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星」不一般!解碼全省唯一「五星級開發區」何以花落鄭州經開區

2024年07月24日07:22:09 財經 1320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 通訊員 魏書全

這個「五星」不一般!解碼全省唯一「五星級開發區」何以花落鄭州經開區 - 天天要聞

2024年7月24日《河南日報》01、08版

時間的書頁次第掀開,發展的篇章接續更新。

7月22日,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2023年度全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評價結果,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省184個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中位居第一,被評為全省唯一的「五星級開發區」。

這個「五星」不一般!解碼全省唯一「五星級開發區」何以花落鄭州經開區 - 天天要聞

開發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是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近年來,河南大力推進開發區整合、擴區、調規、改制,著力構建形成產業布局合理、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特色優勢鮮明、發展動能強勁的開發區體系,併科學制定考核評價辦法,於2022年啟動對全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評價。

在2022年考核評價中,鄭州經開區綜合排名全省第一。2023年,考核評價辦法進一步調整優化,共設四大類15項指標體系,更加註重考核產業升級、創新驅動、集約節約、綠色發展等高質量發展指標。在此輪全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大考」中,鄭州經開區再獲第一名,成功摘取全省唯一的「五星級開發區」殊榮。

這個「五星」,分量不一般。一項項數據標註高質量發展之勢——2023年,鄭州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28.4億元、同比增長8.2%,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40.3億元、同比增長12.9%,全區財政總收入完成268.4億元、同比增長1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8億元、同比增長4.5%,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以占鄭州市約2%的面積、3%的常住人口、不足2%的能源消耗,創造了全市近10%的GDP、15%的財政總收入、17%的稅收收入和25%之多的規上工業增加值;人均GDP達38萬元左右、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3萬元,穩居全省第一;連續四年在全國229家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排名中位居三十強。

「蟬聯」全省第一,「折桂」全省唯一,鄭州經開區何以能、靠什麼?

「聚鏈成群」壯大新質生產力

奮鬥賦予時間以意義。作為國家新型工業化(裝備製造)產業示範基地、國家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區域,效率正在鄭州經開區這片發展熱土上被重新定義。

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在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自動化、智能化流水線上,平均不到一分鐘就有一台整車下線。

「2023年,鄭州基地生產整車44萬餘輛;2024年上半年,整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14.8%、15.1%。」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總經理丁波深有感觸地說,「從2017年落戶鄭州經開區以來,一年一個大台階,以整車廠、發動機廠、新能源電池工廠為鏈主帶動數十個全產業鏈上下游項目陸續布局發展,鄭州已成為上汽乘用車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數據基地、出口基地,累計投資超200億元、產銷汽車近200萬輛。」

這個「五星」不一般!解碼全省唯一「五星級開發區」何以花落鄭州經開區 - 天天要聞

機械臂有律動地揮舞著,激光切割火花四濺,智能行車與自動導向車分別在頭頂與腳下繁忙運作……來到河南本土第一家數字化「燈塔工廠」——鄭煤機智慧園區的結構件數字化工廠,彷彿置身工業機器人的世界,智能化的工業生產令人嘆為觀止。

「相比傳統煤機製造工廠,這個工廠減少了60%的作業人員,提升了2倍的工作效率,百架液壓支架生產交付期由28天縮短至9天。」鄭煤機集團智慧園區廠長助理蘇振宇說,正是這座原生數字化工廠,助力鄭煤機首次通過數字化技術刷新世界煤礦支護裝備高度紀錄,成功交付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壓支架。

「產業立區、製造強區」是鄭州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徵。作為「三個轉變」重要指示提出地,鄭州經開區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瞄準科技前沿、國家戰略、產業需求,對標對錶全省「7+28+N」重點產業鏈群,強化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加快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的產業鏈群新格局,促進更多產業產品邁向產業鏈價值鏈的中高端、成為關鍵環。

「鏈主」引領,「眾雁」伴飛。聚焦打造先進位造業全生命周期的產業生態,鄭州經開區做強「鏈主」、做長「鏈條」、做優「鏈環」、做大「鏈群」,不少企業成為全省乃至國家重點支持的「鏈主」企業。

