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2024年06月16日13:00:21 美食 2930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金檬 謝春暉 方力 施雄風 實習生 潘茹冰

「給江西老闆一個炒勺,他能勾起全江浙滬人的口水。」

熱鍋起油,菜品下鍋,加入青紅辣椒、蔥姜、大蒜,大火翻炒,不出幾分鐘,一盤咸香鮮辣、鍋氣滿滿江西小炒就被端上桌。

2023年年底開始,關於「江西小炒」的熱度和討論一直高漲不減。浙江義烏一音樂節上,歌迷們曾朝歌手喊話——義烏的特產是江西小炒。春節假期,「江西老表回家過個年,浙江人餓上半個月」的網路段子也一度流傳。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幾乎整齊劃一的「江西小炒」燈牌。謝春暉/攝

美團平台的數據顯示,浙江省範圍內共收錄江西菜餐飲商家超過4000家,店名里有「江西小炒」四個字的店就有近600家。

「江西小炒」憑什麼「佔領」浙江?它的火會是一陣風嗎?

近日,潮新聞記者走訪金華、杭州街邊的幾家「江西小炒」,試圖找尋「江西小炒」爆火背後的流量密碼。

現點現炒性價比高,是煙火氣,更是對疲憊的消解

金華橫店的康莊北街沿線,商鋪林立,各種餐飲店更是「神仙打架」。

傍晚6點,康莊北街39號門口的「江西小炒」燈牌準時亮起。只要有客人走進店門,老闆娘方清花就會熱情地打招呼,給客人倒水、點菜。

「江西小炒」店最大的特點就是店面不大,裝修樸素,四五十平米的地方擺上七八張桌子。店招大多紅底黃字,店名就叫「江西小炒」「江西大眾小炒」「江西實惠小炒」此類。靠近廚房的透明冰櫃也是「標配」。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放滿食材的大冰櫃。謝春暉/攝

方清花家店的冰櫃,塞滿了二三十種葷素食材。她頗為自信地說,這些食材能搭配出兩三百道菜:「炒雞爪、紅燒肉、沸騰魚片、爆炒花甲,是點單王。」

穿白t的一名中年男子推門而入,徑直走向冷櫃,點了一份回鍋肉。

「我一個人吃,簡單點。」劉師傅是附近一家飯館的廚師,「今天工作累了,來這裡吃點,我是安徽人,這裡的菜合我們胃口,平時想換口味我就會來。」說罷,他又加了份煎蛋和一瓶椰汁,總共36元。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切肉中的方清花。謝春暉/攝

方清花從冷櫃里拿出一塊五花肉,轉身走進廚房切片,又抓起一把事先切好的青椒,分別放入兩個小籃子里,一起推到灶台旁。

這時,方清花的丈夫已經將鍋燒熱,配好的菜依次下鍋,不到5分鐘,回鍋肉就被倒進白色瓷盤裡送到劉師傅面前。

一盤下飯菜配一碗米飯,劉師傅大口享用他當天的晚餐。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一人食的客人。謝春暉/攝

熱氣騰騰又帶著鮮辣味的炒菜,在忙碌了一天的打工人心裡,很是體貼。

因為地處橫店,這一帶的江西小炒店「含星量」也很高,經常有演員光顧。方清花指著最外面的一桌,將嗓音壓低,「那一桌戴著鴨舌帽的就是演員。」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江西小炒一角掛著明星照片。謝春暉/攝

江西小炒,出餐速度快,翻桌速度也快。

晚上8點,距離方清花家店2公里之外的「江西大眾小炒」店已經迎來了夜檔的第4批客人。

「下午4點多就有人來吃,基本上要到晚上9點半以後才會空下來。」老闆娘劉火妹說,來得越早的客人吃得越快,他們吃完可能還有工作,晚上8點以後來的客人,「把晚飯和夜宵合成一頓了」。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剛出爐的江西小炒。謝春暉/攝

「我們剛下班,三個人約著一起吃點喝點。」在橫店工作的湖北人老李說了他喜歡光顧江西小炒店的理由:實惠、方便、隨意:「隨意拉開一把椅子,就可以大口喝酒,大聲交談,白天生活的疲憊就在這一口熱辣中消解了。」

一家店撐起一個家,守店和過日子是相通的

大部分江西小炒店都是「夫妻店」。女主外,男主內,偶有老人在店裡幫忙。

劉火妹作為老闆娘,要負責張羅顧客、點菜、切菜、上菜、結賬等等。店裡客滿的時候,她常常要在廚房和大廳之間跑進跑出。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忙碌中的店主劉火妹。謝春暉/攝

