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冬季才能生產的藕絲糖,產值竟高達千萬元

2020年11月26日16:48:09 美食 1840

只有冬季才能生產的藕絲糖,產值竟高達千萬元 - 天天要聞

只有冬季才能生產的藕絲糖,產值竟高達千萬元 - 天天要聞

撰文 | 陳博文

圖片 | 網  絡

版權歸原作者

「滸灣油麵進汴梁,方河米粉去湖廣,黃通冬筍滿省跑,四海聞名藕絲糖。」

在江西撫州金溪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傳唱的便是滸灣油麵、方河米粉、黃通冬筍、藕絲糖四大特產,其中以藕絲糖名列前茅。

藕絲糖在糖餅、子糖、空心糖、灌雪糖等基礎上逐漸發展成型,是一種以糯米熬制、拉成的棉糖。

只有冬季才能生產的藕絲糖,產值竟高達千萬元 - 天天要聞

《金溪縣誌》記載,金溪藕絲糖最早產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關於藕絲糖的傳說也是眾說紛紜,據傳金溪還沒有建縣時,有位要飯的老頭,乞討稀糖吃,做糖的師傅打了一勺稀糖用碗盛給他,他卻伸出手不停的去抓,竟拉出了又白又細的糖絲,把糖絲向師傅們一拋,人卻消失不見了。

做糖的師傅把糖絲放口中一抿,糖絲落口即消,師傅大喜之後突然醒悟,原來那是神仙鐵拐李下凡。

只有冬季才能生產的藕絲糖,產值竟高達千萬元 - 天天要聞

師傅按大仙的指點,把飴糖抓拉成細絲,包上豆粉、芝麻、桂花、桔餅末等配餡,外形似一團潔白細嫩的藕絲,固稱之為「藕絲糖」,素以甜、脆、香、酥而著稱。

飴糖是藕絲糖的主要成分,所以具有古方「大小建中湯」 補中益氣,生津潤燥、消痰止咳的功效。甜而不膩,補而不壅,是冬令糕點中的營養佳品。

點擊視頻查看完整製作技藝

傳統的金溪藕絲糖採用金谷岩的金包銀糯米和翠雲寺馬尾泉的泉水來製造,據說如此味道更佳。

精選的金包銀糯米、麥芽,經浸泡、蒸、發酵、濾漿,熬製成飴糖。

採用祖傳手工藝與熟黃豆粉、花生粉扒絲而成細絲,再一團團包以芝麻、桂花、香油、白糖、桔餅成形後包裝而成。

只有冬季才能生產的藕絲糖,產值竟高達千萬元 - 天天要聞

藕絲糖的製作標準相對較高,對調料、入窖、發酵溫度、熬糖時間、火候、氣候等都需精準掌握,一年中只有在冬季才能生產。

發酵過長,火色老了,不僅無絲,味道也偏苦,非常影響藕絲糖的口感。

只有冬季才能生產的藕絲糖,產值竟高達千萬元 - 天天要聞

因其製作技藝複雜,金溪藕絲糖傳統手工技藝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甜而不膩,脆而不碎,落口消融,餘味綿長的藕絲糖深受金溪人民的喜愛。

在明萬曆年間,每逢迎神賽會及春節前後,小販們就會走街串巷,挑著糖擔,敲著小鑼叫賣。

只有冬季才能生產的藕絲糖,產值竟高達千萬元 - 天天要聞

在舊時,秀谷、珊城、滸灣、琅琚等地是藕絲糖的主要生產地。因藕絲糖只能在冬季製作以及15℃環境下儲存,產量和銷量深受制約。

建國以後便開始大規模生產,改進包裝與技術,使之能運輸,儲存。

如今,金溪藕絲糖不僅多次被評為省、地優質產品,還成為了金溪人民致富的「金鑰匙」。

只有冬季才能生產的藕絲糖,產值竟高達千萬元 - 天天要聞

在金溪禮義門村的冬季來臨之時,上百戶家庭都以藕絲糖為主業,村民們在家中趕製藕絲糖,運往上海和浙江、江蘇等地銷售,產值可達千萬元。

金溪藕絲糖無論在何時何地,總與甜蜜息息相關,這是人們體驗甜味的另一番境界,也是金溪人民關於糖的傳承幸福。

只有冬季才能生產的藕絲糖,產值竟高達千萬元 - 天天要聞

請分享

請點贊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著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著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布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著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