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中老年人:如果不差錢,3類酒盡量一口別喝,都是香精勾兌的

男人對酒的喜愛,可以從青春延續到老年時期。

面對人生不同的階段喝酒的感覺也不一樣,年輕時喝的是那股子辣味,中年時喝的是生活的辛酸,而一旦步入中老年,再想喝酒就不敢那麼隨意了。

畢竟到了一定年齡之後,隨著閱歷的增長,對生活品質的需求會不斷提高,這個時候,純糧酒才是最佳選擇,而那些劣質酒精酒最好一口別喝。

同樣是酒,為何純糧酒比酒精酒更受歡迎呢?

其實,主要與以下2個原因有關:

論成分:純糧酒裡面天然呈香物質最高可達2000多種,而酒精酒裡面卻沒有一丁點天然呈香物質,全靠香精勾兌。

論口感:純糧酒經過長期窖藏,口感柔順,即便多喝兩杯,也不會上頭,而酒精酒的口感就要差很多,甚至有些酒精酒中的甲醇雜醇油還是超標的,很容易上頭,喝完之後身體不舒服。

那在選酒的時候,到底該如何分辨純糧酒與酒精酒呢?

方法也不難,通常酒精酒瓶身上會有以下3個「標記」:

標記1:原料中有食用酒精、食用香精」等添加劑,而純糧酒的原料中只有糧食和水。

標記2:瓶身標準號是「20821」「20822」,這兩個標準號是酒精酒的專屬標準號。

標記3:瓶身上明確有「新工藝白酒、配製酒」等專業名詞出現。

看到這如果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選酒的話,筆者建議中老年人,如果不差錢的話,下面3類酒盡量一口別喝,都是香精勾兌的。

第一種:害怕「加熱」的白酒

正常來說,純糧酒不光不怕加熱,並且適當的加熱還可以激發白酒的香氣,揮發掉一些刺激性物質,使其口感更加柔順。

而酒精酒卻恰恰相反,這種酒最加熱,因為各種添加劑的沸點是比較低,稍微一加熱便會揮發,並且會散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

如果對氣味不敏感,感覺不出來區別的話,也可以淺嘗一口,加熱之後的酒精酒酒體中差不多隻剩下酒精和水了,喝起來是十分寡淡的,並且刺激性強。

第二種:酒液顏色過於「發黃」的白酒

通常,白酒的顏色是無色透明的,只有少數優級醬酒以及陳年老酒才會呈現淡黃色,並且這種顏色很淡,並不是那種非常明顯的金黃色。

白酒淡黃色來源的物質之一是酮類物質,這種物質在釀造的過程中會產生少量,更多的是在白酒的存儲過程中產生的,而君中元私藏酒(釀造人曾傳政師從醬香之父李興發)至少窖藏6年才會出廠,酒液色澤晶亮,微微發黃。

這與其所用原料也有關係,紅纓子高粱單寧含量高,經過反覆蒸煮之後會形成兒茶酸、香草醛等物質,經多年陳釀後,酒液就會微微發黃。

開瓶噴香,酒液如脂一般黏稠,輕抿一口,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一線入喉,絲滑甘潤,砸吧嘴回味一下,唇齒留香。

但是,對於酒精酒來說,酒體本身的沒有任何顏色的,但是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痴迷於老酒發黃的顏色,所以商販便會添加一些色素,從而達到目的。

只是這種顏色並不自然,往往會「用力過度」,酒液看起來過於發黃,很難呈現出糧食酒自然澄澈透亮的微黃感。

第三種:加水之後不變渾濁的白酒

對於純糧酒而言,酒體裡面的酯類物質是十分豐富的,加水之後液態中的酯類就會析出,產生絮狀物,導致酒體失光。

而酒精酒裡面本來就不存在這些天然的微量元素,所以即便加水的話,也不會有任何微量元素析出,自然也不會變渾濁。

寫在最後,筆者建議各位酒友,人到中年不得已,為了自己的身體,寧可多花點錢喝純糧酒,也不要圖便宜喝酒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