夜檔的上菜間隙,劉火妹會去看下角落裡正在寫作業的兒子。「男孩子比較貪玩,再忙也得分出點時間管著。」

劉火妹的丈夫瘦瘦高高,話不多,是店裡唯一的大廚。

每天清晨,他出門買菜,至少要花兩三個小時跑好幾個農貿市場,所有食材他都親自挑,有時為了買到新鮮的時令蔬菜還要跑到附近的農戶家裡。

劉火妹夫妻倆都是江西樂平人。十年前,劉火妹丈夫看著不少親戚的小炒生意做得紅火,從吊車操作員轉行,學起了炒菜。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劉火妹和丈夫。謝春暉/攝

摸到門路後,夫妻倆一起開了如今這家店。

「就是想多掙點,讓日子過得更好一點,也可以把孩子接到身邊照顧。」劉火妹說,江西小炒店投入成本不高,比較容易入行。

他們剛開店那會,廚房裡還只有一口鍋,十年間,劉火妹丈夫的小炒技藝從生疏到熟練,口味從重油重辣到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隨意轉換,生意也越來越紅火。「顧客多了,一口鍋不夠用,現在最多要同時燒三口鍋。」他說。

在劉火妹眼裡,小炒店就是家,開好一家店跟過好日子是一個道理。

這家店是劉火妹大兒子出生以後開的,十年間她一邊開店,一邊又生了孩子。「那時候挺著個大肚子在店裡忙,真的很難。但這就是生活啊,不會因為累就不打拚了。」她笑著說,現在能守著一家小店,幾個孩子都在身邊,日子過得很滿足。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忙碌的間隙,劉火妹在檢查兒子們的作業。謝春暉/攝

讓劉火妹欣慰的是,兒子們調皮歸調皮,但挺懂事和自立,放學回來會自覺做作業,店裡忙到深夜時,就自己回出租房洗漱、睡覺。

親幫親、鄰帶鄰,橫店上百家江西小炒店老闆大多互相認識

橫店有上百家江西小炒店,老闆之間大多相識,不少是親幫親、鄰帶鄰。「有的是親戚,有的是同村的鄰居,也有的是同學。」劉火妹說,樂平老家村裡有近三分之一鄰居在浙江一帶開江西小炒店。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廚房裡忙碌的方清花和丈夫。謝春暉/攝

方清花夫妻和劉火妹夫妻是來自一個村的同學,他們經歷類似。

方清花兩個女兒在老家,小兒子跟著他們在橫店。「肯定是想把孩子接到浙江來的,但我們開店這麼忙,怕顧不上。」方清花搖搖頭,她說,等孩子們再大一點再考慮。

得空,劉火妹、方清花和同在橫店開小炒店的老鄉們會聚個餐,或是相約搓個麻將。

「有時候看到哪個老鄉的生意差些,我們還會一起出主意,讓他換換菜品,或者推薦些顧客過去。」劉火妹說,大家出來奮鬥都不容易,只有整體好了,江西小炒這個牌子才能做得響亮。

江西小炒火得簡單純粹,背後是對滾燙生活的嚮往

中午11點剛過,杭州文三路上的江西小炒店傳來一股辣椒特有的濃郁鮮香。小炒肉、蘿蔔絲炒黃牛肉、筍炒肉,各種現炒的小份菜快速出鍋。

「我們這家店開了三四年,周邊聚集了東方通信等公司,因此工作日是最忙的,一天最多要炒100份小碗菜。」廚師小岳說,因為是現點現燒,食材新鮮且帶著鍋氣,很受小白領歡迎,「被稱為打工人的新食堂」。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中午時分,杭州文三路江西小炒店出爐的外賣。方力/攝

據大眾點評數據,今年以來,關鍵詞「江西小炒」的大眾點評用戶搜索量同比增長超240%,相關用戶評論增長超230%。浙江地區店名中含有「江西小炒」四個字的交易商戶較去年增長超26%。

江西小炒的火,哪怕是開了十幾年店的老闆都沒想到。

在杭州這家江西小炒店的店長看來,開店沒有什麼流量密碼,店裡的人氣就是靠一份份新鮮的食材熱氣騰騰炒出來的,「我們老闆是江西人,最早從幾張桌子的小店起步,踏踏實實幹了好幾年。」

不玩流量,也不搏出圈。用新鮮的食材,現場炒制,憑藉低運營成本,打出親民的價格,以此照顧好大眾的口味。

「看到網上大家討論得那麼熱烈,很高興的呀。」劉火妹覺得,火上熱搜的不僅是「江西小炒」這個名詞,更是大家對江西菜的喜愛和對江西人的認可,自己作為其中的一份子有些許榮譽感。

「江西小炒」火遍江浙滬,小店裡的熱辣滾燙和流量密碼 - 天天要聞

江西小炒店裡一位顧客畫的簡筆畫。謝春暉/攝

今年4月,「江西小炒」推介暨服務保障工作座談會在杭州召開。許多資深餐飲人認為,贛菜之所以頻頻出圈,除了新鮮現做和極致的性價比,還有現代人渴望煙火氣,對滾燙生活的嚮往。

