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財經 | 證監會回應融券與轉融券問題,轉融券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0.05%

海報新聞記者 周凌峰 報道

6月16日晚間,據證監會官網消息,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融券與轉融券有關情況答記者問。對於有自媒體稱「轉融通瘋狂報復,難怪市場持續下跌,轉融通(6月12日)一天新增近1.7億股」的問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6月12日轉融券出借數量有所增加,主要是由於指數成分股半年度調整導致轉融券「還舊借新」,即收回被調出成分股等存量出借股份,同時出借新納入的成分股等。

來源:證監會官網。

證監會發言人表示,自媒體引用個別交易日新增出借數據,忽略了存量收回、餘額減少的情況。從數據來看,6月11日(周二)、6月12日(周三)新增出借2.8億股、1.7億股,同時收回8.6億股、0.5億股,兩天轉融券餘量實際累計凈減少4.6億股,當周轉融券餘額下降54億元,降幅14%。

記者從證監會此次公開的數據來看,6月11日和6月12日雖然新增了,但其中6月12日的1.7億股主要是由於指數成分股的調整所致,從餘額上看有了明顯的新增,但對市場存量部分而言,當周的融券餘額還是下降了14%,這樣下跌仍然會對市場產生影響。結合此前a股市場出現的下跌情況,投資者難免對相關數據產生誤讀,任由轉融券對市場利空的消息進一步散播,從長遠來看勢必會導致資本市場的生態負面進一步加劇。

對此,證監會方面也披露了今年以來的轉融券總體情況,給予資本市場積極回應。截至6月14日(周五),全市場轉融券餘額340億元,較2月6日政策發布時下降536億元,降幅61%,為今年以來最低水平,轉融券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0.05%。由此不難看出,轉融券對市場的利空效應在實質性的減弱,尤其是總體餘額下降的過程中,在a股中流通市值佔比已然有明顯降低。

業內人士曾指出,轉融通和轉融券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工具,一方面通過提供證券借貸服務,增強市場流動性,豐富投資策略,並促進價格發現,另一方面也伴隨著加劇市場波動、信用風險和監管難度的挑戰,因此它們既是推動市場繁榮的助力,也是潛在風險的源頭,可謂是一把雙刃劍。

正因其「雙刃劍」的屬性,監管部門對轉融通和轉融券的問題始終保持密切關注。去年以來,證監會先後採取了禁止限售股出借、降低轉融券效率、嚴禁利用融券實施變相t+0交易等一系列措施。

今年1月28日,證監會宣布進一步優化了融券機制。一是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此次旨在突出公平合理,降低融券效率,制約機構在信息、工具運用方面的優勢,給各類投資者更充足的時間消化市場信息,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秩序。同時,突出從嚴監管,階段性限制所有限售股出借,進一步加強對限售股融券監管,同時,堅決打擊借融券之名行繞道減持、套現之實的違法違規行為。

來源:證監會官網1

2月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兩融」融券業務有關情況答記者問,披露稱融券餘額637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0.1%,並宣布了三條監管舉措。一是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以現轉融券餘額為上限,依法暫停新增證券公司轉融券規模,存量逐步了結;二是要求證券公司加強對客戶交易行為的管理,嚴禁向利用融券實施日內迴轉交易(變相t+0交易)的投資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依法打擊利用融券交易實施不當套利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融券業務平穩運行。

與此同時,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迅速通過官方網站表示,嚴格落實證監會關於融券業務的相關要求,暫停新增轉融通證券出借規模,審慎穩妥推進存量轉融通證券出借規模逐步了結,確保相關業務平穩運行。

在業內看來,從去年以來監管部門採取的系列措施來看,既考慮了市場主體的訴求,又兼顧了市場的穩定運行,系列措施的實施堅持了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效果明顯。

證監會在6月16日的答記者問上表示,下一步將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充分評估並完善融券與轉融券規則,加強融券與轉融券逆周期調節。同時,持續加大行為監管和穿透式監管力度,對大股東、相關機構通過多層嵌套、融券「繞道」減持限售股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肅查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爆料,爆料郵箱:3680648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