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壕 來源:品牌市場相對論,歡迎關注公眾號與我交流。
全文約3400字,閱讀約需8分鐘,好文值得慢慢品讀。
當下,營銷進入「內卷時代」:市場競爭白熱化,各類爭奪流量的玩法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廣告投放不再局限於傳統模式,精準定向、程序化購買等新興手段讓廣告信息充斥於網路空間的每一個角落;直播帶貨成為電商新寵,主播們在鏡頭前聲嘶力竭地推銷商品,直播間里的優惠活動和限時搶購此起彼伏;KOL 合作更是成為品牌營銷的標配,從頭部網紅到垂直領域的小眾達人,都成為品牌爭奪流量的重要資源。
這讓不少人認為:做好供應鏈管控好成本,粗暴引流擴大獲客漏斗的第一層,再用低價促使客戶完成下單購買就夠了,品牌營銷曾經最為重視的品牌定位、構建品牌體系、品牌傳播等工作變得無足輕重了。
然而,我認為營銷越卷,品牌越發需要「定位」。在營銷「內卷時代」,品牌定位不僅是必要的,更是企業突破內卷、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核心戰略。
一、營銷內卷的本質:低效重複與認知同質化
我觀察到當前的營銷內卷呈現出三大鮮明特徵:低層次競爭、同質化困局、技術異化。
低層次競爭指的是大家盲目過度重視」短期流量「,為了獲得短期流量無所不用其極,價格戰、直播時長內卷、KOL 合作「以量取勝」等現象極為普遍,甚至有一些企業走」黑紅也是紅「的旁門左道,結果是如同陷入「邊際效益遞減」的陷阱,投入不斷增加,收益卻逐漸減少,甚至品牌聲譽受損失去了老顧客的信任。據某在線教育平台提供的數據,其獲客成本高達 4000 元,遠遠超過用戶生命周期價值,這意味著企業每獲取一個新用戶,都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和虧損風險,長此以往,企業的盈利能力將受到嚴重威脅。
此外,品牌營銷的同質化困局也愈發嚴重。企業往往沉迷於「細節雕花」,如過度包裝產品,或者在「低水平重複」的怪圈中徘徊,比如無效加班,卻缺乏實質性的創新。某新茶飲品牌曾頻繁推出「香菜檸檬茶」等獵奇產品,試圖通過新奇口味吸引消費者,然而這種做法反而模糊了品牌的核心價值,消費者難以對該品牌形成清晰、獨特的認知,品牌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也隨之下降。
大數據、AIGC等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營銷異化問題同樣不容忽視。AI 和數字化工具本應是企業提升營銷效率的有力武器,但如今卻被濫用為「效率機器」,導致營銷玩法固化。AI 生成內容泛濫成災,消費者每天接觸到大量相似的廣告信息,逐漸產生「審美疲勞」,對廣告的關注度和信任度大幅降低,企業的營銷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品牌定位有助於打造反內卷能力
在營銷內卷時代,品牌定位能夠幫助品牌打造反內卷能力,擺脫低層次競爭而提高營銷效率,構建差異化認知和獨特競爭優勢,以更高的營銷效率實現品牌的高質量發展。
品牌定位能夠幫助企業在消費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從紅海市場中開闢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藍海。定位理論創始人艾·里斯曾指出,「認知大於事實」,在消費者心智中,品牌佔據一個獨特位置至關重要。例如,沃爾沃通過「安全」定位,在汽車行業同質化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始終保持著溢價能力,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會因為沃爾沃的安全形象而願意為其支付更高的價格。
清晰的品牌定位有助於企業精準篩選目標用戶,避免陷入無效流量的內卷。重慶火鍋品牌趙金艷以「鮮貨」定位吸引健康敏感型消費者,通過「拒絕老油、拒絕預製」三大承諾,直擊餐飲行業痛點。在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的當下,這一定位精準地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新鮮食材的需求,使得該品牌在眾多火鍋品牌中脫穎而出。
品牌定位能夠幫助企業從「價格戰」的泥沼中解脫出來,轉向「價值戰」,實現長期價值沉澱。例如,飛鶴奶粉在三聚氰胺事件後,通過「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定位,重建了消費者信任。在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受挫的情況下,飛鶴奶粉憑藉這一精準定位,強調產品的本土化和適應性,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兩年內逆襲為行業第一,並打破了外資品牌長期佔據高端奶粉市場的局面。
三、突破內卷的實踐路徑:定位升級與技術創新
在當今競爭激烈且內卷嚴重的市場環境中,品牌若想脫穎而出並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從品牌定位升級和技術創新兩方面著手,形成協同效應,構建獨特的競爭優勢。
1.品牌定位升級:從功能到情感與文化的跨越
品牌定位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隨著市場環境、消費者需求和品牌發展階段不斷升級。從單純的功能定位向情感定位、文化定位轉變,能夠賦予品牌更深層次的內涵和價值,增強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情感紐帶和文化認同。
