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兵:中國新能源產業具有很強的行業外部規模經濟,美國做不到

2024年04月10日22:40:05 財經 1352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 編輯/馮雪】

經中美雙方商定,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於4月4日至4月9日訪華。

這是耶倫時隔9個月再度來訪,期間,中美雙方舉行了多層級、多領域的會談交流。耶倫再次強調反對中美「脫鉤斷鏈」,認為中美「脫鉤」對於雙方都是災難性的。

值得關注的是,耶倫訪華期間多次提及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並就其可能對美國勞動者和公司產生的影響表達關切。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院教授沈國兵於4月9日對觀察者網表示,耶倫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從理論上來說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偽命題。目前,全球對新能源產品的需求遠大於中國的供給。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價格優勢,不是因為產能過剩,也並非完全來自政府推動,而是中國行業外部規模經濟導致的行業平均成本相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同行企業明顯較低,形成很強的行業同質品競爭優勢所致。其結果,恰恰體現出全球範圍內行業同質品發揮出市場自由競爭的特點。

沈國兵指出,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的大背景下,中國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的中長期目標,從而出台了相應的產業政策來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這是完全符合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大趨勢的。類似地,美國也出台了相關的產業政策,「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政策引導方面,中美都是一致的」。

沈國兵:中國新能源產業具有很強的行業外部規模經濟,美國做不到 - 天天要聞

2024年1月24日,蘇州新能源汽車港口運輸繁忙 圖源:視覺中國

觀察者網注意到,耶倫訪華前夕就曾提到中國「產能過剩」。3月27日,耶倫在喬治亞州一座光伏電池工廠訪問時宣稱,「中國政府的支持導致大量過度投資和產能過剩……中國的產能過剩擾亂了全球價格和生產模式,損害了美國企業和工人的利益」。她還點名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即中國外貿「新三樣」。

4月8日,耶倫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再次提出對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的「擔憂」,同時又強調這「並非出於反對中國的情緒或希望與中國『脫鉤』」。

「理論上,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偽命題。」沈國兵表示,如何界定過剩產能,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商榷的問題。「按照一般理解,當供給遠大於需求時就是產能過剩,但是『產能過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供給一個區域可能會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但是如果處在一個更大的全球市場,可能又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沈國兵表示,判斷中國產能是否過剩,不是取決於中美兩國的需求,而要看整個世界的需求。「從全球範圍來看,各個國家都在應對氣候變化,對『新三樣』產品的需求很旺盛,遠大於中國的供給。而中國新能源產業具有很強的行業外部規模經濟,該行業產品價格比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低,必然具有競爭優勢。同時,行業外部規模經濟下的平均成本優勢和由此形成的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匹配優勢和知識溢出效應,也使得其他國家的企業囿於行業規模經濟下的超低行業平均成本,就難以越過初始的固定成本門檻再進入了,除非對方政府實行超大額的市場補貼。」

沈國兵:中國新能源產業具有很強的行業外部規模經濟,美國做不到 - 天天要聞

2024年4月8日,浙江湖州,工人在趕製一批出口太陽能光伏組件 圖源:視覺中國

「所謂外部規模經濟,即單位成本取決於行業規模,但不必取決於企業規模。中國新能源產品的定價取決於行業的平均成本,這一成本肯定是低於日本韓國、美國、歐盟的。」沈國兵說。

為什麼中國存在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行業外部規模經濟的優勢?沈國兵指出,行業外部規模經濟通常具有三個特徵:

第一,專業化的供應商。一個行業有上下游供應鏈,毗鄰生產、合作協同才具有行業成本優勢,單一鏈條很難維持下去,因為成本太高。可以說,凡是具有行業外部規模經濟的產業,即使中國不做,美國也做不了。

第二,勞動力池子。具有技能的工人可以分為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中國擁有龐大的勞動力池子,同時具備這兩類工人,可以匹配各類供應商的需求。相較之下,美國的勞動力規模低於中國,成本也高於中國。

第三,知識外溢。專業化的供應商(企業)加上勞動力池子,他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上中下游的產業鏈供應鏈網路,就會產生互相學習的學習效應,這也是單個企業所不具備的。

沈國兵表示:「這三個特徵形成了行業外部規模經濟,行業外部規模經濟又決定了行業平均成本。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在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領域內具有價格競爭優勢,不是因為產能過剩,也不是中國非要把價格做低,這不是政府推動的,而是行業外部規模經濟所導致的結果。這恰恰體現出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的特點,誰都能進去,但也會因為後來者企業難以越過初始的行業固定成本門檻問題而被擋在該行業之外。」

對於美方所謂中國政府的支持導致「產能過剩」問題,沈國兵指出,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的大背景下,中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制定了中長期內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從而出台了相應的產業政策引導、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這是水到渠成,非常自然的事,也是符合全球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趨勢的。美國拜登政府也推出了《通脹削減法案》支持美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政策引導方面,中美都是一致的。」

