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就是半個蜂蜜專家,假蜂蜜再也騙不了你!

2019年11月23日04:05:09 美食 1455

❗❗❗這是一篇非常有實用價值的文章,價值十萬。雖然有點長,但如果花十分鐘仔細閱讀和理解的話,你至少就成半個蜂蜜的鑒定專家。

1、很甜的蜂蜜

經常看到有買家說「你這蜂蜜太甜了」賣家回答:「蜂蜜肯定是甜的啊,難道蜂蜜不應該甜嗎?」天然蜂蜜的甜很難表達,更多是一種舒服。為什麼?天然蜂蜜中含有機酸,所以吃起來甜當中會有淡淡的酸味,吃過糖漿蜜或者濃縮蜜的是體驗不到的。

看完就是半個蜂蜜專家,假蜂蜜再也騙不了你! - 天天要聞

濃縮之後蜂蜜中的酸性物質會減少很多,所以口感上會更甜,更膩,沒什麼花香,也沒有酸味和辣喉感,這種蜜就最差了。當然,這裡要撇去個人口感的誤差,還要懂得仔細的品嘗。

2、品蜜方法

少許蜂蜜放在舌頭上,用個舌頭抵觸上顎,閉上嘴,讓蜂蜜在嘴裡面慢慢融化,仔細體會其味道和口感;然後咽下,體會喉感;最後用喉部向鼻腔緩緩送氣,體會蜂蜜的餘味。純蜂蜜味甜而微酸,口感綿軟細膩,喉感略帶麻辣,餘味輕悠綿長,且不同的品種體現不同的花香風格。

摻假蜜上述特點會減弱甚至消失,摻蔗糖的蜂蜜有蔗糖味,摻糖漿的蜂蜜回味淡,且有熟玉米或者化學味道,......不同的假蜜回味都會體現出不同的不愉快的味道,要細細品嘗。

3、很酸的蜂蜜

前面說了天然蜂蜜的酸味是淡淡的,而且很適口,吃起來讓那個人感覺很清爽,但是有一種假蜜,由於是用

4、很苦的蜂蜜

一些品種的蜂蜜苦味比較明顯,帶苦味的可能性:

a:一些帶有中藥特色的如黃連蜜、五倍子蜂蜜等。蜜會帶有比較明顯的苦味,這種天然的苦味也是淡淡的,不會很濃,吃完還有一點甘甜的感覺

b:長年放置的老蜜或者變質的蜂蜜。老蜜顏色比原來的會深很多,吃起來沒有香味,辣喉感很差。中醫說「十年老蜜乃是一味良藥。」

看完就是半個蜂蜜專家,假蜂蜜再也騙不了你! - 天天要聞

5、起泡的蜂蜜

蜜表面起氣泡一般有三個原因。

a:活性酶分解產物中的氣體,如澱粉酶分解蜂蜜中的多糖物質生成單糖,水和二氧化碳,天然蜂蜜中有多種的活性酶,其作用的結果會使得蜂蜜的表面有一層細膩的泡沫;特別是經過運輸震蕩,有時候幾乎整瓶都是,還有可能造成漲瓶。

b:微生物代謝產物,如耐糖酵母利用蜂蜜中的糖類為食物,代謝產物就是酒精(缺氧條件下就是乙酸),水和二氧化碳,如果蜂蜜的濃度底,這些酵母菌就會快速繁殖,使得蜂蜜中產生大量很大的氣泡,並帶有酒味,酸臭味,是蜂蜜變質的重要原因;

c:震蕩過程,天然蜂蜜中存在大量的花粉,蜂膠,王漿,礦物質,蛋白質等的細小顆粒,這些顆粒在結晶時候會成為很好的結晶核,加速蜂蜜結晶的生成(這也是為什麼天然蜂蜜容易結晶的原因),而在蜂蜜的運輸過程中,由於激蕩,在這些細小顆粒的作用下,天然蜂蜜就很容易起泡,這些泡沫會在靜置後逐漸消失。

看完就是半個蜂蜜專家,假蜂蜜再也騙不了你! - 天天要聞

6、很稀的蜂蜜

濃度的問題一直是讓消費者感到疑惑的,賣家有的說濃的好,有的說稀的真,買家很難判斷到底聽誰的好,要判斷這個問題先要知道兩個概念:

a、蜂蜜是怎麼產生的?

