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收官戰,山東「三核」衝刺畫出不同賽道

2023年11月15日18:54:06 財經 1786

記者 蔡宇丹

離2023年收官不到60天,城市排位賽的競跑中,山東「三核」的衝刺動作各不相同。誰又是年終衝刺的擔當?

1. 山東需要強省會,濟南「項目建設年」加速跑

年終收官戰,一批重大項目集中籤約開工成為各地常見一幕,再次見證一句老話,驅動經濟運行的關鍵,在於抓項目。

11月1日,山東召開全省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及建設推進情況工作會議。省委書記、省長聯袂出席,謀劃部署2024年重點項目。

山東省委書記在會上對如何進行重大項目謀劃儲備進行了闡述,點出五類重點項目,第一類就是聚焦落實國家戰略謀劃重大項目,其次是防災減災、產業優化升級、強化基礎設施支撐、改善民生福祉等四類項目。

四季度,中央財政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羅國三表示,經初步篩選符合條件的項目有7000多個,國債資金需求超過1萬億元;同時,各地方還正在按照國債投向領域,抓緊再儲備一批項目並加快推進前期工作。

大白話就是,中央出錢,地方要抓緊謀劃項目把錢花出去。

11月3日,山東舉行重點裝備製造業項目推進會,高端裝備製造業再一次按下加速鍵。

高端裝備製造業是山東11條標誌性產業鏈中突出的重點,此次集中籤約開工投產活動涉及14個項目,分布在濟南、青島煙台濰坊濟寧5市,涵蓋新能源汽車工程機械等五大產業鏈,固定資產總投資約515億元,預計達產後新增年收入1176億元。

11月7日,山東又召開全省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會,推進會現場設在濟南機場,視頻連線了濟鄭高鐵、青島港董家口港區港、濟寧龍拱港、濟南大北環黃河大橋等重點項目施工現場。

前三季度,山東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6.1%,佔全部投資23.3%,增幅高於全國19.9個百分點,也高於廣東的6%、江蘇的3%、浙江的6.8%。

根據山東省對外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在山東的基礎設施投資大盤里,交通、水利、能源三個大項分別完成投資2555億元、570億元和881億元。

這些錢流向哪裡?

全省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會把會議現場放到濟南機場,釋放出強烈信號。

2023年1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對濟南和青島都明確了「2025年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進位爭先」的要求。

區域競爭新態勢下,必須要有一個能打能扛,能獨當一面的強省會和強龍頭。

在中國經濟前20強城市中晉位,是一項挑戰巨大的任務。三季報山東傳出一系列好消息,濟南連超泉州南通,青島與寧波差距縮小,煙台增量領跑准萬億城市梯隊。

基礎設施投資再次顯現了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是山東民航史上規模和投入最大的機場建設項目,總投資近700億元,濟南機場二期建成後將輻射周邊10多個城市、7000萬人口,對於濟南城市能級的提升作用巨大。

公開報道顯示,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最初估算總投資約400億元,立項後規劃增加到500.84億元,由於高鐵、地鐵等配套設施大幅增加,最終總投資增加到700億元。

2023年是濟南「項目建設年」。據濟南日報報道,濟南市最初謀划了1301個重大項目,經調整增加到2206個,總投資由2.4萬億元上調至近3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由近3000億元調整至3200多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佔比由年初21.29%上升為43.11%。

前三季度,濟南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4.4%,拉動全市投資增長11.8%。

濟南日報稱,「正是這些項目投入支撐濟南經濟運行一直『好於全國、好於全省』」。

為守住強省會陣地,年終抓投資抓大項目的激戰戰場就是進博會。

進博會期間,濟南起步區赴上海招商,舉行了光儲產業政企懇談會。2023年三季度,濟南起步區GDP增速達到35.2%,位列濟南各區縣第一,起步區進入加快成形起勢的關鍵階段。

濟南市市長於海田也沒有閑著,上海走訪了上海電氣、商湯科技、恆瑞醫藥等,與上海電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促進恆瑞醫藥加碼投資濟南。

