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春天的懷念——追憶伍松喬先生‖馮俊鋒

2025年05月07日08:10:13 美食 7937
【追憶】春天的懷念——追憶伍松喬先生‖馮俊鋒 - 天天要聞
【追憶】春天的懷念——追憶伍松喬先生‖馮俊鋒 - 天天要聞
【追憶】春天的懷念——追憶伍松喬先生‖馮俊鋒 - 天天要聞
【追憶】春天的懷念——追憶伍松喬先生‖馮俊鋒 - 天天要聞
【追憶】春天的懷念——追憶伍松喬先生‖馮俊鋒 - 天天要聞

春天的懷念

——追憶伍松喬先生


馮俊鋒

【追憶】春天的懷念——追憶伍松喬先生‖馮俊鋒 - 天天要聞
2011年,98歲高齡的老作家馬識途與伍松喬在第八屆中國作家代表大會小組會上。

「沒有了松喬兄,川渝新聞文化界少了很多話題。」

和詩人童光輝說起四川日報原高級編輯伍松喬老師時,這位豪放的詩人把悲傷的事件說成了持續的情感孤獨。當代詩歌圈裡,童光輝是一個自信不羈而又很有分寸感的人。他有一個習慣,對他喜歡的人,無論長幼,均直呼名字。至於「松喬」加「兄」,那已是喜歡上升到敬重的層次了。於我,卻不敢像光輝那樣親切地喊一聲:松喬兄。我一直稱他:松喬老師。

認識松喬老師前,他已自由行走於新聞、文學與文化領域,在我們眼裡,他是巴蜀文化的守護者,是新聞領域的悟道人。至於在川渝文學界,他更像鳴鑼吹哨的裁判員。

新世紀初,我碩士畢業報考《四川日報》社,面試剛落座,一位老師介紹說:擔任今天主考官的是我們報社副刊部主任伍松喬老師。

我一激靈,馬上從椅子上彈起。我應聘的正是副刊部啊。帶著幾分意外,我慌不擇言地說,「啊,伍老師啊,我讀過您好多文章,上個月剛讀過您一本書呢。」松喬老師把眼鏡輕輕摘下,不緊不慢地接話,「哦,是嗎,哪本書呢?」我簡要介紹了書名與情節,他微微笑了笑,算是對我回應的認可。

說來也是機緣巧合,在研三畢業前夕等待答辯的日子,打球、睡覺、讀閑書成為我的生活日常,隔壁兄弟書架上一本《姓甚名誰》的散文集被我順走,作者正是松喬老師。

全書中,記憶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松喬老師講他從川南小城富順調任《四川日報》,在遷出戶口時他名字「喬」被寫成了「橋」,他不得不多次往返富順和成都兩地派出所,上演了與多年後「你媽是你媽」異曲同工的離奇故事——「你要證明你是你」。戲劇化的戶口經歷,也催生了松喬老師自此常用的一個筆名:多一木。

順利入職《四川日報》後,我才從其他考官處得知,面試環節,松喬老師對我印象較好,他向報社黨委提交的錄用建議,我排在第一名。

畢業後抵達成都當晚,我給松喬老師電話報到,「都安頓好了吧?還有需要我幫助的地方沒有?」電話那頭,松喬老師的聲音洪亮而有力。簡短的一句看似家常的問詢,卻讓我感受到了來自組織和集體的溫暖,也無縫橋接了一個年輕學子對一座陌生城市的打開方式。

松喬老師身上,既有北方人的豪爽與直率,更有南方人的細膩與溫和。進入報社後,他把我的工位安排在他對面。一次,我剛打開壁櫃取信封,座機電話驟響,我取出信封匆忙迎上接聽電話。等我掛掉電話,我聽到松喬老師微微咳嗽了一聲,並走過去輕輕關好我剛才沒來得及關的壁櫃門。

果然,職場中人的咳嗽從來不只是生理現象啊。他沒有批評我,甚至連話也沒說。只是那麼微微地咳嗽了一聲,我既羞愧又自責。坦率地說,我今天稍微養成了一些細緻習慣,正是松喬老師這次不動聲色的示範浸潤。

