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轉大腸成菜後有五味:酸、甜、香、辣、咸四味俱全,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是以豬大腸為主料,加以蔥、姜、芫荽等配料,通過煮、燒等烹飪技法製作而成。
山東十大經典名菜--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這道菜出於清光緒年間,最早由濟南九華樓酒店廚師創作。店主姓杜,很有錢,在濟南就開了九家店,他對九很感興趣,所以他的店都帶有九字。九華樓的廚師們研製出一道菜叫紅燒大腸頗有名,此菜下料狠,用料全,製作時先煮再炸後燒。用料有砂仁、肉桂、豆蔻還有蔥、姜、蒜及料酒、清湯、香油等。口味甜、酸、苦、辣、咸兼有,燒完後再加上芫荽增添清香之味,盛在盤中紅潤透亮、肥而不膩。
有一次店主杜老闆請客,當夥計端上這道紅燒大腸後,眾人嘗此菜後讚不絕口,有一文人問道:「如此美味佳肴,不知取何美名?」杜老闆很高興賓客喜歡這道菜,但他也沒給這道菜取名。於是便向文人說道:「煩請兄台為此菜取名如何?」文人不勝欣喜,他為了迎合店主的喜九之癖,又讚美廚師的手藝,於是取名為九轉大腸,同坐問典出何處。他說,道家善煉丹,有九轉仙丹之名。吃此美餚,如服九轉,可與仙丹相媲美。從此,紅燒大腸更名九轉大腸。
清洗後的豬大腸
九轉大腸的製作方法:
所需材料:豬大腸適量、肉桂粉適量、砂仁粉適量、胡椒粉適量、白糖適量、蔥適量、老抽一湯匙、料酒兩湯匙、白醋適量、花椒油適量、植物油適量、姜適量、蒜末適量。
製作步驟:
1. 熟豬大腸切成2公分長的扳指段。
2. 鍋內坐水,水開後把切好的豬大腸焯水去油,撈出控水備用。
3. 另起油鍋,寬油,油七成熱後倒入焯水後的豬大腸。
4. 把豬大腸炸制金黃色,撈出控凈油。
5. 鍋內留底油放入蔥姜蒜末爆香,倒入適量老抽、加少許精鹽翻炒。
6. 倒入一湯匙白糖提鮮,倒入兩湯匙料酒,烹入少量白醋或陳醋。
7. 倒入小半碗清湯或開水,大火翻炒湯汁。
8. 倒入控凈油的豬大腸段慢火煨制。
9. 放肉桂粉、砂仁粉、胡椒粉大火收汁。
10. 倒入花椒油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撒上香蔥花或香菜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