2.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激變

經濟大環境變化下,城市格局加速洗牌。從2022年和2023年三季度數據看,濟南所在的經濟總量1.1萬億-1.2萬億區間的城市,城市排位賽異常激烈。

今年上半年,合肥GDP超濟南,到第三季度濟南又反超合肥,濟南、佛山、合肥三城中,GDP相差僅52億元,增速分別為6.2%、4.9%、6.1%。這種咬合狀態意味著三城市衝刺四季度必須「分秒必爭」。

同去年城市競速「優等生」西安一樣,汽車製造業成為推動濟南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前三季度,濟南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12.9%,位列山東第一。2023年1-7月,濟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2萬輛,中國重汽濟南卡車前三季度重卡出口量漲幅超7成。在這兩大增長驅動下,前三季度,濟南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大漲115.9%,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6.7個百分點。

按照原規劃,比亞迪濟南基地整車年產量在30萬輛。今年7月,比亞迪又在濟南起步區拿地2343.4畝,加之在高新區布局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比亞迪在濟南拿地總計超7000畝。

同比亞迪深度綁定的合肥也在發力,去年投產的比亞迪合肥工廠目前年產能15萬輛。在安徽省2023年重點項目清單(第一批)名單中,合肥比亞迪汽車零部件(二期)項目、(三期)項目在列。

數據顯示,今年1-8月,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44萬輛,同比增長3.8倍,預計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77萬輛,汽車產業集群營收突破3000億元。

與此同時,大眾集團也在加碼合肥。今年5月傳出消息,大眾集團計劃投資231億人民幣在合肥建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其中投入10億歐元在合肥建立電動車開發、創新和採購中心,建成後將成為大眾汽車在中國最大科創和創新中心,也是除德國外最大研發中心,計劃將於2024年一季度投入運營。

這也意味著,作為城市競速的關鍵棋子,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正在激變。不管是濟南還是合肥,當下,拿到入場券的城市如何對供應鏈進行整合,提升本土配套率,培育本土汽車零部件產業聚集度,將會是下一場要打的硬仗。

3.青島:衝刺城市更新,全國叫響青島打法

衝刺四季度,青島的關鍵戰場是「城市更新」。

10月27日,青島市對城市更新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2023年,青島市計劃建設城市更新各類項目1342個,截至目前,開工建設項目1284個、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428個項目已竣工。

如何謀劃項目,青島在城市更新上下了一盤大棋。

11月1日,山東省委書記在全省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及建設推進情況工作會上點出的五類重點項目,就包含改善民生、帶動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的城市更新項目。

青島官方媒體公開報道顯示,今年青島新增499億元政府專項債,其中408億債券資金投向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

年終收官戰,山東「三核」衝刺畫出不同賽道 - 天天要聞

2023年,青島棚改計劃開工量是2022年的近6倍,青島市爭取棚改補助資金0.7億元、棚改配套基礎設施中央預算內投資0.73億元,發行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106億元。

今年9月,青島入選全國46個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城市,成為山東唯一試點城市。低效用地再開發與青島全力推進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相契合,不光是民心工程,更為了謀發展。成為試點城市,意味著可以通過國家給予的政策空間進一步創新突破。

城中村和舊工業區的改造是今年青島低效用地再開發的重點。通過對低效片區(園區)的土地征遷、配套建設和產業落地,濰柴重工、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一大批項目在青島落地開工。截至今年10月底,青島低效片區(園區)開發累計在建項目371個,完成投資額約1200億元。

既帶來土地增值,又改善民生,刺激樓市,引來新興產業,今年9月,自然資源部召開的全國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工作會議上,「青島經驗」引發關注。

當前經濟大環境下,敏銳捕捉國家政策中釋放的信號,用政策支點撬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槓桿,在「城市更新」這個賽道上,青島啟動了新的增長飛輪。

4.煙台:殺手鐧就是工業

年終「收官戰」,一大看點就是萬億之城後備軍如何「撞線」

一邊兌現獎勵,一邊召開動員大會,這是煙台衝刺的姿態。

上個月,在煙台市召開的決戰決勝四季度動員暨倍增企業獎勵兌現大會上,煙台市為倍增計劃中獲獎的62家企業兌現了「真金白銀」,同時提出「要奮戰六十天,以最大合力奪取決戰之勝」,力爭年內九大產業產值超過9000億元。

