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近年來,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交控集團」)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全過程,向傳統產業和新興業態雙向拓展,統籌推進能源服務結構優化、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努力打造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交通產業體系,為山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發展光伏發電 促進交能融合
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指出: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提升高速公路設施綠色化智能化水平,因地制宜發展高速公路沿線光伏。近年來,山西交控集團積極開展交能融合探索實踐,推進交通資產能源化、交通用能綠色化,取得了積極成效。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交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武藝介紹,該集團已在山西省高速公路沿線、服務區建成分散式光伏總裝機容量27.87萬千瓦,發電2.25億千瓦時,盤活存量土地5378畝,碳減排效果約22.39萬噸。太忻高速分散式光伏發電科研試驗段項目,被工信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5部門認定為全國智能光伏試點示範項目。集團管轄服務區充電樁總數達到1479台,充電槍位佔小客車停車位比例達到17.21%,全國排名第4。交口近零碳服務區、浮山北零碳收費站建成投用。
目前,很多省份和交通企業已開展各具特色的交能融合試點項目建設。對標加快實現「雙碳」目標和建設交通強國的目標要求,武藝認為,在推進交通基礎設施與能源基礎設施方面,建議相關部門認真總結各地交能融合試點項目建設經驗,制定交能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推進交能融合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交通、能源、國土空間等專項規劃相協調,形成聯動工作體系,推動交通與能源全方位、深層次、高效益融合發展。
固廢循環利用 建設低碳公路
綠色施工、新型環保材料的應用,是降低公路建設、運營過程中能耗和排放的重要環節。近年來,山西交控集團緊密結合山西省情和地質特點,依託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工業固廢資源,在推動綠色基建與區域發展雙贏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2024年,山西交控集團在呂梁文水建成投產的「山西固廢資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園」,以「固廢循環利用,綠色轉型發展」為定位,主要生產「鎂基聲屏障、高性能摻合料、高品類橡膠瀝青再生膠粒」等七大高附加值工業產品,為山西省綠色低碳發展和「美麗山西」建設作出了新的貢獻。值得一提的是,該集團去年全國獨家研發的新型公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護欄,與傳統護欄相比,可節約砂石集料40%左右,降低全壽命周期成本30%以上。
此外,山西交控集團還制定發布《工業固廢CFB灰渣注漿充填採空區施工技術指南》《工業固廢煤氣化爐渣路面基層施工技術指南》等省級地方標準12項,累計在山西省公路建設項目中利用工業固廢963萬噸、道路棄渣5273萬噸,節約固廢處置費用8.86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紮實開展『公路建設領域固廢資源綜合利用』交通強國建設專項試點任務,深入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交通領域新質生產力,大力發展交通領域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為加快打造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交通產業體系作出積極貢獻。」武藝表示。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