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告別「張勇時代」,如何迎戰京東拼多多?

2023年09月11日22:56:04 財經 1843

阿里告別「張勇時代」,如何迎戰京東拼多多? - 天天要聞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阿里巴巴成立24周年紀念日之際,迎來了新的董事長、CEO。

9月10日晚,據媒體報道,阿里巴巴集團新任董事會主席蔡崇信發布全員信宣布,已在當日按計劃完成集團管理職務交接,已接任集團董事會主席職務,而吳泳銘出任集團CEO。

全員信信息還顯示,張勇逍遙子)一併辭去了阿里雲董事長與CEO職務,阿里雲董事長與CEO即日起將由集團CEO吳泳銘兼任。阿里巴巴集團將投資10億美金支持張勇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並授予張勇阿里史上第一個「功勛阿里人」榮譽稱號。

伴隨著管理層交接棒,阿里自3月份宣布「1+6+N」組織變革開啟,也正給公司帶來全新的變化。業內分析認為,這輪組織變更後阿里內部打破大鍋飯,逐漸形成一個「市場經濟」模式。這種情況下,兩位創業老將蔡崇信和吳泳銘,將主導公司下一階段的走向。

而就在阿里推動「24年來最重要變革」之際,其兩大競爭對手京東拼多多也沒閑著。據《晚點 LatePost》報道,今年6月底的一天,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召集了數千名員工,分享了自己總結的京東20條增長經驗,核心是回歸產品、服務和價格。

強調增長的還有拼多多。該公司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速高達66.3%。此外,吃透低價紅利的拼多多,又將這一策略複製到國外,其海外項目Temu的增長也持續為外界關注。

阿里也選擇將高性價作為發力方向。今年6月下旬,據媒體報道,馬雲為淘天集團指出了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未來,三家電商巨頭價格戰或愈發激烈。

阿里變革告別「大鍋飯」

本次阿里高層人事變動,在今年6月20日張勇已通過內部信的方式作了預告。當時張勇稱,自2023年9月10日起,他將不再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而專心全職做好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張勇自2007年加入阿里集團以來,先後擔任淘寶首席財務官、天貓總裁和集團首席運營官。阿里的一些重大發展節點背後,如創立雙十一購物節、帶領集團的無線化轉型、全球化布局等事件中都有張勇的身影。

親臨業務前線的經驗加上輝煌的成績,讓CFO出身的張勇成為阿里為數不多的多元化管理人才。於是從2015年5月開始,張勇便出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並在4年後退休的創始人馬雲手中接過董事局主席一職。

這期間,張勇主導下的阿里進行了組織結構升級,形成著名的「大中台,小前台」的組織機制,讓一線業務更靈動;並提出「新零售」戰略,包括促成盒馬鮮生的落地,投資高鑫零售,併購銀泰商業等。

一些分析指出,張勇時代的阿里巴巴,雖然規模快速膨脹,業務的多元和複雜性也在增加,但不再是鮮有競爭對手,而是強敵環伺,核心業務遭蠶食。

體現在財報上,阿里中國零售電商收入在2021年四季度首次下滑。同時阿里的「吸金」能力大不如從前,其2023財年凈利潤不足2021財年的一半。

伴隨中台效率降低、各業務增長放緩,2020年前後,張勇開始嘗試打造敏捷組織。他打薄中台,推動多元化治理,在自己和事業群總裁之間新設「分管大總裁」,壓縮分管責任人對自己的彙報關係數量。

但是,隨著外部競爭環境的變化,僅僅在公司治理方式上的變革還不夠,阿里需要向越來越龐大臃腫的業務動刀。

根據公司3月28日公布的方案,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將設立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將由各自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阿里巴巴集團則將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

這次「1+6+N」的變革,被阿里認為是基於此前一系列探索基礎上更徹底的變革,也是一次生產關係的深刻變革。

顯然,阿里各業務要從以前的一個高度統一的經濟體、「大鍋飯」中,轉向開始獨立地面對市場進行競爭。一位阿里業務組織負責人此前曾對藍鯨財經表示,「原來是太過講究合作與站位,反而在面對外部競爭者時失去了狼性。」

蔡崇信在最新的內部信中稱,在逍遙子(張勇)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整個變革在各業務持續發展的同時穩步推進,到目前為止這一次變革已經基本成型,初見成效。

在業內看來,主導了阿里多次變革的張勇,更擅長內部資源配置;有著豐富全球化經驗的蔡崇信,則擅長在阿里外部配置資源。

如今由蔡崇信接過一號位的權杖,預示著阿里今後的加碼方向:那就是推動旗下業務組織分別上市,去協調資源讓業務組織擁有更好的市場競爭力。

不過,要徹底重塑競爭力,阿里還需在戰略戰術層面同步進行調整。今年6月下旬,據媒體報道,馬云為淘天集團指出了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劉強東強調低價戰略

