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為何農村吃「豬油」的人也少了?三個原因很關鍵,你還吃豬油嗎?
豬油,這可是伴隨著無數人童年的一種「美食」了。在過去條件艱苦,即便沒什麼菜吃,只要用勺子挖一點豬油放到大白米粉中,這樣的豬油拌飯就能吃下去好大一碗。
在當時每逢年底很多的家庭都會殺「過年豬」,一部分的豬肉會賣掉,一部分則是留著自家人過年食用。而豬油肯定是捨不得賣的,每當煎豬油的時候,滿屋子都是香氣,就連豬油渣也會留著,趁熱吃又香又脆,就連小孩子都能一次性吃一大碗。
其實在幾十年前,豬油是家家戶戶廚房裡面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用油,好多人家裡都有一個陶瓷盆,而它就是用來專門盛放豬油的。像炒青菜的時候,用豬油炒的菜更香不說,而且還不會發苦。如果是植物油炒的青菜,口感和味道都要差一些。
然而在我國食用了上千年的豬油,如今卻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野。即便是在農村地區,也很少人吃豬油了,這又是為什麼呢?你們還愛吃豬油嗎?三個原因很關鍵!
首先,農村養豬的人少了。
豬油,就是指用豬肉,多數是用豬板油提煉出來的一種可食用油。既然要煉製豬油,就要有豬板油。在過去農村裡養豬的人非常多,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養豬。而到了年底把豬殺了以後,就會用豬板油來煉製豬油。
過去的條件差,許多的事情農民都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即能自己生產的,就堅決不花錢購買。而像食用油這方面,就主要是兩個方面的來源,靠種植花生、油菜、油茶籽等油料作物,用它們的種子榨油。
還有一部分則是通過養豬,用自家豬的豬板油來榨油,這樣動物油脂和植物油兩者混合著吃,一般就能滿足一家人的需要了,也就不用再去買油吃了,有些家庭甚至還能賣一部分。
但是後來農民大量外出打工了,在農村只有極少數的老人、婦女和孩子了,而且相比於過去養豬的成本高了,利潤卻低了,一頭豬從年初養到年尾,甚至連成本都是掙不回來,自然多數人都是不願意養殖了。而養豬的人少了,所以煉豬油的原料少了。
雖然在市場也有豬板油售賣,但是購買的來煉油,有些人還是認為不划算,或者是這樣的豬油吃起來也不太放心,還不如吃其他的食用油。
其次,煎豬油太麻煩,多數人沒時間。
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多數人的生活壓力比較大,除了上班以外,平時也沒有多少空餘的時間。而吃豬油的話,一般在市場上是沒有現成的售賣,都是要去購買豬板油,然後拿回家自己煉油的。
然而很多人都是嫌自己煉油過於麻煩,這樣不僅很費時間,同時還搞得廚房、身上等都是髒兮兮的。最關鍵的是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甚至都不知道如何煉製豬油。在他們看來,這是一件很麻煩又累人的農活。
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去超市購買桶裝油,這樣更方便不說,而且效率也要高得多,甚至性價比也要比吃豬油更高。相信多數的年輕人在豬油和桶裝油這兩者,都會選擇桶裝油,就是因為它方便、衛生。
再次,豬油不耐存儲,而且多數人對其有誤解。
如果是自家煉製的豬油,就是把豬板油加入適量的水,放到鍋里煎出的油脂,因此它是真正零添加的綠色食用油,可是這樣的油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怎能耐存儲。在冬季還好一點,等到天氣熱的時候就容易變質,這方面和桶裝油相比,確實遜色很多。
另外用豬油調味的食品要趁熱食用,放涼後會有一種油腥氣,影響人的食慾,這也讓有些人對豬油失去了好感。
同時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現在許多人對豬油有誤解。好些人一聽到豬油,認為它是豬板油提煉出來的,脂肪的含量高,吃了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
在網上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少,甚至還有人說豬油不健康,吃了容易肥胖,或者是引發一些疾病。也是因為這些人對豬油的誤解,讓他們對豬油避而遠之。
當然了最初哪些愛吃豬油的那一批人已經老了,多數都是有一些慢性疾病,這也讓他們不能繼續,或者是經常食用豬油。
至於年輕人則沒時間煎豬油,好些也不懂煎豬油,甚至現在多數人做飯都不會,只是叫外賣,自然導致吃豬油的人就少了。
寫在後面
實際上無論是豬油,還是植物油等,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由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與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組成,只是各種成分的比例多少問題。
而豬油做所含有的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含量更高而已,但是經常食用豬油既能提高人體膽固醇含量,降低脂肪沉積的風險,同時還能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在以前民間所流傳的「一勺豬油勝過五副葯」,就是說豬油還有藥用價值,這個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是有記載的。
而且在過去很多人一直堅信用「豬油炒的青菜更香」,這個也是有道理的,因為豬油和一般的植物油相比,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而這也是豬油能提升人食慾的原因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豬油中不光是有飽和和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多種脂肪酸,維生素A、B、D,油酸等,因此營養方面也是相當出眾的,尤其是它所含有的脂肪比例小於黃油,較適於缺乏維生素A的人和少年兒童。
如果有條件,最好是把它搭配著和植物油一起食用。只要食用豬油不過量,對身體總是有好處的。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你還愛吃豬油嗎?平時吃豬油多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