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城夜話|鄂爾多斯,很「氫」新

(一)

鄂爾多斯的「氫」貨架又「上新」。

6月2日,我國首個重載鐵路加氫站在鄂爾多斯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它可在零下25攝氏度實現全天候連續工作,所加註的氫燃料可供機車連續運行8小時,空載續航里程達800公里。

這標誌著中國在氫能源鐵路領域取得關鍵進展,對於推動中國乃至全球的氫能源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也意味著鄂爾多斯在搶抓氫能產業關鍵期中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鄂爾多斯憑藉得天獨厚的氫能產業優勢和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實力,當之無愧佔據了未來氫能產業發展的「C位」。

「氫」力前行,鄂爾多斯已乘上「東風」,扶搖直上。

(二)

「氫友圈」鄂爾多斯有一席之地。

鄂爾多斯是一座富於煤、興於煤,但並沒有止步於煤的城市。面對新賽道,鄂爾多斯前瞻布局,全力打造氫化工、氫交通應用示範樣板,建設綠氫產業集群,目標直指打造北疆綠氫城」

國家級技術創新基地(氫能)標準驗證中心揭牌,全國首台噸級鎂基固態儲運氫車重磅發布,世界級綠氫生態創新區「氫洲」項目正式發布,首套制氫系統走出國門;

印發《鄂爾多斯市支持氫能產業若干措施》,確定實施四大方面14條具體舉措,政府拿出「真金白銀」,設立10億元綠色低碳產業引導基金,進一步增強產業發展活力與信心;

2024年6月1日起,對在鄂爾多斯市境內行駛通過收費站的氫能車輛,在收取收費金額後,次月審核後返還全部通行費;

……

近年來,鄂爾多斯的氫能產業不斷湧現新的技術突破和應用場景,核心技術加速攻關,應用市場不斷優化,為高質量發展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強勁發展動力。

攻關新技術、拓展新場景、培育新龍頭,鄂爾多斯正在奔向氫能產業的星辰大海。

(三)

新興產業茁壯成長,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如何布局「風光氫儲車」一體化全產業鏈,打造世界級新能源產業,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發展沒有退路可言,唯以行動作答。

鄂爾多斯適時擘畫世界級能源產業、世界級現代煤化工產業、世界級新能源產業、世界級羊絨產業的四個世界級產業發展「實景圖」,將黨中央和自治區的一攬子「統考卷」細化成推動地方發展的「必答題」,努力釋放傳統能源產業的存量、提升現代能源產業的增量,積極應對國際國內大形勢的變數,以產業轉型的升級版增加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轉型的藍海奔騰不息,唯有奮楫才能成功搶灘。

在蓄力發展之下,鄂爾多斯搶抓「雙碳」窗口期,以風電、光伏、氫能、新材料以及配套儲能為代表的新業態、新興產業成為推動全面轉型的強大引擎。

全區首家碳中和研究院投入運營,首家新能源實驗中心正式啟動,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遠景動力電池項目正式投產,全球最大規模「沙戈荒」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開工建設,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建成投產……鄂爾多斯正用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彰顯「能」的擔當魅力。

綠色轉型,讓鄂爾多斯機遇無處不在,讓鄂爾多斯優勢無時不有。

(四)

從「氫」出發,向「新」而動,挂圖作戰,篤行不怠。

從一批批氫能重卡的規模化亮相,到一座座加氫站落成,再到氫能標準驗證中心揭牌、新能源研究院的建設……鄂爾多斯打造的「氫州」,正穿越新質生產力的「萬重山」,奔赴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有時而後重,有勢而後行。多個稟賦各異的氫能產業集群,正在暖城大地拔節生長。當一組組「動態圖」組合成氫能產業的「實景圖」,鄂爾多斯新能源發展的制高點,其時已至。氫能,面向未來,一扇充滿無窮想像力的大門正在徐徐打開。

鄂爾多斯的發展,正「氫」新!

來源:暖新聞微信公眾號

鄂爾多斯市融媒體中心記者:陳凌禹

編輯:李由

校對:郭娜

審核: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