蜜蜂采蜜的過程一般是這樣的:蜜蜂飛出去採集花蜜和花粉,然後飛回蜂巢。進入蜂巢後,蜜蜂吐出蜂蜜,存儲到六方形的巢格中。這樣採回來的蜜叫花蜜而還不能叫蜂蜜,一般含水量大,濃度大概在35—38度左右,花蜜採集回來後蜜蜂還要進行釀造:蜜蜂不斷的用口器吸入,吐出花蜜,期間混入體內的微量元素,多種酶類等營養物質;

看完就是半個蜂蜜專家,假蜂蜜再也騙不了你! - 天天要聞

同時,蜜蜂並且不斷的煽動翅膀,目的是蒸發掉過多的水分,這樣大概經過7—15天(看蜜源,天氣情況,蜂群強弱而定)的釀造過程直到蜜蜂覺得不能再把水分蒸發了,這時候蜜蜂就會吐出蜂蠟把蜂巢蓋上;取蜜的時候把封蓋的蜂蜜拿出來,割掉封蓋的蜂蠟,用特製的搖蜜機就可以把蜂蜜從蜂巢中分離出來,就是我們說的「天然封蓋成熟蜂蜜」。

b:波美度是什麼意思?

蜂蜜濃度的確切含義則是指蜂蜜中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含量。由於蜂蜜濃度越高,比重就越大,濃度與波美度兩者成正比,故在實際工作中就把蜂蜜的波美度稱為蜂蜜的濃度,成為了一種習慣性的叫法。實質上兩者是有區別的,不是一個概念。蜂蜜的波美度受溫度影響最大,當溫度升高時,波美度變小;而當溫度下降時,波美度變大。為了統一比較標準,國際上規定了以20℃作為標準溫度。

因此,蜂蜜產品標籤上的波美度,都是在20℃時所測得的。在標準溫度下,蜂蜜的波美度/含水量之間的關係如下:40/23.1,41/21.2,41.5/20.2,42/19.2,43/17。有的蜂蜜產品標籤直接標註了波美度值,大部分產品標籤則只標註了蜂蜜的質量等級(一級品或二級品)。

根據蜂蜜新國標,一級品的含水量一般不超過20%,二級品的含水量一般不超過24%。根據上面的對應關係,我們可知一級蜂蜜的波美度應該在41.6度以上。

7、拉絲的蜂蜜

現在蜂蜜廠商為了迎合顧客喜歡濃稠蜂蜜的心理,會在蜂蜜中添加增稠劑,或者高溫蒸發走水份以達到一定的濃稠度,這種摻假蜜加工蜜拉的絲絕對比真蜜還要漂亮。真正純天然的蜂蜜,剛搖出來時,是不太濃的,所以拉絲不能判斷真假,只能看出濃度。

由以上幾點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天然蜂蜜的濃度一般在39.5—42度之間,太高濃度和太低濃度的都需要仔細辨別。

b:蜂蜜隨著溫度變化而結晶,表觀上會覺得夏天的蜂蜜稀,冬天的蜂蜜稠,實際上是一樣的蜂蜜,波美度沒有改變。我們衡量和考究時要根據正確辦法測量出來的波美度來判斷優劣而不是表觀的濃稠程度。

c:天然的濃度才有比較的意義,人工濃縮的產品即使再濃,價值也大打折扣。

看完就是半個蜂蜜專家,假蜂蜜再也騙不了你! - 天天要聞

8、結晶的蜂蜜

a: 如果不想要結晶蜜的請去超市買高溫濃縮的,因為蜂蜜基本都有結晶,結晶就像水與冰,掌柜還沒蠢到撒幾個白糖到蜂蜜裡面讓你看到。之所以不去掉結晶,就是為了大家買到原汁原味的蜂蜜,其實要去掉結晶很簡單,把蜂蜜加熱超過60度打破蜂蜜結晶核就OK了,超市的基本就是,所以超市的基本不結晶,但是那樣做了後,對人體最有益處的營養就升天了。

b: 不要說買的時候是液體,怎麼過一段時間出來沉澱,天冷了自然就結晶了。你也可以反過來想想,見過化開了幾個月的白糖又結成白糖的嗎?

