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曉琰
「中美兩國人民都是偉大的人民,人民友好既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更為兩國關係發展提供重要基礎。」為增進中美青年互相了解,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全國青聯邀請美國席勒協會青年代表團訪華。
9月21日,代表團一行14人走進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與多位來自中方高校、智庫及媒體的專家就「一帶一路」、「全球南方」、青年責任等熱點話題進行了交流。

9月21日,美國席勒協會青年代表團到訪人大重陽。
「美國與中國太需要這樣交流了。」人大重陽執行院長王文在題為《中美應該重新認識彼此》的歡迎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美關係正在經受50年來最大的衝擊。兩國都有一些人認為,中美未來可能會發生戰爭。這是非常可怕的想法,更是不應該有的幻想。我們千萬不要讓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出現在中美關係之中。」
他強調,「我們兩個國家應該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拆除誤解。從這個角度看,今天各位美國朋友來到中國,在後疫情時代具有重要意義。」
美國席勒協會會長兼董事會主席梅甘•多布羅特對此作出積極回應。她引用德國著名數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茨的名言類比當下的中美關係:「我認為,今天人類文化的瑰寶都集中在大陸的兩端,歐洲和中國。中國的存在讓東方熠熠生輝,而歐洲則裝點了西方。也許註定這樣安排,是為了讓最有修養但最遙遠的人民伸出雙臂擁抱彼此,在他們中間的那些人也會逐漸過上更好的生活。」
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周戎在回答有關中美關係的問題時表示,儘管中美關係出現摩擦,但只有少數人認為中美之間存在重大或無法解決的衝突,世界上許多年輕人對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間未來的關係仍保持樂觀。為了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中美關係需要改善,雙方的相互依存與合作對世界極為重要。
他表示,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美國人民在過去給予中國的幫助。美國為中國的現代化作出的積極貢獻也沒人能夠否認。為了世界的未來,中國和美國有充分理由進行深度合作,增進中美之間的友誼。
在互動交流環節,席勒協會的青年代表們也暢所欲言,積極提問。多布羅特表示,今天的世界正處在重要的十字路口。一個方向通往經濟崩潰和戰爭,以及潛在的核毀滅;另一個方向通往新的公正的國際體系,以及合作、消除貧困和人類的全面發展。
米歇爾·富克斯討論了實現和平的預期。她提到,在她大學時代,她在華盛頓與113人一起遊行示威,反對越南戰爭。但10年後,資本成為主導,包括和平在內的一切都變得不那麼重要。
基南·西斯爾思韋特提到了中國幫助伊朗和沙特恢復外交關係的事件。他提問,中國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美國能在其中學到什麼。
亞洲影響力創新資本創始人、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劉揚聲對此回應道,發展中國家想要消除貧困,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就必須擁有穩定與和平的外部環境。中國之所以能幫助兩國實現復交,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殖民過任何人,也從來沒有把宗教作為一種殖民手段。
席勒協會1984年成立於德國,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的政治和經濟智庫,以18 世紀德國偉大詩人和劇作家弗里德里希·席勒的名字命名,創始人為知名美國學者林登·拉魯什的遺孀黑爾佳·拉魯什。協會成立近四十年來,一直致力於以完全主權民族國家相互尊重和發展為基礎的新範式取代世界地緣政治秩序的鬥爭,對於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該協會響應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