一個非省會城市衝擊萬億GDP,殺手鐧是什麼?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煙台市市長鄭德雁在接受採訪時說,製造業是煙台實現GDP過萬億的主引擎。

和衝擊萬億之城的常州一樣,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是煙台的賽點之一。

11月3日,山東重工與比亞迪合資在煙台建設濰柴新能源動力產業園開工。這個產業園區所在地煙台福山區,未來幾年將打造成為中國新能源商用車電池、電機、電控、電驅動總成的研發製造高地。

在這個佔地1700畝、總投資560億元的項目中,濰柴與比亞迪戰略合作建設動力電池研發製造基地,另外濰柴還將建設新能源汽車其他核心部件製造基地。

這個項目對於煙台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價值不言而喻。

公開信息顯示,這個項目一期達產後將新增收入400億元,三期達產後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而煙台汽車產業產值目前也才破千億。濰柴和比亞迪合資電池工廠的戶煙台,將進一步完善煙台在「大三電」的布局,塑強動力電池關鍵一環。

一個地區主導產業越具規模效應,就越具備成本、技術、研發優勢,本地配套和供應鏈就十分活躍,產業集群才具有更廣的輻射範圍。

目前,煙台汽車零部件企業400多家,15個產品全國市場佔有率第一。據煙台日報報道,在煙台生產一輛整車的配套成本比其他地方低2個百分點以上,通過煙台港運輸可進一步減少成本。

年終收官戰,山東「三核」衝刺畫出不同賽道 - 天天要聞

圖為大批出口商品車集結山東港口煙台港準備通過汽車滾裝船發運。煙台港是中國沿海第三大商品車外貿出口港,年商品車運量超40萬輛。圖/

不光濰柴和比亞迪加碼煙台,通用汽車也在加碼煙台。

在煙台黃渤海新區,投資700億的上汽通用東嶽奧特能超級工廠的車間主鋼結構及地面基礎施工目前已完成。

今年7月,上汽通用繼上海、武漢之後,在煙台投資700億打造全國第三座奧特能超級工廠,計劃2025年投產,這座超級工廠將使上汽通用東嶽基地邁入國內最先進的新能源生產基地行列。

年終收官戰,山東「三核」衝刺畫出不同賽道 - 天天要聞

通用東嶽汽車車身車間高密度機器人焊接。 資料片

在接受的採訪時,鄭德雁說,煙台要深化與上汽通用合作,使煙台生產基地邁向百萬整車生產基地。

一個百萬整車生產基地對於提升地方經濟能級的價值肉眼可見。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車產量101.55萬輛,進階2022新能源汽車第一城,當年西安GDP增速達4.4%,在萬億城市俱樂部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長沙。

但煙台不光是在汽車產業上蓄力。

今年5月,在深圳舉辦煙台—大灣區產業協同發展交流會上,煙台市長鄭德雁表示,煙台綠色石化產業產值今年將突破2000億元。

核能海上風電、海上光伏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領域大項目在煙台密集落地,為這座工業城市蓄積了強勁發展動能。作為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煙台正在成為山東最為依賴的新能源基地。

在央企爭奪戰中斬獲國家電投核能總部的煙台,也拿到一系列核電大項目。今年8月在煙台舉行的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國電投核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放說,國家電投僅在膠東地區就計劃投資3000億元,目前投資額已達1000億元。

2022年,煙台市工業增加值3481.35億元,佔GDP比重36.58%,保持全省第一的經濟增速和增量;今年前三季度,煙台市GDP達到7260.1億元,6.7%的增速位列全省第三,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1.6%,分別高於全國、全省7.6個和4.5個百分點。

站在萬億之城門檻上,煙台最新目標是力爭用5年時間,全市工業產值翻一番,再造一個煙台工業體量。

複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下,煙台前進的大方向明確,那就是,不管如何抓大項目和大抓項目,「工業立市」是煙台保持韌性和穩健增長的前提和根本。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布,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路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路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著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路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沖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著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