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繼續上漲會帶來財富效應嗎?

2024年05月19日21:02:08 財經 4156

如何提升風險偏好


A股繼續上漲會帶來財富效應嗎? - 天天要聞



1/4

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滑坡謬誤」


股市漲起來,就有人開始找原因,一直有人跟我探討一種可能性:


股市上漲吸引更多的場外資金入場,推動市場繼續上漲,到了一定程度推動「全民皆股(基)」,創造人造牛市,引發財富效應,促進消費,推動經濟增長,上市公司業績回升,估值下降,確認或者再次推動股市上漲——


——邏輯完美閉環。


說實話,問我有沒有這個可能,答案當然是有的。


這個觀點其實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上漲—新資金入場—新一輪上漲」正是從資金層面描述的一輪牛市的形成過程;


後半部分就是「財富效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1年以前的房地產市場,房產上漲帶動消費能力的提升,刺激經濟。


學過邏輯學的朋友一定能看出來,這個觀點是典型的「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即不合理地使用一連串的因果關係,將「可能性」轉化為「必然性」,以達到某種意想的結論,這也是大部分陰謀論文章的伎倆,可以通過「滑坡謬誤」推導出任何他想要推出的結論。


上述觀點,實際上包括了前後四個獨立的推論,假設每一個推論的概率是75%(實際上達不到),四個75%相乘後的概率為31.6%,整體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驟然降低。


當然,如果真有大牛市,31.6%的概率對應的期望值仍然是很高的,值得專門寫一篇文章研究探討一下。



2/4

「買漲不買跌」還是「高拋低吸」?


「上漲—新資金入場—新一輪上漲」這個邏輯只是描述了市場行為之一,同時發生的另一種常見行為反應是「上漲—有資金賣出—下跌—有資金買入」,前者是「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後者是「高拋低吸」的習慣,兩者同時存在,導致了指數是高開低走、高開高走、探底回升、沖高回落,等等。


兩種行為背後有沒有一個統一的因素呢?


我在《放水能放出牛市來嗎?》一文中論述了市場流動性與風險偏好的關係:


股票交易就是一個「你賣給我,我再賣給你」的遊戲,如果雙方的風險偏好都在提升,每次交易都把價格向上漲一點,不需要新增資金,就能把股價拉上去。


所以新增資金並非股市上漲的直接原因,風險偏好上升才是,新增資金的真實作用是改變供需平衡,讓低風險偏好的資金賣出股票並且買不到股票,從而提升市場的平均風險偏好,最後提升股價。


所以說,對於單個投資者而言,「買漲不買跌」體現的是風險偏好上升,「高拋低吸」體現的是風險偏好不變。


對於市場整體而言,大盤在一個區間內震蕩,市場平均風險偏好不變,投資者的風偏有升有降;而向上突破區間則代表市場平均風險偏好提升,投資者的風偏升多於降。


以市場看得比較多的上證綜指為例,近兩年兩次在3400點左右遇阻,這並非偶然,代表市場平均風險偏好在這一階段各種條件綜合後能到的極限。


那麼風險偏好是由什麼決定的呢?你可以去想一想,你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願意「追漲」或者「殺跌」?


A股繼續上漲會帶來財富效應嗎? - 天天要聞


A股繼續上漲會帶來財富效應嗎? - 天天要聞


之所以要分成外部和內部,因為內外兩種因素作用於風險偏好的機制不一樣:


外部的因素風險偏好變化是「並行提升」,大家一起(或先後)覺得好或不好,相互不影響,最後引發市場趨勢性變化;


內部因素的風險偏好變化是「交互博弈」,你的風偏提升了,我也跟著提升,但接著你和他都下降,最後是在一個區間內寬幅震蕩。


所以僅靠內部因素,突破3100、3200都有可能,但要靠外部因素才能突破3400,再引發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提升。這也是很多趨勢理論描述的,突破一個區間後,會有一段單邊上升行情,然後在一個新的區間內實現平衡。


再來看一看後半部分的「財富效應」是不是存在。



3/4

a股為什麼沒有財富效應


用股市上漲促進經濟,對不對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這個觀點並不新鮮,每次經濟不好但股市反彈時,都有人這樣說,只能說代表了股民的美好願望。