江西省贛菜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汪建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江西小炒」的從業者們要保持熱情、堅守品質,把鄉情、親情融入消費體驗場景,藉助數字時代的東風把品牌策略、營銷推廣做好做新。

「不管火不火,把菜做好,把服務做好就行了。」開店老闆們的想法更簡單純粹。

劉火妹說她的願望就是守著一家店,再攢些錢,在橫店買一套房:「我們想在浙江安家。」

「轉載請註明出處」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翠花在山坡上挖到了很多花生,忙得滿頭大汗,就是一大竹籃框 - 天天要聞

翠花在山坡上挖到了很多花生,忙得滿頭大汗,就是一大竹籃框

太好了,翠花在山上挖到好多的花生,忙得滿頭大汗。看翠花就坐在山坡上,正在整理著剛挖好的花生。不慌不忙的,小湯圓這會又放到阿婆家裡了,難怪這麼慢悠悠的。今天的收穫還不錯,整理好的花生不光裝滿了竹籃框,外加一個編織袋,這讓翠花很是高興。整理一下
自製茅台被鑒定為真,白酒打假還得多些新辦法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自製茅台被鑒定為真,白酒打假還得多些新辦法 | 新京報快評

▲2023年9月9日,十二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現場(茅台展館現場)。圖/IC photo近日媒體報道「自製假茅台被鑒定為真」一事,茅台官方有了回應。6月22日,茅台集團官網發文稱,公司派出專項服務小組到河南鄭州對所涉產品進行了現場鑒定,鑒定結果為:該產品外包裝系使用回收和假冒材料製作,酒體與53%vol 500ml貴州茅...
中國最難吃的麵條是什麼?網友:第二包速食麵 - 天天要聞

中國最難吃的麵條是什麼?網友:第二包速食麵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一顆星星都閃爍著獨特的光芒,正如我們每個人心中那份不熄的追求與渴望。今天,我要與你共同揭開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讓我們一同探尋那些隱藏在平凡生活背後的非凡瞬間。請跟隨我的筆觸,踏上這段充滿驚喜與感悟的旅程,讓我們的心靈在文字
枇杷剛吃完!綿竹人又惦記上這種爆火的水果,敞摘 - 天天要聞

枇杷剛吃完!綿竹人又惦記上這種爆火的水果,敞摘

枇杷已經吃過了是不是該輪到楊梅了?俗話說,5月枇杷,6月楊梅眼看枇杷季已過不少吃貨開始惦記上了楊梅「今夏的第一顆楊梅什麼時候安排?」近日,新華網也推文關注《建議你吃點楊梅,理由都在這裡了!》內容勾起了好吃嘴的饞蟲紛紛表示「已經垂涎欲滴」楊梅,你是真的火了呀!既然大家都這麼關心今年楊梅的情況小編這就給...
微短劇《有種味道叫清溪》益陽開機!當青春勵志「種田風」遇上清溪 - 天天要聞

微短劇《有種味道叫清溪》益陽開機!當青春勵志「種田風」遇上清溪

當美食博主在益陽清溪村遇上科技新農人開始譜寫青春勵志「種田風」 故事6月22日由芒果tv和湖南衛視聯合出品的首部橫屏精品微短劇《有種味道叫清溪》在益陽高新區謝林港鎮清溪村舉行開機儀式該劇主要講述了美食博主林曉溪(尹蕊飾)來到清溪村意外邂逅對廚藝一竅不通的科技新農人陸翊宸(盧東旭飾)二人互幫互助將文學與美食...
共赴一場酸辣盛宴!《三餐四季》今晚帶你領略貴州的煙火氣 - 天天要聞

共赴一場酸辣盛宴!《三餐四季》今晚帶你領略貴州的煙火氣

在貴陽,令外地人「聞之色變」的折耳根竟有這麼多意想不到的吃法;在遵義,不同品種的辣椒在菜品中各有「玄機」……貴州的山川、人文,造就了別具風格的人間美味,成就了令人神往的魅力風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商務部聯合攝製、央視綜合頻道製作的大型美食文旅季播節目《三餐四季》貴州篇將於6月23日20:00檔登陸央視綜合...
雞渾身都是寶,但 1 個部位最好別吃! - 天天要聞

雞渾身都是寶,但 1 個部位最好別吃!

小提醒 雞雖然好吃,但如果用煎、炸、烤等方式烹調,不僅可能產生致癌物,還會有熱量超標的風險,偶爾嘗下就行,不建議多吃。審稿專家:陳繼蘭丨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李園園丨註冊營養師參考文獻[1] 辛翔飛 , 鄭麥青, 文傑, 王濟民. 2020 年我國肉雞產業形勢分析、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