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第一次做飯的時候看到琳琅滿目的調料和食用油就去看配料表了,後面養成了這個習慣,總結一下自己這幾年的無科技與狠活兒選擇方法,實用簡單。
1,醬油:無腦千禾,這裡說的是生抽,醬油主要成分就該是鹽和氨基酸,盡量買谷氨酸鈉少氨基酸多的產品。生抽用於調味,老抽用於上色。
2:食用油:油一般換著吃,因為每一種所含脂肪酸不一樣。我自己買的話一般是花生油,橄欖油,葵花籽油,從來不買大豆油和菜籽油。花生油後期買的都是魯花,但是也貴點,一般都是壓榨一級。橄欖油買特級初榨就好。花生油適合平時烹飪,煙點高,橄欖油適合涼拌和火候不大的操作。
3,蚝油要看耗汁的排名是不是在前面,常見的海天貌似不太行,李錦記的不錯。
4,料酒成分就以黃酒為主的最好,後期也是買的魯花的,他的味道很好。
5,酸奶就買配料以生牛乳加菌群為主的,推薦光明的,反正我自己買酸奶很少買蒙牛伊利。
6,巧克力,甜點類避免氫化植物油和代可可脂,一般有這兩個就還會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添加劑,推薦阿華田,比好麗友的產品不知道乾淨了多少。
7,我平時愛喝啤酒,啤酒平時耳熟能詳的基本都是工業水脾,要說能喝的,我覺得百威還好喝點。啤酒更簡單,配料表只含麥芽,啤酒花,水的就是比較好的,然後麥芽濃度越高越好。有大米,雪花津膏,製品的基本都是水啤。個人覺得福佳白可以,但是福佳白盡量買進口版的,國內的和進口版還是有差別的。其他的一些精釀像深粉象,杜威三花可能第一次喝口感不太習慣。最利口柔和的應該是原漿了,但是不容易買,一般是散裝。
8,我一般不吃火腿和初加工的產品,之前煎過一段時間牛排,牛排要原切的,一切調味製品都是垃圾。
9,我也不太愛喝飲料,東方樹葉喝的多,有時候嘴饞喝的比較多的有王老吉,一些維生素飲料,氣泡水,果茶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