事實上,除了美國和幾個金融業發達的國家之外,大部分國家的股市都沒有那麼大的作用,原因很簡單,證券化率(市值/gdp)不夠。


首先,美國金融體系是直接融資為主,股票和債券是企業的主要融資手段,也是居民的主要財富形式,而中國是間接融資為主,貸款是企業的主要融資手段,存款和各類理財產品是居民的主要投資品種,房地產才是最大的財富形式。


其次,資本是全球流動的,喜歡到活躍的、好公司多的市場找機會;好公司也是全球上市的,喜歡到估值高流動性好的市場去,美股之所以可以有「財富效應」,因為證券化率高,它吸引了全球最優秀的公司,而股價上漲的收益,大部分又都歸於美國人;


而a股的優秀上市公司只是國內企業,中國最有全球競爭力的互聯網企業,騰訊、阿里、美團和拼多多等企業,大部分也都在海外股東手上,總量並不足以支撐太多的散戶,不足以形成財富效應。


即便是美國企業,越大的公司,海外收入佔比也越高,七巨頭來自海外的營收全部超過50%。而a股前20大市值公司,除了兩桶油和寧德時代達到30%+、中國銀行和比亞迪20%+之外,其他都是10%以內。


最後,美股大公司的市值大部分都在社會公眾股東手中,而a股市值大部分都掌握在大股東手裡,股市上漲對社會財富的影響自然就很小。


最直觀的數據,a股總市值90萬億,扣除一半的產業資本和海外持股,45萬億市值,人均3.5萬,而中國人均房產面積41平米,就算扣除一部分貸款,房產的財富量也是股票的數倍。


所以美國的股市和中國以前的房地產市場,確實存在財富效應,其上漲與宏觀經濟之間存在「左腳踏右腳」的關係,但股市離這個標準還差得遠,當下能不能繼續漲,還是要看風險偏好是否能持續上升到突破這兩年的區間。



4/4

左腳踏右腳、右腳踏左腳


前面說過,突破長期區間的風險偏好提升,需要外部經濟的配合,如果經濟不好,是不是就無法提升呢?


其實近十年的兩次牛市,2015和2020年,都是在經濟比較差的情況下產生的,但是——不要以為這很容易,需要對未來經濟的轉好有強烈的一致性預期,最後這個預期又被證實。


A股繼續上漲會帶來財富效應嗎? - 天天要聞


先看2020年:


2020年的大牛市的風險偏好是由預期推升的,春節後到6月,疫情剛剛傳播到全球時,當時幾乎沒有人想到疫情會延續如此長的時間,所以在風險偏好短暫的快速下降後,投資者用以前的經驗,將之視為一次性事件,不影響世界經濟的長期運作,而此前的恐慌挖了一個超級大坑,自然要先把坑填上。


等到7月把坑填上,投資者開始意識到疫情不會那麼快結束時,大家又發現,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可控的,消費能力依賴各國政府發錢,製造能力依賴中國頑強的製造業,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事實也證明,除了少數行業,大部分公司又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經營水平,2021年是中國經濟佔全球份額最高的一年,東升西降的頂峰,2020年這個大牛市,是有道理的。


再看2015年:


參與過2014~15行情的投資者應該都記得,雖然經濟下降,企業業績差,但政策鼓勵資產重組,傳統企業紛紛轉型新經濟,市場並不是瞎炒「流動性」,而是預期資產重組給企業帶來的巨大變化,這是一種典型的由微觀基本面的劇變帶來的高風險偏好。


事實證明,2016~17年,宏觀經濟階段性向上,特別是那些資產重組的公司,至少拿出了一年的漂亮財報——也引發了2019年的商譽爆雷潮。


在強烈的預期下,你確實可以「左腳踏右腳、右腳踏左腳」上升幾步,創造出一個水牛——水牛也是牛嘛。


而這個一致性預期,必須非常「一致性」,並不是你覺得經濟會好,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更重要的是強有力的執行。


那麼周五剛剛發布的一系列地產救市組合拳會不會改變市場對未來經濟的預期呢?畢竟房地產是這兩年最大的拖累項,從周五的南向資金流入程度看,至少外資是抱有一定希望的。


A股繼續上漲會帶來財富效應嗎? - 天天要聞



市場觀察系列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收破爛」也能退稅?咋回事兒→ - 天天要聞

「收破爛」也能退稅?咋回事兒→

長期以來,在資源回收行業的業務模式中,從事報廢產品回收的自然人多以「不帶票銷售」的方式與資源回收企業開展業務,導致許多資源回收企業缺乏有效的進項抵扣憑證,增加了企業稅收負擔,制約了行業發展。並且,一些自然人還存在不規範開票和納稅等問題,帶來
今起,這筆費用上調! - 天天要聞

今起,這筆費用上調!