2023年上半年,電商巨頭們一個鮮明的動作便是,重回低價競爭,淘寶天貓、京東更是直接加入「百億補貼」混戰。

巨頭博弈的背後,電商紅利見頂,流量趨於分散、碎片化。伴隨著抖音等強勁對手的加入,傳統電商平台被捲入進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中。

北京商報在文章中引用數據稱,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呈現逐年放緩的跡象,從2018年的23.9%下降至2022年的4%。

好在上半年大環境持續回暖。據商務部消息,2023年上半年,我國網路零售市場規模總體呈穩步增長態勢。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7.16萬億元,同比增長13.1%。

但主流電商平台之一的京東,表現卻不及大盤,上半年零售業務同比增速僅在1.43%,收入為4656.38億元,其中「日用百貨商品」營收更是同比減少8.64%至1602.89億元,成為影響京東零售業績的主要品類。

存量競爭時代,京東丟失的蛋糕,必然被友商所蠶食。因此,劉強東持續強調低價戰略,希望京東重拾價格優勢,從而贏回消費者。《晚點 LatePost》上述報道指出,6月底的培訓中,劉強東要求在京東用戶心智的品類上要「堅決干架!」

同時,為了兼顧商品低價和平台利潤,京東通過大量引入第三方商家,並讓這些商家充分競價。

例如京東啟動的「春曉計劃」,能在成本、流量、效率、物流、金融等多方面給予中小商家支持。在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京東CFO單甦提到,京東的第三方商家業務收入增速達到了雙位數。

除了重新舉起「低價」旗幟,京東還在8月23日宣布將低價戰火燒向運費,下調自營商品的包郵門檻至59元,京東核心用戶PLUS會員可享受全年無限包郵。

但京東並不想簡單粗暴地打燒錢補貼戰。在劉強東看來,一切低價都是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結果。京東每便宜一分錢,都是從更高的商品周轉率、更合理的訂單送達流程規劃中得來的。

這條路能不能走通,京東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檢驗。而在組織方面,京東自去年四季度開始,就逐步精簡層級、淘汰低效部門。人事上,今年5月份京東集團迎來史上首位女CEO許冉;6月底,京東老兵閆小兵也回歸京東,並成為新成立的創新零售事業部負責人。

根據晚點的報道,劉強東提到,要用組織、人才、文化驅動增長,要打造團結一致、能打硬仗的團隊。

拼多多繼續吃低價紅利

雷達財經注意到,聚焦低價是近幾年頭部電商平台的一個顯著戰略調整。這一切,離不開低價開路的拼多多這條「鯰魚」,而其至今仍在坐享紅利。

8月29日晚間,拼多多公布的二季度業績顯示,其營收達522.8億元,同比增長66.3%,環比上一季度凈增146億元,增速環比上月的58%同樣有所增加;調整後凈利潤152.7億元,同比增長42%。

表面上,拼多多未受到競爭對手低價策略的影響,但仔細梳理髮現,高速增長的代價是繼續大筆投入。

由於第二季度有重要的618年中大促,拼多多百億補貼連續投入150億消費券,對數碼家電等重點領域進行補貼。

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百億補貼」頻道用戶數和品牌數增長明顯。過去在拼多多消費額不足500元的群體,今年上半年消費額上漲了近2倍。

反映到費用層面,拼多多第一季度銷售和營銷支出為162.6億元,繼續同比增長了45%;第二季度銷售和營銷費用為175.4億元,同比增長54.7%,導致總運營費用達到208億元,同比增長41%。

兩位數的營銷增速背後,拼多多依然通過補貼來維持自身的低價優勢。眼下隨著友商加入進來,拼多多更沒有放棄補貼用戶的理由。但拼多多需要考慮的是,假如失去了百億補貼這把「殺手鐧」,該如何保住業務基本盤。

值得關注的是,退休兩年之久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但在近期,有人在新加坡偶遇穿格子襯衫的黃崢。

與此同時,另有消息顯示拼多多的海外跨境電商項目Temu於8月底正式上線智利菲律賓站,其中菲律賓是其東南亞地區首站。

Temu是投資者尤為關注的項目,被認為是拼多多要進一步打開低價天花板的嘗試。但無論是財報還是業績電話會上,拼多多及管理層都對Temu的發展情況三緘其口。

一季度財報後的電話會上,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表示Temu業務還處在起步階段,與整體規模相比,Temu的營收佔比也相對較小,相信業務帶來的正向財務回報也會逐漸顯現。

