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廠房變身創新工場,小面火鍋店變身創意咖啡館……重慶推進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正在形成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創新創業活力迸發的良好局面。4月3日,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布局建設的10個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已累計入駐創新創業團隊2887個,引育企業5347家,其中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到3206家、412家,有力促進了大學科技成果就近轉移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打造「五位一體」的生態系統
據介紹,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是由相關區縣政府聯動大學,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方式,整合利用大學周邊樓宇、廠房等空間載體,聚集各類創新要素,打造大學周邊優質的創新創業創造生態系統,旨在促進大學科技成果就近轉移轉化,孵化培育優質市場主體,助力全市經濟內生動力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
自2018年以來,我市緊扣大學優勢學科和區域重點產業,首批建設了環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文理學院6個創新創業生態圈。
去年,市科技局聯合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推動全市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提質擴面,在升級建設首批6個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的基礎上,新建環重慶交通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三峽學院、長江師範學院4個創新創業生態圈,並聯合印發《關於加快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升級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升級建設的重點任務。
「總體來說,升級建設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就是要緊扣區域重點產業和大學優勢資源,打造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科技服務、校友經濟、創新氛圍『五位一體』的生態系統,突出『四側』協同推動『四鏈』融合。」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這過程中,10個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所在區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圍繞載體打造、成果轉化、創業孵化、人才引育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走深走實。比如,永川區出台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激勵政策,對環重慶文理學院生態圈成果轉化項目,最高可給予500萬元產業化補貼。
與此同時,區校「雙向奔赴」,共同成立領導小組、工作專班,通過聯席會議等方式,建立渠道暢通、反應迅速的工作機制,聯動推進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實現產業共育、成果共創、發展共享。比如,沙坪壩區建立了「一高校一專班」服務機制,北碚區與西南大學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協調解決建設中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還積極引入專業機構開展市場化運營管理,如京東智聯雲、中電光谷、拾光格等,聯動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重慶孵化器協會等參與建設,形成政產學研協同推進的格局。
▲拾光格·數字產業園。通訊員 郭晉 攝
新投入2.1億元升級改造高校周邊樓宇載體
將原紅岩縫紉機廠打造為金沙科創園,原鴿牌電纜廠打造為設計創意產業園……在重慶大學周邊的老舊廠房、樓宇,過去有不少都閑置。如今,經過升級改造後,搖身一變成為了創新創業的空間載體。
▲創客港·未來科技園。通訊員 伍北海 攝
不僅是環重慶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為打造充足空間,推動創新創業,過去一年來,10個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新投入2.1億元、累計26.8億元,升級改造高校周邊樓宇載體,新建科創平台22個、累計516個,新增樓宇載體面積12萬平方米、累計105萬平方米。同時,推進周邊業態調整,讓閑置廠房變身創新工場,讓小面火鍋店變身創意咖啡館。其中,環重慶師範大學生態圈聚焦數字產業,通過調整老校區老舊業態,已新引育軟體類企業45家,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還緊扣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全方位需求,新引育概念驗證、技術轉移、創業投資等科技服務企業58家、累計649家,新聚集科技服務「陪跑」人員445人、累計3038人,新組建創投基金12億元,加快集聚創新要素。同時,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活動,進一步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加快培育創新創業主體。
據介紹,過去一年來,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新入駐創新創業團隊326個、累計2887個,新帶動創新創業3832人、累計2.3萬人。通過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產業園區」全鏈條孵化體系,新引育企業846家、累計5347家,新孵化科技型企業207家、高新技術企業53家,累計分別達到3206家、412家。
此外,記者了解到,各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還大力發展校友經濟,用好用活校友資源,吸引校友回歸母校創辦企業。過去一年來,新引育校友企業92家、累計537家,促進校友經濟蓬勃發展。其中,環重慶郵電大學生態圈成立了「郵創匯」組織,已新引進校友企業17家、累計34家。
▲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校友企業入駐簽約現場。雷鍵 攝
從全域推動應建盡建、成型起勢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都是熱議的話題。」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接下來,我市還將從全域推動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應建盡建、成型起勢。
具體來說,一是升級建設10個環大學生態圈,打造環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生態圈2個示範,有效發揮帶動作用。二是按照「成熟一個、建設一個」原則,支持具備條件的區域建設「一校一圈」,新建環陸軍軍醫大學、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等一批生態圈。三是整合重慶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重慶科技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大學城高校資源,打造「多校一圈」的環大學城生態圈。
「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的迭代升級建設,將進一步發揮區縣主體作用。」該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推動區縣建立部門協同機制、優化區校合作模式,切實解決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另一方面,推動區縣積極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結合校友企業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等主題,推動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策劃舉辦品牌化、特色化、高端化賽事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我們也將整合市級部門資源,合力推動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提質增效。」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具體來說,比如加強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推動高校開展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科技成果「先使用後付費」「以權代股」、轉化收益分配和職稱評聘等五項改革機制。深入推廣「明月湖模式」,推動高校設立科創實驗班,培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構建「教育+人才+科創+產業」的創新創業生態。加強政策激勵,根據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成效,給予相應支持,推動相關部門實施更加精準的政策舉措,在申報市級項目、搭建創新平台、引育創新人才、完善服務體系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來源:新重慶-重慶日報
編輯:蔡楊
審核:李珩
主編:匡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