近日,國航、南航、東航官網先後發布通知,上調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自2025年7月5日(含)起銷售的客票,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收取標準:800公里(含)以下航線,每位成人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費;800公里以上航線,每位成人旅客收取20元燃油附加費。據了解,上一次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調整是在6月5日:800公里(含)...
諾思微為何發「聲明」怒懟大股東? - 天天要聞

諾思微為何發「聲明」怒懟大股東?

近日,經緯輝開宣布擬進一步收購國產FBAR 生產企業諾思微股權12.44%股權,收購完成後,其將持有諾思微34.56%股權,超越中科招商(持股33.28%)成為諾思微第一大股。然而,經緯輝開的收購,卻遭到了諾思微的公開反對。諾思微發布嚴正聲明,指控該股權轉讓行為嚴重違反合夥協議約定,指控經緯輝開、龐慰嚴重違法及涉嫌職務侵...
蕪湖市委政法委書記調整 - 天天要聞

蕪湖市委政法委書記調整

據安徽「蕪湖司法行政」公號消息,7月2日,蕪湖仲裁委員會換屆大會暨第五屆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蕪湖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蕪湖仲裁委員會主任尹春華出席會議並講話。上述消息顯示,此前任蕪湖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的尹春華,已任蕪湖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蕪湖仲裁委員會主任。尹春華資料...
2025年首批中報預告出爐,15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長超100% - 天天要聞

2025年首批中報預告出爐,15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長超100%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謝碧鷺 北京報道隨著2025年上半年落下帷幕,多家上市公司中期預報陸續登場。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收盤,A股市場已有51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中期預報,超七成上市公司業績預喜,15家公司凈利潤預計增幅超100%,翰宇葯業和華銀電力更以超1000%的凈利潤增幅領跑。然而,在部分公司業績飄紅的...
上半年銷量最高增幅達16%,主流合資品牌強勢回暖 | 車市半年考 - 天天要聞

上半年銷量最高增幅達16%,主流合資品牌強勢回暖 | 車市半年考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余婷婷近期,各大車企陸續公布上半年銷量成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主流合資車企銷量普遍增長,呈現出強勁的回暖態勢。其中,一汽豐田、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豐田等頭部企業均實現同比正增長,最高增幅達16%。回暖跡象背後,是合資車企「油電並進」戰略成效初顯:一方面,其通過...
老鋪黃金創始人:店效低於5億元的店將被關掉 - 天天要聞

老鋪黃金創始人:店效低於5億元的店將被關掉

把國際奢侈品當作「對家」,老鋪黃金(6181.HK)漲瘋了。幾天前,「古法黃金第一股」老鋪黃金股價突破1000港元/股,創下歷史新高。Wind數據顯示,今年年內其股價漲幅已超300%。截至7月4日,老鋪黃金報收995港元/股,最新市值1718億港元。業績說明會上,老鋪黃金創始人徐高明更是發出豪言:老鋪黃金對標高奢品牌,未來平均店...
榴槤價格大跳水!「腰斬再腰斬」 - 天天要聞

榴槤價格大跳水!「腰斬再腰斬」

夏日炎炎,正是吃榴槤的好時節。近日,榴槤價格又降了,據新聞坊報道,目前榴槤大量上市,不僅品種更為豐富,價位也已是此前「腰斬再腰斬」程度,且進入到了全年低谷,正是榴槤愛好者們嘗鮮好時機!6月30日上午,記者在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一處水果市場看到,很多店鋪前,由多個品種榴槤擺成的「榴槤牆」格外醒目,圓滾滾的...
重大進展!中國船舶吸收合併中國重工獲審核通過 - 天天要聞

重大進展!中國船舶吸收合併中國重工獲審核通過

2025年7月4日,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600150.SH,以下簡稱「中國船舶」)公告稱,公司發行股份吸收合併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1989.SH,以下簡稱「中國重工」)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上海證券交易所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議通過。這標誌著中船集團旗下兩大船舶總裝核心上市平台整合迎來重大進展。本次交易是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