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交易(炒股)類企業,該如何納稅?

0 前言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經營狀況較好、現金流充沛的時候不免會有一些閑置資金,如果企業期望將閑置資金進行投資增值,那麼證券投資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麼企業從事股票等金融產品的交易應該如何納稅呢?

圖源|網路


1 政策依據

企業從事證券交易涉及到:印花稅(證券公司代收)、增值稅、企業所得稅。

印花稅由證券公司代為收取。

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外匯、有價證券、期貨等金融商品買賣業務,以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餘額為營業額,有差價收入的企業應繳納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1「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金融商品轉讓,是指轉讓外匯、有價證券、非貨物期貨和其他金融商品所有權的業務活動。

企業進行證券交易的時候以轉讓的差值計為營業收入,並根據營改增之後的企業適應稅率(小規模納稅人3%,疫情期間調減為1%;一般納稅人6%)。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取得財產轉讓等所得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9號)規定,企業取得財產轉讓收入,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非貨幣形式體現,除另有規定外,均應一次性計入確認收入的年度,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按照當年度進行企業利潤核算,若當年度證券投資為負值,只能在當年度進行稅前扣除,不得順延至下一季度。


2 證券交易和股轉區別

證券交易和股權轉讓的區別在於一個是通過二級市場轉讓上市公司股權一個是轉讓非上市公司股權(包含新三板、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通過二級市場轉讓上市公司股權,即證券交易,屬於企業的營業行為,收入為買進賣出差值,為正時,需繳納增值稅。同時,證券交易的收益或者虧損當年度需進行稅前扣除,不得順延至下一季度。

企業發生股權轉讓,為財產轉讓,股權轉讓收入屬於營業外收入,無需繳納增值稅。股轉的收益當年度需進行稅前扣除,如股轉發生虧損(概率較低)可順延至下一季度。目前股權轉讓是國家稅局總局重點監管的部分,大多數企業通過平價、低價轉讓股權規避股轉過程中的稅費。

特別注意的是,2021年9月2日,北京交易所設立,將符合要求的新三板精選層公司平移至北京交易所,確定了上市公司的主體地位,因此企業購買了新三板股權之後,稅費的計算形式與之前發生較大的變更。後續企業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份,需要繳納增值稅!


3 有限公司和個人獨資、合夥企業區別

由於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是非獨立的民事行為主體,不適用企業所得稅稅法。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從事證券投資交易繳納增值稅計稅方式和有限公司一樣,但是所得稅計稅方式不同。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從事證券投資的收益按照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的五級階梯稅率(5-35%)繳納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如果是轉讓非上市公司股權,需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繳納20%個人所得稅

企巴兔服務平台


以上為企巴兔服務平台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切勿用於其他商業用途,請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