色記號筆塗鴉,上面寫著「到此一游」「2025.5.3」等字樣。5日上午,中山陵園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已經處理了,我們安排了專業團隊對文物進行了修補保護。」對於黑色記號筆字跡能否被完全清除一事,該工作人員表示:「要想一點影響都沒有不太可能,但能正常清理掉。」(據5月6日上游新聞)
被塗鴉的「神獸」屁股(網路截圖)
網友發帖截圖
明孝陵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一石一瓦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卻因為個別遊客的不文明之舉而蒙塵,令人反感,更讓人惋惜。
在文物古迹上亂刻亂畫,是法律明文禁止的行為,這種自以為是的「留念」,不但會破壞文物的完整性和美觀性,更是對歷史文化的污染和褻瀆。文物歷經歲月滄桑,能完好保存至今極為不易,每一道劃痕、每一處塗鴉,都如同在歷史長卷上肆意塗抹,割裂了文化的傳承脈絡,損害的是所有人的公共權益。
曾經有一段時間,受小說、電視劇《西遊記》中孫悟空在如來手指上寫「到此一游」的情節影響,不少人一到了景區,就喜歡到處寫「到此一游」來彰顯自己的存在感,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文明旅遊呼聲越來越高,這種現象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所以,很多人看到這刺眼的「到此一游」,第一反應就是,為什麼都2025年了,還有人玩這種過時又違法的把戲?
景區里的「到此一游」擦也擦不完,背後是部分遊客文明意識的缺失,他們缺乏對歷史文化的基本敬畏,將個人私慾凌駕於公共利益之上,只圖一時之快,眼睛裡看不到規則。
此外,違法成本低、取證難也是此類陋習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現行法律法規對「亂塗亂畫」行為懲處力度有限,即便是破壞了文物,如果情節輕微,也罰得並不重,難以形成有效威懾。同時,景區遊客眾多、流動性大,取證工作困難重重,很多不文明行為難以追溯到具體責任人,使得部分人心存僥倖,肆意妄為。
要根治這一頑疾,首先就要落實依法嚴管嚴罰,加大亂塗亂刻、破壞文物行為的懲處力度,對情節嚴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形成強大法律威懾。同時,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加強景區監控覆蓋,提高取證能力,讓不文明行為無所遁形。
當然,總是等到破壞行為發生後再來處罰,也顯得過於被動。景區管理方也應積極作為,優化管理方式,哪怕不能像網友說的,用玻璃罩子把文物罩起來,也可以設置明顯的隔阻和警示標識,增加巡邏頻次,及時發現並制止不文明行為。還可以效仿一些景區的做法,在指定區域內為遊客提供可以留言的空間,供遊客抒發「到此一游」的心情,這樣既能避免文物無辜「被害」,也能滿足遊客需求,但是也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明孝陵石獸上寫著的「到此一游」,不僅是某一個遊客丟人的「證據」,也是對整個社會保護文物、珍視文明的大聲疾呼,真正的「到此一游」應該留在美好的記憶中,而不是刻在大家共享的景物之上。「到此一游」的陋習改起來或許很難,但必須要改,要下大功夫去改,只有更多人形成共識,養成習慣,主動抵制和制止不文明行為,提高每個人的公德意識,陋習才能有效被根除,文化瑰寶才能被守護,美好的風景才能長存。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