然而,Temu帶來的成本支出是實實在在的。第二季度,拼多多銷售成本為189億元,同比提升高達137.3%,主要原因就是對Temu、多多買菜兩項未盈利業務的投資。

一些投資者擔心,儘管Temu可能存在新的想像空間,但其擴張也會進一步拖累拼多多的利潤率。從國內卷到國外,拼多多在多個市場上還能否應付自如。

後張勇時代,阿里除了低價武器,還將拋出哪些舉措迎戰京東和拼多多,雷達財經將繼續關注。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高測股份擬1億元「債轉股」增資潤陽股份 標的公司對賭「五年內」上市能否成行? - 天天要聞

高測股份擬1億元「債轉股」增資潤陽股份 標的公司對賭「五年內」上市能否成行?

《科創板日報》5月15日訊(記者 吳旭光)5月14日晚間,高測股份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青島高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高測智能」)以1億元債權向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陽股份」、「目標公司」)增資。增資完成後,高測智能將持有潤陽股份562.5萬股,占轉股後總股本的1.0817%,實現了由債權方向...
A股收復3400點,誰在助推? - 天天要聞

A股收復3400點,誰在助推?

機構認為,中美關稅大幅降低有望助力A股市場重拾上升趨勢文|《財經》記者 張欣培編輯|楊秀紅5月14日,A股延續此前的上漲趨勢,午後在金融股帶動下,站上3400點。當日,上證指數突破3400點整數關口。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86%,報收3
小包裹關稅從120%降至54%,SHEIN和Temu還是很難 - 天天要聞

小包裹關稅從120%降至54%,SHEIN和Temu還是很難

關稅政策一波三折後,來自中國的800美元以下的小額包裹依然要被徵收54%的關稅,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和賣家們都在積極開闢新市場文|《財經》研究員 黃思韻編輯|劉以秦當地時間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後的晚上,美國白宮發表公告稱,
有機構稱鴻蒙人才缺口已達百萬級! - 天天要聞

有機構稱鴻蒙人才缺口已達百萬級!

隨著鴻蒙生態的不斷發展,應用範圍的逐步擴大,鴻蒙生態對專業鴻蒙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並面臨巨大人才缺口。5月15日,智聯招聘最新發聲,InfoQ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開發者畫像洞察研究報告2024》顯示,當前國內鴻蒙生態存在百萬級的人才缺口,潛在新就業崗位超過300萬個。從地域看,鴻蒙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
A股這一板塊,突然大漲超5%!個股掀漲停潮! - 天天要聞

A股這一板塊,突然大漲超5%!個股掀漲停潮!

今日,A股整體低開低走,上證指數失守3400點,科創50則險守1000點大關,滬深300也下試3900點支撐。近4000隻個股下跌,成交萎縮至1.19萬億元。盤面上,日用化工、醫療美容、農林牧漁、煤炭等板塊漲幅居前,雲服務、智譜AI、地面兵裝、銅纜高速連接等跌幅居前。Wind實時監測數據顯示,醫藥生物獲得逾24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美...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遼工公司:以觀念革新賦能發展新突破 - 天天要聞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遼工公司:以觀念革新賦能發展新突破

5月13日,中國石油遼河油田遼河工程技術分公司優質高效完井近7000口,比去年同期增加16.41%。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得益於該公司高質量開展「轉觀念、勇創新、強管理、創一流」主題教育,以觀念變革激活發展新動能,為油田公司穩產上產提供硬支撐
被曝多地工廠停產!員工被迫停工,娃哈哈動蕩升級,官方回應 - 天天要聞

被曝多地工廠停產!員工被迫停工,娃哈哈動蕩升級,官方回應

前言相信娃哈哈這個品牌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可這個陪伴著我們一起長大的品牌,最近卻遇到了很多危機。近日娃哈哈陝西公司多位一線職工聯合反映,她們所在的乳製品車間於今年2月16日停產,這導致了車間50餘名一線員工被迫停工,並且他們的收入大幅縮減。
*ST龍宇退市前夕生變,多名股東提請罷免實控人 - 天天要聞

*ST龍宇退市前夕生變,多名股東提請罷免實控人

記者 | 沈溦幾乎鎖定退市的*ST龍宇(603003.SH)或將因為大股東面對困境的「失信」行為上演奪權風波。由於關聯方超過9億元佔用資金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償還,*ST龍宇連續兩年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4月29日,公司發布公告收到終止上市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公司股票已經觸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