c: 「我怎麼放冰箱1個月還沒結晶」---原因如下:蜂蜜在13~14℃時,最容易結晶,若低於此溫度時,雖然葡萄糖的過飽和程度加大,但由於蜂蜜中果糖、麥芽糖、糊精和膠狀體物質等在低溫下的粘滯度和密度卻大大提高,從而降低和阻礙結晶核的運動和擴散作用,結晶反而遲緩。

看完就是半個蜂蜜專家,假蜂蜜再也騙不了你! - 天天要聞

d: 你的蜂蜜結晶怎麼像白糖,這和人一樣,高矮胖瘦,每個品種都不一樣。天然蜂蜜容易結晶,這個很多人現在都知道了,結晶狀態有的像油脂,有的顆粒狀,像白糖,實際上結晶的粗細和蜂蜜的品種,結晶時候的條件有關。

結晶跟四個方面有關:合適的低溫,低溫持續時間,結晶核以及蜂蜜品種。不同品種的蜂蜜結晶粗細可能不同,13度左右的溫度有利於結晶的形成,過高或者過低不利於蜂蜜結晶的形成。蜂蜜中含有的結晶核(花粉微粒或者其他細小的已結晶蜂蜜)

9、滴到紙上散開的蜂蜜

看完就是半個蜂蜜專家,假蜂蜜再也騙不了你! - 天天要聞

這個辦法用來檢測蜂蜜是否摻水,說是摻水蜜會浸開,不摻水蜂蜜不會。實際上並不完全是這樣,這個辦法可以檢測蜂蜜的含水量,含水量大的容易浸開,含水量少的不容易浸開。但是容易浸開的不一定是摻水,可能是不成熟蜂蜜或者是某種天生含水量就比較高的蜂蜜(國標中規定荔枝蜜,龍眼蜜和烏桕蜜的含水量比一般的蜂蜜要高,品種問題)。

而且天然未加工的蜂蜜含水量肯定會比人工濃縮的蜂蜜要低,毛邊紙浸開的程度也會比濃縮蜂蜜要大。所以這個辦法也需要根據實際選用,如果都是天然蜂蜜,當然是含水量少的好(特別品種除外);如果是濃縮蜜,即使不會浸開,含水量再少,也不會比天然蜂蜜要好。這個辦法只能檢測含水量,對真假沒辦法檢測。

看完這些,你有沒有漲知識呢?把學到的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假蜂蜜就再也騙不了你了。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婆婆說我老是大魚大肉,浪費錢,又不健康,讓多吃青菜 - 天天要聞

婆婆說我老是大魚大肉,浪費錢,又不健康,讓多吃青菜

#頭條創作挑戰賽#1. 番茄雞蛋炒牛肉片:這道菜以牛肉片、鮮嫩的番茄和彈嫩的雞蛋為主料,搭配特製的調味汁進行炒制。番茄的酸甜與牛肉的鮮嫩相互融合,雞蛋的嫩滑與牛肉的口感形成了豐富的層次。這道菜色香味美,適合搭配米飯一起享用。2.
吃的乾淨真的有好處,分享8道菜譜,清爽不油膩又好吃 - 天天要聞

吃的乾淨真的有好處,分享8道菜譜,清爽不油膩又好吃

來源:洋姐美食記免責聲明:圖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文章內容不代表平台觀點。1. 炒豆角:這盤炒豆角,豆角鮮嫩,色澤翠綠,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份自然的清甜,彷彿能讓你體會到田園風光,這是一道充滿自然氣息的家常菜。2
傳下去…以後想吃披薩了就這麼做!好吃迷糊了! - 天天要聞

傳下去…以後想吃披薩了就這麼做!好吃迷糊了!

到底是誰發明的空氣炸鍋啊!現在越來越喜歡空氣炸鍋美食了,萬物皆可炸真的是名不虛傳!今天給你們分享的是空氣炸鍋版香蕉披薩!簡簡單單幾分鐘就能搞定,香甜軟糯,一口爆漿的感覺沒人不愛吧!特別是這拉絲的效果,可比店裡賣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