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我一直覺得那個姓馬的商人,他是真正能稱得上是企業家的人,他在杭州自己家裡辦企業的時候,曾經有領導去視察,問他今年的銷售目標是多少,他回答是一百萬,那位領導笑著輕輕搖了搖頭,後來他做到了幾千萬、幾個億、幾十億、幾百億乃至上千億。
他曾經被當成英雄,後來被罵成吸血鬼,再後來黯然退隱於江湖,他說過很多狂話,挑戰過金融系統,做成過很多事情,有人拿他和馬斯克相比,說馬斯克的夢想是星辰大海,而他就想著把地攤兒擺到網上,或者跟菜農搶生意,未免格局太low……
他的成就當然不如馬斯克,但這是他的錯嗎?其實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商人原本也可以成長為企業家的,但是他們最終都沒能成為企業家,都成了賺一把快錢就急流勇退的撈金者,中國也有很多專業背景比馬斯克還厲害的科技創業者,但是他們誰能拿到研究火箭發射的資格呢?
不要罵資本,畢竟國家資本也是資本,是不是?也不要罵資本家,資本家給社會帶來就業,為國家創造稅收,為人民增加收入,何罪之有?固然有用工過度、內卷嚴重等失誤之處,但那些都可以被糾正,而一旦沒了這些資本家,最終受傷的只能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包括那些高喊著讓各種資本家滾蛋的小將、老將們。
他們詛咒國內的資本家,驅趕外國的投資企業,認為這些人是造成自己不幸生活和貧窮日子的禍根,外有美帝,內有資本,所以他活得水深火熱。
疫情之後全球經濟都受影響,目前有的國家和地區已經呈現復甦和上揚勢頭,而我國的很多企業,尤其是民企,當家人卻颳起了「退休風」,令人擔憂。
隨著馬老師的隱退,中國的大佬們掀起了隱退潮:今天看到劉強東去美國,明天看到丁磊辭去什麼職務,後天黃錚退休,大後天張一鳴清空微博……這些企業家,其實都很年輕,都正在能闖能幹的時候,他們的經驗和精力,加上國際互聯網技術革新的浪潮,假以時日,能給國家和社會帶來更多的益處。
有人說即使他們不退休,也不可能變成馬斯克,也不會有多少革命性的創新,這話我承認,但這顯然不能怪這些企業家,我國曆來是模仿大國,原創之弱,在於我們基礎研發欠下的功課太多了,馬雲、馬化騰這一代企業家,也許仍然不能為我們的科技原創做出多大貢獻,但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確實還是取得了一些成績的,也實實在在為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實惠和便利,中國的科技創新,不只是需要馬雲、馬化騰們的努力,更需要從體制內到體制外,所有科學界的共同參與,而民營企業的優勢,就是可以自己掏腰包,一邊發展經濟,一邊投入科研資金,如果民企不掙錢,它就得餓死,不會有任何人給它補貼,更談不上投入研發資金,所以民企在研發投入和市場發展之間天然的比國企更有危機感,也更善於從市場的角度來考慮技術的發展和轉化,畢竟沒有市場的技術,是不可能得到持續發展的。
我們退一萬步想,就算這些民企搞科研沒什麼結果,但是只要它能存續,那它就必須盈利,只要它能盈利,也就說明了它一方面在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它還在為國家創造稅收。
穩就業就是穩民心,穩就業就是穩社會,只有民心穩定、社會穩定,我們才有精力發展經濟,只有經濟上去了,你我的生活質量才能上去。
過去的很長時間裡,有些媒體過份妖魔化民企了,也傷了一些民營企業家的心,讓他們萌生退意或者乾脆直接退休了,這是很大的損失:民營企業家的攤子,不是什麼人都能接的,尤其是從循規蹈矩的地方出來的人,他能把這個攤子維持好,就算不易,指望曾經按部就班的人能像馬雲這樣天馬行空地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不太現實。
看起來把馬雲搞下去是極端民粹的勝利,但實際上蒙受損失的是國家,更有無數個要把「資本家」掛在燈桿上的可憐人:他們不知道一個互聯網大廠能提供多少就業崗位,能促進軟體業催生多少人才,就像某些「礙國者」不知道富士康、三星等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多少就業崗位,以及為我們帶活了多少上下游的產業鏈,那裡面,也許就有這些人的就業機會。
民企的環境如此,那外商投資企業呢?
去年我說富士康為國內帶來約100萬個就業崗位,貢獻了稅收和GDP增量,有人留言罵我說明明是中國廉價的勞動力養肥了這些資本,捧紅了蘋果手機,他們應該滾蛋,沒有了這些吸血鬼,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如今,他們正在陸續滾蛋,不知道那些罵我的人是否收入增加了,日子好過了?
一面是印度的班加羅爾正緊鑼密鼓打算接手國內富士康的產能,一面是我國的礙國賊們大力排斥諸如富士康這樣的企業,另一面,又是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很多上班多年的人已經失業,而這裡面,就有大批痛罵外資、痛罵資本家的人。
前年我寫過一篇《996是你我的福報》,被罵成十惡不赦的魔鬼,上個月有個當年曾經罵我的人找我借錢,今天我想問問那些當年罵我的人:你們還有班可上嗎?
如今眼看著外資在忙不迭地「夾著尾巴逃跑了」:三星、蘋果、三菱、SK海力士等,正逐漸退出中國市場,將生產基地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而正是諸如以上這樣的外企,為我國提供的就業、繳納的稅收,帶動的上下游產業鏈,是相當可觀的,其中為我國創造的外匯收入能佔到約1/3,而且,這些企業能給工人提供的薪資待遇,遠高於國內企業,即使是遣散員工,哪個不是都是N+1起步,包括有N+3、N+4甚至N+5,再看看國內某些企業,比如最近很火的那個企業,開除員工不僅沒有賠償,甚至都不提前通知,而開除原因更是荒唐,竟然是因為工程師不肯忽悠用戶換光貓……所以,那些說外資是吸血鬼的人,我很想知道他們是不是吃屎長大的?不然智商怎麼能如此臭不可聞?
2021年的時候有1700億外資進入中國,而到今年6月,已經撤走1600億,我國出現了自從1998年以來首次的外資投資為負值的情況。
你以為外資滾蛋,以為資本家離場,你就買得起自己想要的東西了?你真以為你的智商跟得上你喜歡的商品的價格嗎?你的智商只能感動那些鐮刀手,說錯了,不是感動,是讓他們開心——這傻逼畜牲真好騙。
這幾天坦某克賣到70萬的新聞刷了屏,其實不只是汽車,看看如今你身邊當年想買但是沒有捨得買的那些商品,在如今外資逃離,資本家隱退的大好形勢下,你買得起了嗎?價格降低了嗎?
如今一台中端偏低的國產新能源,輕鬆突破十萬,而手機等消費電子和食物、衣服這些東西,是不是比以前更便宜了呢?還有,諸如汽油、話費等基礎消費,是不是隨著外資的撤離而大幅度降低了呢?
寫到這裡特別想重複一句話:提高認知是改善命運的最佳利器之一。
2024即將到來,很希望看到營商環境得到改觀,也希望政府邀請的那些已經搬走的外資能再搬回來。
改開創造了今日中國的繁華,正說明了開放才是繁榮之路,願:小民幸福之後有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