沈國兵:中國新能源產業具有很強的行業外部規模經濟,美國做不到 - 天天要聞

2024年4月8日,北京,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出席記者會 圖源:視覺中國

至於耶倫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對美國企業和工人造成損害,沈國兵提到了近年來中美貿易情況,「2021年中國對美出口約佔我國出口總額的17.1%,2022年佔比約為16.2%,2023年佔比降至14.8%。」

沈國兵指出,中國對美出口份額持續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拜登政府延續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輸美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同時加大了重塑美國產業鏈、供應鏈所致。與此同時,中國也在進行調整,在貿易地理多元化和產品多元化方面做出持續的努力。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年中國產品並沒有「扎堆湧入美國」。

沈國兵強調,面對來自美國的貿易摩擦貿易壁壘的增加,中國企業正在進行跨越貿易的對外直接投資,近年來中國科技企業出海總體趨勢呈波動中上升態勢。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這種行業規模經濟優勢也並非是一勞永逸的,一旦該行業出現了顛覆性創新技術,原有的行業規模經濟優勢就會很快、徹底淪為行業規模劣勢。」沈國兵表示,「為此,中國企業需要儘快從行業外部規模經濟增長模式轉向企業內部規模經濟增長模式,才能獲得市場壟斷競爭下的更多利潤,企業才能有更多的利潤空間用於可持續的、更大的研發投入,從而進入企業發展良性正循環,實現中國外貿和對外投資高質量發展。」(註:企業內部規模經濟,即單位產出的生產成本取決於單個企業規模,但不必取決於行業規模,所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進行創新就變得尤為重要)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7月5日起,燃油附加費價格上調 - 天天要聞

7月5日起,燃油附加費價格上調

請點擊下方關注「中新浙里」「星標」新妹不迷路國內機票燃油附加費迎來上漲。7月1日,從第三方出行平台獲悉,有航司發布通知稱,自2025年7月5日零時起(出票時間)調整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800公里(含)以下航段向每位成人旅客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向每位成人旅客收取20元。此次調整相較於上個月均上漲了...
香港回歸28年來,與內地貨物貿易值年均增6.3% - 天天要聞

香港回歸28年來,與內地貨物貿易值年均增6.3%

7月1日消息,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據深圳海關統計,香港回歸28年來,內地與香港貨物貿易值從1997年的4208.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2萬億元,貿易規模增長4.2倍,年均增長6.3%。今年前5個月,經深圳口岸的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達6502.4億元,同比增長6.5%,占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近七成。(深圳發布)(來源同花順...
A股午評: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不一,銀行板塊集體反彈 - 天天要聞

A股午評: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不一,銀行板塊集體反彈

A股三大指數7月1日早盤漲跌不一,截至午盤,滬指漲0.21%,深成指跌0.32%,創業板指跌0.58%,北證50指數漲0.21%。全市場半日成交額9813億元,較上日放量487億元。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板塊題材上,光刻機、銀行、創新葯、電力、中船系板塊漲幅居前;多元金融、跨境支付、銅纜高速連接、固態電池概念股跌幅居前。盤面上,...
沙特主權基金PIF又「增肥」:總資產增至1.15萬億美元 - 天天要聞

沙特主權基金PIF又「增肥」:總資產增至1.15萬億美元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秦嘉禾)本周一,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布了截至2024年底的合併財務報表。根據文件,2024年PIF總資產同比增長約18%,躍升至4.32萬億里亞爾(約合1.15萬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4月沙特公布的「願景2030」2024年年報中,PIF在2024底的資產規模為9413億美元。PIF...
規模7450億,下半年特別國債發行計划出爐,首發定檔7月14日 - 天天要聞

規模7450億,下半年特別國債發行計划出爐,首發定檔7月14日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楊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再度加快。2025年我國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上半年超長特別國債共計發行5550億元,佔全年額度的42.69%,下半年剩餘規模7450億。財聯社注意到,從最新發布的三季度發行計劃來看,下半年新的20年期特別國債發行較原計劃提前了10天,另外9月各期特別國債的發行較原...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 天天要聞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今天,@證監會發布 微博顯示,證監會更換了長期使用的機構標識,由套環改為三個V字形環抱。 證監會原來的LOGO由三個紅色的三角構成一個公字圖案。此LOGO寓意「三公原則」,表示中國證監會將....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 天天要聞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又有銀行轉債將被提前贖回。7月1日,杭銀轉債迎來最後一個交易日。7月1日收市前,投資者所持杭銀轉債可繼續在二級市場交易,7月4日為杭銀轉債最後轉股日,7月4日收市後,杭州銀行將以100.4932元/張的價格贖回未轉股債券。截至6月30日收盤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 天天要聞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一、【早盤盤面回顧】財聯社7月1日訊,市場早盤震蕩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9606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63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晶元股集體走強,凱美特氣等10餘股漲停。銀行股展開反彈,建設銀行等再創歷史新高。下跌方面,穩定幣概念股持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