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濟南高新區召開「三次創業」啟新程新聞發布會。濟南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濤介紹濟南高新區「三次創業」啟新程有關情況。
李濤表示,濟南高新區「三次創業」的目標就是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再造一個新高新。「再造一個新高新」,既包含經濟總量的翻番,也包含發展內涵上的提升。為此濟南高新區在抓牢「項目突破年」總牽引的基礎上,確定了「1334」的發展思路,全力以新時代創業者的姿態,在「三次創業」新征程上向「高」而攀、向「新」而行。發展思路中的「1」,是錨定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總體目標不動搖。
第一個「3」是立足「主引擎、主陣地、主力軍」「三主」定位,就是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強化對全市經濟大盤的引領帶動。今年,我們按照全市水平的1.3—1.5倍對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目標進行了設定,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進出口總額增長6%、實際使用外資7.7億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為「三次創業」開好頭、起好步。
第二個「3」是構建「中、東、北」三區特色發展格局,就是完善提升各片區城市功能品質,推動全區開發建設從單一的經濟邏輯回歸到複合的人本邏輯、從服務生產導向升級為「三生」融合導向。今年,我們將提檔升級中央科創區,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為抓手,積極爭創中國軟體名園,推動小鴨工業園等片區城市更新,強化載體、技術、資金、服務等保障,打造國內一流「雙創」高地。提速建設彩虹湖片區。高水平編製高新東區各類建設規劃,抓好全國最長的雲巴環線、彩虹湖人才科技生態園、春暉路景觀提升、市兒童醫院新院區、高新區實驗中學擴建等項目,拉開「東部新城」建設框架。提質壯大臨空經濟區,加快申建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高標準規劃建設德國工業園,大力發展臨空指向型經濟,打造「黃河開放門戶、中歐合作典範」。
「4」是加快建設高科技創新策源地、高質量發展增長極、高水平開放新門戶、高活力品質生活區「四個高新」。
打造高科技創新策源地,就是要培育一批頂尖創新主體,形成一批前沿技術成果,讓濟南高新區在全球科學研究中佔據一席之地。今年,我們將實施各類科技計劃60項以上,加快推進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平台建設,推動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新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10家以上、省級以上研發機構3家以上。同時,將著力強化科創金融賦能作用,上線運營「園區通」平台,組建科創金融母基金和各類專項子基金,推廣「科創經紀人」等模式,以金融服務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加油賦能。
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就是要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進入全國高新區前列,未來產業在世界範圍內具備較強競爭力。今年,濟南高新區將完善半導體全產業鏈,謀劃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探索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做好醫美、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鏈「固延補強」工作,積極推動量子技術產業化應用,抓好濟鋼衛星總裝基地、智星空間衛星研發智造總部基地等空天信息項目,持續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質效,加快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
打造高水平開放新門戶,就是要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依託自貿區、雙綜保區以及各類開放載體,建造高端開放平台、營造一流開放環境、打造現代開放樞紐。今年,我們將對標世界銀行「營商就緒」評價體系,編製涉外領域辦事指南,實施「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全景歸集編製涉企增值服務清單,實現清單內業務高效辦理。高標準建設小清河濟南港主城港片區,打造高端冷鏈物流集聚區。著力做大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外貿新業態,新增外貿進出口實績企業300家以上,保持進出口總額體量全市第一位次。
打造高活力品質生活區,就是要持續增強城市活力,通過優質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讓高精尖人才「聚在高新」,讓城市環境「美在高新」,讓各階層、各年齡段的人群「樂在高新」。今年,我們將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啟航揚帆」等行動,年內新增城鎮就業1.65萬人。建設投用開拓路小學等4所學校,新增學位5400個。加快推動疾控中心、省眼科醫院、宣武醫院濟南醫院等項目,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依託區內優質資源,打造文旅融合項目,形成高新文旅新名片。引進一批高端品牌、時尚品牌、首店品牌,爭創一批特色商業街區等商業品牌,擴大「保稅甄選」銷售面,打造消費新地標。(愛濟南記者:葛君 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