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美國總統特朗普肆意妄為,執意挑起全球關稅戰,導致全球市場巨震。因特朗普政策極具不確定性,當地時間4月10日晚,美股三大指數再次暴跌,美國國債再次遭遇拋售。
當晚,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承認,他的政策存在「過渡性問題」,而「過渡期總會遇到困難」。
「罕見、糟糕、令人擔憂」
特朗普日前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後,美國股市遭遇強烈波動,9日短暫上升後,10日繼續下跌趨勢。
據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美東時間10日午後,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逾4%,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了5%。截至收盤,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3.6%,道瓊斯指數下跌2.5%,納斯達克指數下跌4.31%。
其中,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超過80%的股票當日收盤下跌。油價暴跌,能源板塊領跌。
10日,標準普爾500指數再次下跌 《紐約時報》製圖
美國國債開始再次遭遇拋售。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當天一度攀升至4.37%,創下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美元兌其主要貿易夥伴的一籃子貨幣下跌1.7%,創下今年迄今為止的最大單日跌幅。這些資產通常被視為投資者在動蕩時期尋求的避風港。
「罕見、糟糕且令人擔憂。」美國投資公司evercore isi副主席克里希納·古哈在描述美股10日走勢時,如此說道。他表示,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因為在過去30年里,美元指數下跌超過1.5%、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超0.1個百分點的情況,僅有四次。
《紐約時報》分析指出,美股10日的走勢,延續了自特朗普發起關稅戰以來,股市混亂的交易環境和大幅下跌的態勢。道明證券全球宏觀策略主管詹姆斯·羅西特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儘管有好消息,但政策不確定性仍然很高,並將拖累美國經濟。企業將難以制定計劃。」
1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3月份通脹率降幅超過預期。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目前實施的關稅政策仍將代價高昂,不僅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還會導致通脹上升。
特朗普:過渡期總會遇到困難
在美股繼續暴跌後,當地時間10日晚,特朗普主持召開內閣會議。
「過渡期總會遇到困難和成本問題,但最終將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特朗普補充說,「這是市場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他聲稱,投資者對美國的運行方式感到滿意,並且政府「正努力讓世界公平地對待」美國。
特朗普盲目自信地說,現在「每個人都希望達成協議」來降低關稅,「我們正在與許多不同的國家合作,一切都會進展順利。我認為一切都會非常順利,但我們目前的狀態很好」。
特朗普10日在內閣會議上稱,他的關稅政策存在「過渡性問題」 視頻截圖
在特朗普做出上述表態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插話,附和特朗普。他聲稱,現在有非常多的國家與美國談判,「如果沒有總統的政策,他們永遠不會提出這樣的提議」。
「我們現在得到了應有的尊重,」盧特尼克繼續吹噓說,「我想你會看到一項又一項歷史性的交易。」
會議期間,特朗普再次彰顯了自己政策的「不確定性」。他告訴記者,他願意就針對大部分國家的10%所謂「基準關稅」進行談判,暗示可能會對這個「基準」進行調整。
特朗普和盧特尼克一唱一和。但《紐約時報》指出,細節決定成敗。兩人在內閣會議上幾乎沒有給出什麼具體細節。他們只是說事情會好起來,但沒有多說什麼具體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內閣會議結束後,一名記者大聲向特朗普及特朗普政府官員提問,如何看待民主黨人對特朗普政府「市場操縱」的指控。特朗普對此置若罔聞。
過去一周,美股因特朗普新的關稅政策大幅下挫。當地時間9日上午,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呼籲「買入」美股。幾個小時後,特朗普來了個政策大調頭,突然宣布「暫緩關稅90天」,美股強勢反彈。
這一變化很快引發美國輿論對特朗普「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的質疑。民主黨人立刻跟進,呼籲展開調查。還有人要求近日買入美股的國會議員披露相關信息。
政策變更前,特朗普提前數小時號召抄底股市 社交媒體截圖
美國農民哀嘆:我們再次成為犧牲品
據報道,在美股10日再次震動後,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竟稱,「我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對於中國宣布對美國徵收高額報復性關稅,他做出了「尖銳且有些令人意外」的回應:「那又怎樣?」
對此,《紐約時報》刊文指出,雖然貝森特試圖輕描淡寫,但中國方面決定將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84%,其後果可能比貝森特所說的嚴重得多。失去中國市場,將對許多紅州的農業和工人造成尤其嚴重的經濟打擊,這些人恰恰是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的選民群體。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肖恩·斯坦表示:「那些一直向中國銷售產品並取得巨大成功的美國公司,恐怕將無法再這樣做。」他補充說,「中美雙方的關稅幾乎涵蓋了一切」,這意味著從航空,到醫學成像,再到農業的所有貿易領域都將受到影響。
「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將會有大量農民破產。」美國肯塔基州農民、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卡萊布·拉格蘭擔憂地表示,「上次中美貿易戰給我們留下的傷疤至今未除」,如今卻要傷上加傷。
美國玉米種植戶也對這場貿易混亂感到緊張。美國玉米種植者協會主席小肯尼斯·哈特曼告訴《紐約時報》:「這種不確定性持續的時間越長,我們就越擔心我們的種植者種植大量玉米後,卻找不到可靠的市場。我們的農民希望確保國內外客戶在未來數月乃至數年內都能購買我們的產品。」
據介紹,特朗普第一任期時挑起中美貿易爭端,僅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就導致美國農民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當時,為了彌補農民損失,特朗普撥出了高達230億美元的補貼。
現在,美國農民再次要求特朗普政府提供聯邦救濟。拉格蘭指出:「如果我們繼續被當作談判工具,犧牲品,政府就必須採取經濟措施來幫助我們維持生計。」
針對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執意向全世界挑起關稅戰,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場,並予以堅決回應。
4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表示,美方出於一己之私,將關稅作為實施極限施壓、謀取私利的武器,嚴重侵犯各國的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這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整個世界作對。
林劍稱,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反對美國的霸凌行徑,既是為了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終將以失敗告終。
林劍強調,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我們絕不會坐視中國人民的正當權益被剝奪,絕不會坐視國際經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被破壞。如果美方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美方將自身利益凌駕於國際社會公利,以犧牲全世界各國的正當利益服務美國的霸權利益,必然遭到國際社會更強烈的反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