聚鏈成群,集群成勢。目前,鄭州經開區集聚規模以上企業1003家(規上工業企業219家),產值超百億元企業14家、億元以上企業285家,納稅超億元企業24家;在區內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54家、國內500強企業70家、外商投資企業106家,形成了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大健康、智慧物流四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積極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國際貿易及新消費兩大千億級新經濟產業集群,著力打造N個差異化、多元化的百億級產業集群,構建「4+2+N」產業體系,提速提效發展新質生產力。

這個「五星」不一般!解碼全省唯一「五星級開發區」何以花落鄭州經開區 - 天天要聞

——汽車製造澎湃強勁動力。

從2006年引進首家整車製造企業海馬汽車至今,鄭州經開區積極構建汽車產業集群,已擁有上汽、宇通東風日產海馬等4家整車廠和宇通重工森源鴻馬等7家專用車廠,配套引進培育深瀾動力、精益達等產業鏈相關企業300餘家,整車產能約130萬輛、佔全省的70%左右,本地化配套率近50%,2023年汽車產業產值完成1100億元,生產整車56.5萬輛、出口整車16萬輛(分別佔到全省近八成);集聚河南省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研究院、上汽集團雲計算(鄭州)數據中心等研發機構20餘家,建成投用中原首個國際賽車場、引進國際國內重大汽車賽事,基本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於一體的完整汽車產業生態。

競速新賽道、塑造新優勢,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已成為鄭州經開區產業發展「新名片」。不久前,智行盒子(河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鄭州經開區。作為河南本土培育的新能源自主出行品牌,盒子汽車已打造出國內首款「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新能源B端市場車型,即將實現量產,「河南造」新能源汽車將再添「生力軍」。

從乘用車到客車,從工程車到專用車,從純電動到氫燃料,鄭州經開區搶抓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聚焦「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發展趨勢,布局新能源整車、儲能及動力電池等關鍵領域,形成了新能源整車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助力鄭州打造全國最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龍頭企業擔綱「智造先鋒」。

聚焦地下裝備、工程裝備等成套裝備,新興智能裝備、智能關鍵基礎零部件等重點領域,鄭州經開區堅定不移走品牌化、高端化、智能化路線,引進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廣泛開展「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推動製造業智改數轉、優勢再造、動能轉換、趕超突破,成為鄭州建設全國先進位造業高地的核心支撐區。

一個個響噹噹的製造業品牌乘勢興起:鄭煤機是全球規模最大智能化成套化煤礦綜采技術和裝備供應商;宇通客車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客車企業和新能源商用車企業,累計銷售新能源商用車超20萬輛;中鐵裝備盾構機產銷量連續七年穩居世界第一,累計訂單超1700台,出口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鄭州海爾建成全國行業內最先進的數智化互聯工廠和全球第一家熱水器「燈塔工廠」;四方達、鑽石精密、聯合精密等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成為超硬材料領域「隱形冠軍」……

這個「五星」不一般!解碼全省唯一「五星級開發區」何以花落鄭州經開區 - 天天要聞

——生物醫藥崛起「經開力量」。

從診斷試劑到檢測儀器研製,再到智能化流水線等,「國內體外診斷第一股」——安圖生物不斷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向高端攀升,系列產品總體規模居全國前列,國內最大體外診斷產業基地已基本建成,將具備100億—150億元年產能規模。

蓄勢而發,乘勢勃興。立足安圖生物、國葯、華潤九州通、金域檢測、中源協和幹細胞等現有龍頭企業,聚焦體外診斷板塊、高端醫療器械板塊、醫用新材料板塊、前沿性醫學板塊等,圍繞生物疫苗、診斷試劑、基因測序等重點領域,鄭州經開區深挖產業鏈上下游,擴大規模、延鏈補鏈,推動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向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跨越式發展。

「發展實體經濟,重點在製造業;提升競爭力,主體在製造業。」鄭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李小虎表示,把握產業演進和經濟發展規律,鄭州經開區把做強重點產業鏈群、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選擇,提質發展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搶灘佔先未來產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創新驅動」激發強勁新動能

