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魏水華
圖 |萬能的某寶
印度菜,乾淨又衛生。
預製菜,洪水猛獸。
印度預製菜,難上加難、難乎其難、難於登天。
然而新一屆的中國吃貨們,正在電商平台爆買印度預製菜。
是賽博朋克的行為藝術,還是負負得正的味覺魔法。
印度菜的核心魔法,莫過於瑪莎拉。
可疑的顏色、可疑的質地,以及印度人自己都搞不清楚的配方比例。
主打一個隨心所欲。
然而這份全網爆賣2萬份的雞肉瑪莎拉,卻暴露了中國吃貨們對異域風味的嚮往與好奇。
無論是平淡的雞胸肉、彈嫩的雞腿,還是腥臊的雞屁股雞脖子,一股腦丟到由它調製的,濃稠的醬汁里,小火慢燴,很快就能達成天人和諧的大統一。
如果能再增加一些提味的洋蔥、增稠的土豆、配色的芹菜碎和胡蘿蔔,無論蓋飯、拌面、配酒,都就是平凡晚餐里的一次節日。
如果仍嫌麻煩,網購平台還提供了更傻瓜的選擇。
這份旁遮普邦的名菜Dal Makhani的預製板,堪稱懶人乾飯福音。在原產地,它需要用黑扁豆、黃油、奶油、番茄、姜、蒜一起,加入大量瑪莎拉後,慢火熬煮12個小時以上。
而這份預製菜,在增稠劑的加持下,只要把料包放進水裡煮3分鐘,就能還原八成以上的風味。
家裡準備一些長粒絲苗米,把料包稀稀糊糊的醬汁澆在飯上,奶油感濃郁,甜辣平衡,印度人看了都直呼地道。
如果連大米都懶得自己加,那麼這份北印度家常菜RAJMA MASALA & Basmati Rice的預製板,提供了更簡單的選擇。
米飯加水、料包拆開,微波爐里分裝兩碗,簡簡單單叮三分鐘,再精緻擺盤,拗出南亞風格的。
層次豐富、入口即化之類的形容詞在這裡都膚淺了,不誇一句彷彿吹到了來自印度洋的濕熱的風,都對不起這碗預製飯菜的良苦用心。
而這道「媽媽味」小吃Pav Bhaji,則源自19世紀孟買紡織工人的快餐。
醬汁里的青椒、辣椒帶來濃郁辛辣的味道,黃油賦予烤麵包綿密豐富的口感。
與米飯相比,顯然,它更能適應中國北方朋友們的胃口。
對吃貨們來說,買一包Pav Bhaji,是一場關於印度美食豐富性的現場教學。而對做學問的專家教授們來說,Pav Bhaji則是研究中印文化對比的活化石。
只要15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還要什麼自行車。
與瑪莎拉提供的味覺魔法不同,印度老哥的無情鐵手、印度蜜蜂成群亂飛的小吃宇宙,則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儀式感。
德里街頭小吃Panipuri,以酸、辣、臭的特徵,成為很多初臨印度次大陸的遊客們的噩夢。
但只要你打開思路,這個噩夢讓萬能的某寶包郵到家門口。
工廠出品的空心脆球,因為添加了膨鬆劑、穩定劑,比小吃攤上現場買的更脆。
而酸甜、酸臭兩種口味的醬料,則被分填到真空包裝里,簡單加熱後,在脆球上戳出小洞,按照自己的口味來組裝。
與小攤上的出品相比,來自土豆泥發酵的酸臭味和瑪莎拉水調配比例不當的刺激感會明顯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保水劑和增稠劑帶來的濕潤、濃郁、細膩的口感。
工業的味道,有時也不是那麼難吃。
源自莫卧兒帝國時代的宮廷Lamba Gulab Jamun,則是一種乳酪餡的甜味長湯圓。
在物產豐富的南亞次大陸,包括豆蔻、藏紅花在內的香料多到接近不要錢,而遍地甘蔗的物產讓糖漿也很便宜。所以印度街頭版的Lamba Gulab Jamun常常大量加入香料糖漿,一味齁甜。
而預製板的則是罐頭包裝。得益於高溫消毒和密封技術的介入,保質期很長,糖的添加量也會比現場吃少得多。
炸完起酥皮的奶球,被泡在濃淡合宜的玫瑰糖漿里,打開罐頭,不用任何加工就能直接吃,因為長時間浸泡,玫瑰和藏紅花的風味滲入內部,對喜歡吃甜的小夥伴們來說,可能比小攤上現場吃更美味。
與國內美食街上莫名其妙的印度飛餅相比,預製的plain naan則正宗得多。
這種拉賈斯坦邦的傳統農家主食,添加了揉碎的葫蘆巴葉,有著微苦的草本清香。
由於葫蘆巴葉本身有防腐的效果,這種名為的「饢」的餅,比中國新疆的饢有著更好的保存期限,其預製工業版里的防腐劑添加也並不多。
吃法也很簡單,微波爐叮兩分鐘,即得到一份焦香的餅皮。雖然與現烙現吃相比少了鬆脆,但好處是由於澱粉老化,物理結構疏鬆,更容易吸附醬汁的味道。
如果有條件,把餅放在刷過油的電餅鐺上復熱,則可以還原更多印度街頭的原生風味。
印度食物的最大特色之一是,有很多節日和地域限定下的專供。
不是恰逢其會,哪怕來到印度,也不一定吃得到。
預製菜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在排燈節、灑紅節等重要節日才能看到的Kaju Roll,是一種製作極其複雜的腰果卷。先將腰果磨碎加糖炒製為糊狀,再裹入添加豆蔻粉和酥油的酥皮捲成筒形,最後烘烤至酥脆。
如果不是在印度有親戚,很難吃到這費時費力的玩意。
但萬能的某寶,直接32元包郵到家門口。
起源於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特色茶點Mahalaxmi Chivda,是一種以膨化米片、花生和鷹嘴豆為食材,加入各種香料調味的複合小零食。
當地人只會在飲茶的時候端上這種點心,有極強的場景限定規則。
但電商平台直接拉低了它的食用門檻,不管是看電影追劇,還是辦公室零嘴,包裝好了的Chivda,不再是傳統茶點,而是樂事薯片平替版的存在。
至於防腐劑過量、添加味精、香味縮水等問題?都包郵到家了,還計較什麼。
這個時代,中國的預製菜如山呼海嘯、山雨欲來;印度的預製菜恰恰相反,它風平浪靜、寵辱不驚。
說到底,虛假的吃貨用鍵盤攻擊世界,而真正的吃貨,則用行動和味蕾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