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陽康後,感覺自己「變傻了」?

2023年01月17日19:00:16 搞笑 9567

不少人在感染新冠病毒以後,在發病(比如高熱、乏力、頭暈)的階段,都會覺得暈暈乎乎的,大腦「彷彿被蒙上一層霧」,似乎停止了運轉。

甚至有不少人在「陽康」以後,依然感覺「大腦轉不動」、「好難理解啊」、「轉眼就忘了」以及「好像變傻了」!

什麼?陽康後,感覺自己「變傻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

難道,感染新冠後,會「一陽傻三月」?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些問題。

「腦霧」的字面意思很形象:腦子裡就像被一層濃霧籠罩。

它其實並不是一個新名詞,而是已經存在了十幾年。曾經,持續的腦震蕩患者、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會使用「腦霧」來描述自己的癥狀。

2022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新冠肺炎個人康復指南》中也提到了「腦霧」這個詞,用來表示新冠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神經系統癥狀的集合,主要表現為思維能力和認知方面的各種困難[1],比如:

——記憶力下降

——注意力無法集中

——思維和反應遲緩、模糊、混亂

——總感到精神疲勞

……

比如,一位新冠抗原陽性的考生在考場上發現「腦子無法轉動」,「腦子裡面什麼東西也調不出來」,有一種「腦子燒壞了」的感覺[2]。而北京市一位消費者的表現則更加直接——給自己點了兩份相同的外賣,「感覺自己變傻了」[3]。

什麼?陽康後,感覺自己「變傻了」? - 天天要聞

「腦霧」,從醫學上來說,叫認知障礙,它可能由很多不同的原因引起,如過度勞累、久站久坐、長期酗酒、睡眠不足等等。

雖然具體機制還不明確,但有專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後產生的炎症和免疫反應會影響嗅神經、嗅覺皮質以及海馬體、海馬旁回(負責記憶的存儲和提取)等區域[2],也可以侵襲大腦中的「星型膠質細胞」,進而影響理解力、記憶力、注意力等認知功能[4-5]。

與此同時,人的大腦對缺氧和缺血都十分敏感。新冠病毒感染後會引起缺氧以及組織器官缺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救治,也可能引起多器官尤其是大腦損傷[6]。

什麼?陽康後,感覺自己「變傻了」? - 天天要聞

我們通常所說的「後遺症」,一般是指在疾病恢復期之後,依然存在的、長期無法恢復的組織缺損或功能障礙,一般會伴隨終生。

而「腦霧」是否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後遺症」,還無法下定論,最多可以稱之為「新冠長期癥狀」(長新冠,long covid)。

除了更為常見的疲勞以外,研究表明,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約有20%至30%人表示存在「記憶力缺陷」、「認知受損」和「注意力難以集中」[6]。

大多數的新冠癥狀會在感染後的2至3個月以內逐漸消失。但多個研究發現,雖然概率很小,但「認知受損」依然可能持續到新冠病毒感染6個月以後[7]。

什麼?陽康後,感覺自己「變傻了」? - 天天要聞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如果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了「腦霧」的相關癥狀,以下辦法可能會有所幫助[1]:

1►  盡量減少干擾

試著在一個無背景干擾的安靜環境中工作。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使用耳塞。如果在閱讀時無法集中注意力,可以用紙遮住部分內容,或者用手指做標記。

2►  在不累的時候幹活

要完成一項需要思考的工作時,請安排在不太疲時進行。例如,如果你一天下來感到疲倦的話,請選擇在早上完成此項工作。

3►  經常休息

保證充足睡眠。如果已有疲勞感,請縮短工作時間並休息一下。

4► 設定合理的目標

有明確的目標有助於保持動力。設定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比如每天只讀五頁書。

5► 制定時間表

嘗試製定每日/每周任務計劃,這有助於你提前做好活動安排。做好記錄,或將事情分解成一個一個部分,也會有所幫助。

6► 適時獎勵自己

當實現某個目標時,簡單地獎勵一下自己,比如喝杯茶或咖啡、看看電視或散個步。

7► 一次只做一件事

不要急於求成或試圖一次獲取太多信息,這可能造成顧此失彼甚至錯誤。

8► 使用小工具進行輔助

比如筆記本、日曆等,來幫助記憶。

9進行腦力鍛煉

可以嘗試新的愛好、拼圖、文字數字遊戲、記憶練習或閱讀來幫助思考。

此外,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可以將新冠長期癥狀的發病率降低一半 [8]。而即便已經「陽」過,再接種新冠疫苗,依然可以緩解相關癥狀[9]。

什麼?陽康後,感覺自己「變傻了」? - 天天要聞

當然,如果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神經系統癥狀(如意識喪失、感覺障礙、癲癇發作等),或者相關癥狀遲遲無法自行緩解,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尋找專業醫生的幫助。

願我們都能早日擺脫「腦霧」的影響,早日回到那個思維敏捷、冰雪聰明甚至過目不忘的自己!

審稿專家:劉豐韜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世界衛生組織康復指導手冊:covid-19相關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

[2]https://mp.weixin.qq.com/s/5tswxncyb2xx1qtwxrh5fa

[3]https://mp.weixin.qq.com/s/zbxnh5ghrllne7armjf-sq

[4]andrews, m. g. et al. preprint at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1.01.17.427024 (2021).

[5]crunfli, f. et al. preprint at med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10.09.20207464 (2021).

[6]baig am. counting the neurological cost of covid-19. nat rev neurol. 2022 jan;18(1):5-6. doi: 10.1038/s41582-021-00593-7. pmid: 34795449; pmcid: pmc8600497.

[7]https://www.aafp.org/pubs/afp/issues/2022/1100/long-covid.html

[8] antonelli, m., et al., risk factors and disease profile of post-vaccination sars-cov-2 infection in uk users of the covid symptom study app: a prospective, community-based,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lancet infect dis, 2022. 22(1): p. 43-55.

[9]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coronavirus (covid-19) vaccination and self-reported long covid in the uk: 25 october 2021 (ons, 2021).

*騰訊醫典內容團隊出品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