每周一次例會,是松喬老師帶領團隊的重要工作方式之一。說是會議,更像廣場閑談,大家把凳子搬到報社部門空曠的地方聚在一起,他端坐c位,面前厚厚一沓最新的報紙或雜誌,剛剛沖泡的茶盅熱氣騰騰,恰好和他夾著的香煙煙霧混雜在一起,頗有幾分與仙論道的意境。

他的話題始終從簡要點評最近和上一周的工作開始。論事評人,總以欣賞、肯定、鼓勵的溫暖語句認可每一位同仁,話語間有智慧,也充滿同理心。尤其讓人受益匪淺的是,每次例會,他總有大量信息輸出,從媒體最新觀念到最新新聞事件,從巴蜀文化的歷史淵源到當下的媒體轉型,無所不包。看似和風細雨的閑談,總透露出他對新聞事業的熱愛和對文化傳承的執著。

許多年過去了,我還記得他在這個場合說的許多有意義的話。比如,他說巴蜀文化不是孤立的,總是與重要文化事件、重要新聞事件和重要人物相聯。比如,他對巴蜀文化活態物質的保護傳承格外憂慮。他說,巴蜀文化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資本化、商業化的情形下,對「文化記憶」的活態傳承機制設計不足,導致非遺項目呈現「標本化」趨勢。比如,他對社會上個別人專業領域自封為王、排斥他者的做派很是不屑。他從心理學層面批判這種做派是早期「鏡像需求」未被滿足,本質上是認知能力缺陷導致的自我欺騙。比如,對於數碼相機一夜之間代替膠片相機,他說,世界上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進步,都會伴隨價值重組、業態動蕩,以及知識結構的變遷……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對於報社嶄露頭角的新人,松喬老師總是以欣賞的態度冷靜觀察,理性評說,扶攜後學成為他與年輕朋友合作的工作方法與策略。

我清晰地記得,到報社兩個多月後,采編分工時,松喬老師提出讓我擔任文學版《原上草》編輯——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欄目,而是四川文學界、文藝界非常看重的一個重要陣地,具有極強的標識度,其平台影響力不言而喻。我頗為忐忑,自覺難堪大任。我多次找到松喬老師向他表達我的顧慮。每次,松喬老師只是淡淡一笑,不緊不慢地說:相信自己,再說,你背後不是還有我嗎。

此後不久,一次部門例會上,松喬老師不具名表揚稱:最近,省文聯、省作協一些朋友告訴我,我們《原上草》新任文學編輯專門去拜訪他們,了解全省文學創作隊伍,徵求欄目意見,請教辦報經驗。有這種學習能力和這種工作方法,哪有干不好工作的?

多年後我才得知,當我的名字乍一出現在《原上草》版面後,很多人打探到我是一個剛出校門的青年,個別報社領導和文學界大咖曾善意提醒松喬老師:這麼重要的版面讓新人做編輯要慎重。他總是耐心地和對方交流,並用「我們也是從年輕人過來的嘛」表達他的鮮明態度。

聊以自慰的是,儘管離開文化圈多年,閱讀文學作品、關注文學現象和寫作已經成為我的生活常態,它讓我在喧囂的塵世里始終得以保持一份內心的安寧與清醒,而松喬老師當年的「壓擔子」信任也讓我至今感懷。

「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個季節和這個季節盛開的鮮花讓我又一次想起了松喬老師。

因為,松喬老師喜歡春天,喜歡巴山蜀水的蒼翠春色。他常說:「成都的春天是兩朵花(桃花、梨花)襯托的,但最為壯觀的還是鋪滿成都平原的油菜花。」

那些年,每當浩蕩的春風喚醒千花萬朵,他總要組織部門同事去郊外賞花。那時的他,彷彿卸下了所有的重擔,夾著一支煙像個孩子一樣在花叢中穿梭,用相機記錄下每一次與季節重逢的花事。

如今,松喬老師離開我們8個年頭了。8個春天的花開花落,每一年春天,每一次花開,那些他走過的路陡然出現在我的腦海。松喬老師就站在某一條路的路口,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春天的花從樹上掉下來,靜靜地落在他的身上。

【追憶】春天的懷念——追憶伍松喬先生‖馮俊鋒 - 天天要聞
特別提示:「方誌四川」已獲得成都日報轉載授權,未經原發媒體成都日報同意,請勿轉載!
來源:《成都日報》2025年5月6日第8版