高質量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的發展。

在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宇通參與的「面向大規模產業化的動力電池研發與製造關鍵技術」項目榮獲二等獎,這是宇通第四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214輛宇通新能源客車交付智利、250輛純電動公交出口希臘、25輛新能源機場擺渡車訂單交付西班牙客戶;從北京上海,宇通氫燃料重卡成功穿越1500公里的全國最長氫能走廊,駛進長途運輸「快車道」……今年以來,宇通捷報頻傳,上半年客車累計銷量20555輛、同比增長35.82%。

宇通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成果來自哪裡?「答案是創新,每年研發費用保持在營業收入的5%以上,研發工程師團隊有近4000人,現已擁有7個國家級創新平台、27個行業及省級研發平台,建立了客車專用的試驗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機構,前瞻布局氫燃料商用車、智能駕駛等未來產業,帶動客車行業向上發展。」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項目負責人曾升說。

時值盛夏,走進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的總裝車間,一台台「國之重器」映入眼帘。直徑達7.22米的「中鐵1238號」已通過客戶驗收,即將發運至新加坡的項目建設現場。

「這台設備不算是中鐵裝備生產的最大、最高的盾構機,但它的背後卻蘊含了創新的智慧。」中鐵裝備掘進機研究院副院長龐培彥介紹,傳統的盾構機是不能後退的,用一次就報廢了;這台設備採用了雙層盾體結構,當完成指定掘進任務時,工程師可以從始發洞口將盾構機原路拽出來,雙層盾體外殼作為穩固支撐永久留於洞內,內殼還可以繼續使用,與「金蟬脫殼」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五星」不一般!解碼全省唯一「五星級開發區」何以花落鄭州經開區 - 天天要聞

一台盾構機,精密零部件3萬多個,一個控制系統有2000多個控制點,每一個零部件都要精益求精。「如果將國之重器比喻成大象,那麼將每一個細節做到極致,可以說是在針尖上跳舞。」中鐵裝備技術中心副主任賀飛介紹,中鐵裝備創造了16項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從攻克常壓換刀、主驅動伸縮擺動技術,到刀具狀態在線實時監測、隧道掘進機智能化,不斷打破國際壟斷。

向創新要效益,向創新要未來。安圖生物擁有研發人員1800名,幾乎每年都拿出超10%的營收資金搞研發,吃盡了創新的「苦」,也不斷嘗到創新的「甜」。

一線員工看似玩笑的訴求,能夠在研發人員手中一個個快速變為現實。王紅凱是安圖生物一名工藝工程師,他帶著團隊硬是用三個月時間,研製出六軸協作機器人,用於各種檢測儀器的精準高效調試,「智能化、信息化生產讓『以前二人看一台機器』變成『現在一人管一排』。」

這個「五星」不一般!解碼全省唯一「五星級開發區」何以花落鄭州經開區 - 天天要聞

「創新最好的狀態不是『要我創新』,而是『我要創新』。創新力成就生產力,組成緊密合作的創新聯合體,能夠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安圖生物副總經理周瑞峰說,在安圖生物體外診斷產業園裡,專門拿出10萬平方米打造生命健康創新生態園,引進、孵化、培育體外診斷、科學儀器、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等相關初創企業。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鄭州經開區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

作為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的重要功能區以及鄭州市「一帶引領、兩翼驅動、四區支撐、多點聯動」科創發展總體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鄭州經開區加快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上市企業」全鏈條梯次培育體系,集聚科技型企業1009家、高新技術企業36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家,建成省級以上研發中心165家、智能車間(工廠)43家,規上工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71.8%、全社會研發強度達到5.2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企業產值達80%以上。

為創新,競進拼搶!鄭州經開區積極融入河南省「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加快打造高能級科創平台,以創新之力深度賦能產業發展。

安圖生物獲批組建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檢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鐵裝備獲批建設河南省隧道掘進裝備產業研究院、積極申建國家隧道掘進裝備技術創新中心,鄭煤機獲批建設河南省煤礦智能開採裝備產業研究院,宇通牽頭組建河南省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研究院,高標準建設河南省抗疲勞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達到6家,實現汽車、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全覆蓋,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和高端裝備2個產業集群納入河南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鄭州經開「智慧島」獲批河南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圍繞大數據、雲計算、新一代信息網路、工業互聯網、行業軟體五大領域,實施核心關鍵技術攻關、行業技術標準制定、產業創新資源整合,打造技術創新策源地。