功能定位側重於產品或服務所具備的實際功能和特性,例如一款手機強調其拍照像素高、運行速度快等。在市場發展初期,功能定位能夠幫助品牌快速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基本功能的需求。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僅依靠功能定位已經難以形成持久的競爭優勢。因為競爭對手很容易模仿產品的功能,導致市場上同類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在選擇時更加困難,品牌忠誠度也難以建立。
情感定位則是通過挖掘消費者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將品牌與某種情感體驗相聯繫,使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產品時能夠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江小白就是一個典型的情感定位成功案例。它將自己定位為「青春小酒」,精準地抓住了年輕消費者對青春、友情、愛情等情感的追求。其瓶身文案充滿了青春的感悟和情感共鳴,如「我在杯子里看見你的容顏,卻已是匆匆那年」「我們總想著迎合別人,卻忘了最該討好的是自己」等。這些文案引發了年輕消費者的強烈共鳴,讓他們在飲酒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品嘗酒的味道,更是在回味自己的青春歲月,釋放內心的情感。通過這種情感定位,江小白在競爭激烈的白酒市場中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
文化定位則是將品牌與特定的文化元素相結合,賦予品牌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認同感,能夠跨越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吸引具有相同文化背景或文化認同的消費者。例如,一些傳統手工藝品牌通過挖掘和傳承傳統文化,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打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滿足了消費者對文化傳承和精神追求的需求。消費者在購買這些產品時,不僅僅是為了獲得商品本身,更是為了表達自己對某種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2.技術創新:精準定位與個性化營銷的驅動力
技術為品牌營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通過技術創新,企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者,實現精準定位和個性化營銷,提高營銷效率和效果。
大數據分析是技術創新在品牌營銷中的重要應用之一。企業可以通過收集和分析消費者在社交媒體、電商平台、線下門店等多個渠道的行為數據,深入了解消費者的興趣愛好、購買習慣、消費能力等信息,從而實現精準定位。
例如,某美妝品牌通過社交媒體分析,識別出「Z 世代」對「成分黨」的需求。這些年輕消費者更加關注化妝品的成分和功效,追求天然、安全、有效的產品。該品牌根據這一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定製化產品,強調產品的成分優勢和功效特點,受到了年輕消費者的歡迎。通過精準定位,企業能夠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目標消費者群體上,提高營銷投入的回報率。
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結果,企業還可以開展個性化營銷。個性化營銷是根據消費者的個體特徵和需求,為其提供定製化的產品推薦、營銷信息和購物體驗。
例如,電商平台可以根據消費者的瀏覽歷史和購買記錄,為其推薦符合其興趣的商品;品牌可以通過發送個性化的簡訊或郵件,向消費者提供專屬的優惠活動和新品信息。個性化營銷能夠提高消費者的參與度和忠誠度,增強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互動和聯繫。
企業在利用技術進行營銷時,也要注意避免技術異化。技術異化指的是企業過度依賴技術,忽視了人性洞察和品牌定位,導致營銷信息缺乏情感和溫度,消費者感知價值下降。例如,某品牌因過度依賴 AI 生成內容,導致營銷信息同質化,消費者每天接觸到大量相似的廣告文案和圖片,逐漸產生審美疲勞,對品牌的關注度和信任度降低。
因此,企業在追求技術驅動的同時,不能忽視人性洞察,要將技術與品牌定位有機結合。在運用技術手段進行營銷時,要始終圍繞品牌的核心價值和定位,傳遞有溫度、有情感的品牌信息,讓消費者在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品牌的獨特魅力。
結語:
在「內卷時代」,品牌定位需從「競爭工具」升級為「增長戰略」。在營銷內卷時代,品牌定位不僅是企業生存的必要手段,更是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核心戰略。
通過定位構建差異化認知、精準篩選目標用戶、沉澱長期價值,並利用技術創新賦能定位升級,品牌能將「內卷」轉化為「破局」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