作者:馮俊鋒(四川省社科院黨委副書記,曾供職於《四川日報》社)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部分民族不吃肉的習俗,終於了解了 - 天天要聞

我國部分民族不吃肉的習俗,終於了解了

咱們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各有各的文化和習慣,特別是在吃這方面,真是五花八門。有意思的是,有些民族有不吃肉的習俗,尤其是豬肉,這讓不少人覺得挺新鮮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看看哪些民族有這種習慣,背後有啥原因,盡量接地氣地講明
探尋CBD | 濟南萬象城麥記牛奶公司開業啦! - 天天要聞

探尋CBD | 濟南萬象城麥記牛奶公司開業啦!

麥記牛奶公司創立於2021年,首店在上海臨港開業。憑藉中式經典糖水混搭創新打法,短短4年內已走入25個城市,開出超60家門店,在社交媒體上備受追捧。在產品方面,麥記牛奶公司堅持現場手工烹飪,精選優質食材,保留中式經典糖水精髓的同時,創新不斷
中國茶飲品牌IPO潮起,武漢品牌「爺爺不泡茶」逆勢狂飆 - 天天要聞

中國茶飲品牌IPO潮起,武漢品牌「爺爺不泡茶」逆勢狂飆

極目新聞記者 何川2025年,中國茶飲行業逐步站在「聚光燈」下。3月3日,蜜雪冰城股份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盤中最高漲幅達45%,截至5月1日總市值已達1875億港元;4月17日,中國茶飲品牌霸王茶姬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美股「中國茶飲第一股」;5月,滬上阿姨擬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截至4月29日共獲超額認購509倍……新茶飲賽道...
因黑芝麻丸而被人熟知,北宋「王懷隱」有怎樣傳奇的一生 - 天天要聞

因黑芝麻丸而被人熟知,北宋「王懷隱」有怎樣傳奇的一生

汴京街頭,藥鋪掌柜正將新制的黑芝麻丸包入油紙,封口處印著"王懷隱九蒸九曬"七個墨字。這看似普通的丸藥,背後藏著一位醫者跨越千年的執著。現在市場上,有的黑芝麻丸包裝上,都會印有「王懷隱九蒸九曬」七個字,跨越千年,這七個字,究竟藏著什麼秘密?
打響城市名片的地方餐飲,集體「上線」 - 天天要聞

打響城市名片的地方餐飲,集體「上線」

新疆大盤雞、廣西螺螄粉、福建佛跳牆……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方特色美食曾經僅僅是城市旅遊體系的組成部分,但在 Z 世代消費群體推動下,地方美食的文化價值與商業潛力已實現跨越式升級。
據說,河南人喝酒幾乎不用杜康,倒是更偏愛5款「無名酒」,真中 - 天天要聞

據說,河南人喝酒幾乎不用杜康,倒是更偏愛5款「無名酒」,真中

說實話,是去了河南才知道——別看杜康酒名氣大,號稱「中華酒源」,可本地人請客壓根不怎麼喝它!以前去河南出差,最怕的就是被當地老朋友拉去喝酒。不是不想聚,是真的怕喝趴下!每次飯局剛開始,冷盤還沒上齊,我就已經分不清南北了。要論喝酒的狠勁兒和豪氣,我真覺得河南人排第二,沒人敢認第一。在河南喝了好幾次酒,發現一個有趣...
已到1600噸!「果中貴族」馬上降價? - 天天要聞

已到1600噸!「果中貴族」馬上降價?

榴槤愛好者有口福啦!隨著新一季東南亞水果進入成熟期,榴槤、山竹、椰子等熱帶水果逐漸迎來一年一度的進口銷售旺季,被譽為「水果皇后」的榴槤更是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5月6日,記者走訪水果批發市場和水果店發現,榴槤價格雖有小幅回落,但波動幅度不大。
水井坊韌性生長:以消費者為錨,年度營收破50億 - 天天要聞

水井坊韌性生長:以消費者為錨,年度營收破50億

4月29日晚間,水井坊(600779.SH)發布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營收、凈利潤連續雙增。財務數據顯示,水井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2.17億元,同比增長5.32%;實現凈利潤13.41億元,同比增長5.69%。2025年一季度,水井坊實現營業收入9.59億元,同比增長2.74%;實現凈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2.15%,延續了2024年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