創新,拼的是人才。目前,鄭州經開區累計入選國家、省、市各級人才工程977人,高技能人才突破2萬人,形成「人才領著產業走、人才陪著產業長、人才奔著產業來」的全新格局。王復明、張季超、馬玉山等一批國內外頂尖院士、專家領銜創新創業,推動航天航空、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領域技術加快突破。

以高質量論英雄,含金量、含科量、含新量在增加,含綠量也在攀升。

向「綠」而行,點「綠」成金。作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和河南省碳達峰試點園區,鄭州經開區建成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企業近20家,不遺餘力推動傳統產業向綠色化、數字化、高端化邁進,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0.0965噸標準煤,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工業體系加速形成。

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鄭州經開區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著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深度耦合,構建「基礎研究、科技攻關、技術應用、小試中試、成果轉化」全周期全鏈條創新體系,貫通「政產學研金服用」,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項目為王」厚植髮展新優勢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和「主引擎」。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

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落地為大」,項目建設挺起鄭州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脊樑」。

「只有以項目建設的主動輪,帶動經濟運行的所有輪子一起轉、加速轉,才能不斷壯大發展新動能、增添發展新優勢。」鄭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波說,「全省十三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主會場活動有兩次在鄭州經開區舉行,通過壓茬推進、滾動實施『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多了起來,帶動新質生產力加速集聚、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每天近萬台空調、熱水器由鄭州海爾製造。從上一個龍年到這個龍年,鄭州海爾產業園落戶鄭州經開區正好12個年頭。「1340畝土地上,項目填得滿滿當當,總投資已超40億元,已陸續落戶海爾空調、日日順物流、海爾熱水器、模塊化配套、虛實網等多個項目,去年整個園區產值64億元,隨著海立·海爾壓縮機合資工廠項目投產運營,今年總產值有望突破80億元。」鄭州海爾產業園園區長周長亮信心滿滿。

功能性金剛石超級工廠在鄭州經開區誕生。在鄭州經開綜保區B區,河南四方達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璇功能性金剛石超級工廠」已正式投產,標誌著河南在推動人造金剛石由工具性材料向功能性材料轉變中邁出重要一步。「像一顆5克拉的裸鑽,要長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河南天璇半導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宏利說,「這個工廠是四方達的產業化項目,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CVD金剛石單體工廠,功能性金剛石成品年產能超100萬克拉。」

跨過黃河,衛華集團投資25.38億元在鄭州經開區布下「新子」。「智能化產線改造以及智能工廠、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鄭州衛萊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深耕的正是這一賽道,做國內領先的智慧停車及工業智能倉儲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衛華集團董事長李國強在車間指著生產線上的自動化設備介紹,「上面是天車,下面跑的是重載AGV(移動機器人),再加上智能倉儲,這樣就構成了完整的物料搬運系統,把線邊庫和產線高度結合起來;智能立體車庫產品在行業內做到了全國前五,並出口海外。」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

奮發「項」上,逐「新」攀「高」。海康威視智能製造基地、中車景昌綠電出行源網荷儲等帶動力強、投資超百億元的「大塊頭」項目簽約落地。2023年,鄭州經開區實施項目418個,完成投資390億元;2024年謀劃實施重點項目341個、總投資300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85億元。這些項目既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優質股,也是拓展未來產業新賽道的潛力股。

開放發展已成為鄭州經開區的鮮明標識和亮麗主色。作為河南省「五區聯動」「四路協同」的主要載體,多重國家重大戰略和改革創新政策以及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保區、國際陸港、中歐班列(鄭州)、口岸等開放要素形成疊加優勢,持續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堅定走好「樞紐+開放+產業+平台」發展路子,鄭州經開區搶佔數字經濟新風口,以「全球匯」總部基地港建設為載體,接連建成運營中國(鄭州)直播產業基地、河南信息消費產業園、鄭州新消費產業園、新華網汽車直播基地,打造電商消費、信息消費、直播消費新模式、新場景,推動平台經濟、網紅經濟集聚發展,變「流量」為「留量」,形成了新的消費熱點和經濟燃點,全面助力鄭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這個「五星」不一般!解碼全省唯一「五星級開發區」何以花落鄭州經開區 - 天天要聞

