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盤盤面回顧】
財聯社7月1日訊,市場早盤震蕩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9606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63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晶元股集體走強,凱美特氣等10餘股漲停。銀行股展開反彈,建設銀行等再創歷史新高。下跌方面,穩定幣概念股持續走低,霍普股份跌超10%;固態電池概念展開調整,英聯股份跌停。截至收盤,滬指漲0.21%,深成指跌0.32%,創業板指跌0.58%。
個股來看,今日早盤漲停數量為46家(不包括st及未開板新股),封板率為68%,連板股數量為12家。誠邦股份4連板,際華集團3連板,創新醫療、凱美特氣、利君股份、雪迪龍、長城電工、四創電子、吉鑫科技、常青科技、再升科技、西上海2連板。
板塊上,銀行股展開反彈,浦發銀行、建設銀行再創歷史新高,蘇州銀行漲超5%,廈門銀行、杭州銀行、齊魯銀行、北京銀行等跟漲。
國盛證券在近期研報中表示,中長期看國內穩地產、促消費、加大民生保障等擴張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托底經濟穩增長。而銀行板塊受益於政策催化,有望走出順周期 α行情;同時,由於經濟修復需要一定的時間、且預計降息仍有空間,紅利策略或仍有持續性。
晶元股集體走強,其中光刻機方向漲幅居前,凱美特氣、旭光電子漲停,藍英裝備、海立股份、久日新材漲幅居前。
天風證券認為,國內半導體行業正掀起併購熱潮,產業鏈多領域企業紛紛布局收併購計劃,推動行業加速邁向新階段。併購覆蓋半導體材料、設備、eda、封裝、晶元設計等各個領域,典型案例如華大九天收購芯和半導體、海光信息吸收合併中科曙光、北方華創收購芯源微等。企業通過橫向併購擴大規模、縱向併購完善產業鏈,國內半導體產業格局在重塑。對企業而言,併購是快速獲取關鍵技術、保持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手段。在國產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通過與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合併,可顯著縮短與海外巨頭的技術差距,同時還能藉此擴充產品品類、完善產業鏈布局、實現規模效應。
創新葯同樣與盤中表現活躍,貴州百靈、塞力醫療漲停,舒泰神、紅日葯業、錦波生物、熱景生物、一品紅等個股漲幅居前。
消息面上,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推動創新葯加快進入定點醫藥機構。鼓勵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於藥品目錄更新公布後3個月內召開藥事會,根據需要及時調整藥品配備或設立臨時採購綠色通道,保障臨床診療需求和患者合理用藥權益。不得以醫療機構用藥目錄數量、葯佔比等為由影響創新葯配備使用。醫保目錄內談判藥品和商保創新葯目錄內藥品可不受「一品兩規」限制。
數字貨幣、多元金融方向今日跌幅居前,弘業期貨跌停,霍普股份、吉大正元、雄帝科技、京北方、四方精創等個股均跌超8%。
綜合來看,早盤市場震蕩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其中銀行股集體展開反彈,並帶動滬指小幅飄紅。而創新葯、半導體晶元等板塊同樣於盤中活躍。而另一方面,前期的兩大熱點題材穩定幣與固態電池今日均遭遇回調整理, 導致市場炒作短線情緒再度降溫。整體而言,在缺乏連續增量資金馳援的背景下,市場仍以進二退一的震蕩向上模式為主,因此仍可在熱點輪動中尋找一些核心標的低吸機會。
午間漲停分析圖
二、【市場新聞聚焦】
1、6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升至50.4 重回擴張區間
今日公布的6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50.4,高於5月2.1個百分點,與4月持平,重回臨界點以上。
2、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互通與協同,做好醫保數據資源管理,推動醫保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利用。在確保數據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探索為創新葯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託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做好疾病譜、臨床用藥需求等數據歸集和分析,開發適配創新葯研發需求的數據產品,支持醫藥企業、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合理確定研發方向、布局研發管線,提升創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