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杭州六小龍」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在其背後的浙商以及「浙大系」企業家也成為討論的熱點。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六小龍」之中,有三家公司的創始人都畢業於浙江大學,浙大也是全國孵化最多創新企業和企業家的高校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浙大校友為上市公司創始人的有351位。
鈦媒體app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浙大系」這次又將目光瞄向了當前最為火熱的ai眼鏡市場。今天,龍旗科技、晶盛機電、xreal、鯤游光電等四家涉及ai/ar眼鏡「晶元製造、光學研發、整合應用、組裝生產」全產業鏈的企業,正式簽署《ai/ar產業鏈戰略合作協議》,打造ai/ar產業鏈深度協同,共同瞄準2027年全球ai眼鏡賽點,向l4級ai/ar眼鏡技術發起衝鋒。而這四家企業的創始人,也均是來自於浙江大學。
公開資料顯示, 龍旗科技成立於2002年,於2024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要客戶有小米、三星電子、聯想、榮耀、oppo、vivo、中國電信等,創始人杜軍紅1994年6月取得浙江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學士學位,1999年6月取得浙江大學電機與電器專業博士學位;
晶盛機電於2006年創建,專註於「先進材料、先進裝備」,在2012年上市,創始人邱敏秀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系;
消費級ar眼鏡品牌xreal成立於2017年,此前曾拿到過阿里、順為資本等多家機構數億元投資,目前已佔據著全球ar眼鏡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創始人徐馳大學畢業於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鯤游光電於2016年12月20日成立,專註於晶圓級光學、光集成領域,創始人林濤本科階段就讀於浙江大學光電系/竺可楨學院工高班。
知情人士指出,這次「浙大系」的合夥,也是一次覆蓋ai眼鏡全產業鏈的合作,將會推動中國企業和ai眼鏡產品在全球的追擊。在合作之外,鈦媒體app作者還發現,此前一直對ai眼鏡持遲疑態度的xreal,這次也是首次對外透露要入局ai眼鏡市場。
在過去二十多個月的時間裡,ai幾乎是所有產業都躲不過去的話題,ray-ban meta眼鏡的成功,也是每一次交流的焦點。據外媒報道,該ai眼鏡現已銷售出200萬副,並計划到 2026 年底每年生產1000萬副meta眼鏡。
copy to china,ray-ban meta的成功,也讓國內掀起了「百鏡大戰」,多家廠商宣布推出ai眼鏡產品,渴望複製meta的成功。根據調研機構預測,2030年,全球ai眼鏡銷售額將達到萬億級別,有望全面替代手機。
而在去年,徐馳不僅沒有跟風入局,還給行業潑了盆冷水。「很多人可能手腳比腦子快,靠著供應鏈的技術攢出來一個ai眼鏡,它是不及格的。現在大家想的是,我怎麼做個更便宜的meta ray-ban。」
在他看來,ray-ban meta的火爆並不是因為ai,而是因為這是一款帶有科技屬性的時尚單品,如果大家用消費電子的邏輯去做時尚單品,有可能這個邏輯會不work。即便是ray-ban meta,距離真正堪稱智能的眼鏡也有差距,更別說現在的很多ai眼鏡都是ai「弱智」眼鏡,在智能的體驗上遠不如手機。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徐馳不關注ai,也不代表xreal不做ai眼鏡,只是目前還未到一個ready的時候。「我們一直在看,而且堅定在對的時間段會去做。跟我們做ar眼鏡的邏輯是一樣的,先去定義好什麼是對的體驗,然後去傳遞這樣一個體驗,去判斷我們要花多長時間以及怎麼去打磨。」
這次「浙大系」的合作,或許是xreal認為的「ready時刻」,有了全產業鏈的協作,在體驗和價格上也能更讀懂用戶和市場的需求。另外,在徐馳看來,ai眼鏡無疑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終端之一,然而,既然這是一個兵家必爭的萬米賽道,跑對方向遠比搶跑更重要。
「2025隻是l2級ai眼鏡的元年,l4高階級別的ai眼鏡會在2027年到來,2027才是ai/ar眼鏡真正的賽點。這次的合作也只是開始,我們要和全世界的好學生們一起學習,衝刺『l4』高階智能眼鏡。」(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杜志強,編輯|鍾毅)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