經濟增長,靠什麼?靠項目;拼經濟,拼什麼?還是項目。在鄭州經開區,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擂響了加快發展的激越鼓點,「一切圍著項目轉、盯著項目干」成為共識,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創新實施「企業寧靜日」制度,開展「企業(家)接待日」活動,加強銀企線上線下合作,完善「要素資源跟著項目走」的綜合保障機制,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務,越來越多的高質量項目按時序推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轉化現實生產力,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一個個項目猶如一顆顆高質量發展的「種子」播撒在這片熱土之上,「再造新經開」不斷滋長新希望、擁抱新未來。

立足優勢,搶抓機遇,鄭州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大戰略」,持續實施產業培育工程、板塊打造工程、招商項目引領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帶動工程等「四大工程」,奮力打造鄭州都市圈建設重要經濟增長極、全省先進位造業創新驅動核心區、中部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門戶,全力以赴衝刺全國經開區20強。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時間再次印刻下奮進的坐標。站上新起點,鄭州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在接續奮進中正掀開新的一頁。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歷史不會辜負實幹者。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注意!600250,大消息!下周潛力板塊揭秘 - 天天要聞

注意!600250,大消息!下周潛力板塊揭秘

多數投資者對於下周的大盤走勢表示繼續看好。南京商旅(600250)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南京旅遊集團擬以南京旅遊集團為主體,推進南京旅遊集團、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體育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整合重組工作,打造南京市文旅體商綜
北大醫藥聘實控人為總裁 擬3000萬元開展證券投資 - 天天要聞

北大醫藥聘實控人為總裁 擬3000萬元開展證券投資

7月5日,杭州新優勢旗下北大醫藥(000788)宣布,7月4日,公司召開董事會,決定聘任徐晰人先生為公司總裁、余孟川先生為公司常務副總裁,任期自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十一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富國基金董事長裴長江兩年250萬高薪,旗下百億美女基金經理,富國消費一姐王園園卻塌房,多隻基金長期血虧 - 天天要聞

富國基金董事長裴長江兩年250萬高薪,旗下百億美女基金經理,富國消費一姐王園園卻塌房,多隻基金長期血虧

來源:市場資訊來源:潮峰投研「為投資者創造價值」是公募基金常被提及的使命,但富國基金近期卻因「董事長高薪」與「基民長期虧損」的強烈反差,陷入輿論漩渦。當董事長裴長江兩年領取超250萬元薪酬的消息曝光,旗下美女基金經理王園園管理的多隻產品持續
全球公司市值又一次打亂:特斯拉跌出了前十,蘋果公司只排第三 - 天天要聞

全球公司市值又一次打亂:特斯拉跌出了前十,蘋果公司只排第三

在商業的浩瀚海洋中,市場就像那變幻莫測的天氣,時而風和日麗,讓企業如順水行舟般蓬勃發展;時而狂風暴雨,將許多看似強大的企業捲入漩渦,使其陷入困境。市場沒有永恆的王者,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格局。2025年全球公司市值的排名變動,正是市場變幻無常這一永恆法則的生動體現
深夜利好,6家半導體股中報業績大幅增長,最高利潤增長559% - 天天要聞

深夜利好,6家半導體股中報業績大幅增長,最高利潤增長559%

接下來A股將會進入中報行情,那些中報業績好的,將會非常稀缺,目前市場中可以看到的是機會非常多,最近我發現很多業績預告業績好的都是來自半導體的,剛剛有6家半導體產業鏈的股票業績大幅增長,接下來中報可以重點看看半導體板塊。第一家:芯朋微2025
汽車行業打頭陣 歐洲外資仍是長三角製造業重要投資方 - 天天要聞

汽車行業打頭陣 歐洲外資仍是長三角製造業重要投資方

中經記者 楊讓晨 石英婧上海報道(今年二季度,共有51個外資製造業及研發項目落地長三角。受訪者/圖)今年二季度上海市成為外資青睞的製造業重大項目投資地。據戴德梁行產業地產部數據統計,長三角範圍內,共有51個外資製造業及研發項目簽約,包括新項目和增資擴產項目(不包含物流倉儲類、產業園區投資項目,也不包含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