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疾控提醒您:端午吃粽不放「粽」!

端午

安康

duan

wu 

an

kang




端午將至,粽葉飄香,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鎂、鐵、磷、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煙酸等營養成分。其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為澱粉,且以支鏈澱粉為主,人體澱粉酶水解支鏈澱粉的能力相對較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臨床癥狀在享受美味粽子的同時,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以免「放粽」(放縱)過度對健康造成影響



一、合理選擇種類



盡量選擇低糖、低脂、低鹽的粽子,如五穀雜糧粽或蔬菜粽


甜粽建議選能量低且無添加的粽子,避免單獨蘸白糖食用,少食含糖量高的紅棗粽、豆沙粽;咸粽建議偏向魚蝦肉、禽瘦肉等製作而成的粽子,減少食用臘肉粽、火腿粽等加工肉製品粽子。

甜粽子

咸粽子




二、控制食用總量



粽子含糖高、黏度高、不易消化、缺乏膳食纖維,過量食用會引起消化不良、血糖升高、肥胖等問題


建議適量食用小粽,健康成年人每日攝入量不超過150克,吃粽子的同時應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





三、選對進食時間



粽子最好在午餐時食用,避免在睡前或空腹時食用,以免引起胃部不適。同時,食用粽子時應細嚼慢咽,有助於消化吸收。





四、冷著吃難消化



粽子不宜冷食,一定要趁熱食用。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鏈澱粉含量高,糯米加熱後,支鏈澱粉會糊化,有利於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卻,支鏈澱粉會老化回生,分子間凝固加強,不容易被消化





五、搭配蔬果食用



食用粽子時,可以搭配一些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也可以搭配紅茶、綠茶能夠起到解膩促消化作用。





六、注意保存方式



粽子容易變質,應注意保存方式。未食用的粽子應放在冰箱冷藏室內保存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境。已開封的粽子應儘快食用,避免長時間存放。





七、特殊人群慎食



老人、嬰幼兒、孕婦、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及患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應慎食粽子,以免加重病情。





  • 來源:雲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