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餘名上市公司老闆叫停近40億減持計劃!

2023年08月29日21:56:04 財經 1939

減持新規「四件套」威力四射。

8月28日晚間以來,劍橋科技(603083.SH)、大智慧(601519.SH)、匯嘉時代(603101.SH)、引力傳媒(603598.SH)等18家上市公司相繼宣布:應最新監管要求,股東提前終止減持計劃。按照公告日收盤價計算,這18家公司終止的減持金額約36億元。

同時,道明光學(002632.SZ)、昌紅科技(300151.SZ)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自願承諾未來6個月~36個月內不減持,給投資者吃下定心丸。

截至記者發稿,宣布終止減持計劃的公司數量已經超過20家,且在持續增加。

逾20家公司宣布終止減持

按照規定,對於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證監會要求,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記者統計數據顯示,8月28日晚間宣布終止減持的18家上市公司,其控股股東、實控人原計劃減持金額累計達約36億元。其中,有1家破凈、7家股價破發(前復權)、有9家過去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分紅指標仍是達標的條件。其中,大智慧2012年至今從未進行現金分紅,其實控人原計劃的減持金額超過10億元。

20餘名上市公司老闆叫停近40億減持計劃! - 天天要聞

29日收盤後,康希諾(688185.SH)、賽諾醫療(688108.SH)和百奧泰(688177.SH)相繼公告了股東終止減持計劃公告。

其中,康希諾的實控人、控股股東朱濤的一致行動人暨員工持股平台原計劃減持491萬股,擬套現3.61億元。8月14日,康希諾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當天,公司便拋出了減持預案,目前公司股價大幅破發64%,減持計劃告吹。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目前已發布的終止減持公告中,有的控股股東計劃「清倉式減持」,也有的控股股東原計劃用減持金額償還給投資者的賠償款。

根據公告,大智慧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長虹原計劃在今年3月16日至2023年9月15日期間,減持公司總股本6%。截至6月16日,張長虹累計減持了2034萬股,套現1.79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張長虹減持所得款項是用於向公司支付賠償款及案件受理費。此前,大智慧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中,張長虹本人全額支付和解金額,達3.35億元。大智慧並未在終止減持公告中明確,張長虹將如何繼續籌集剩餘需要支付的和解金額。

乾景園林(603778.SH)、鐵流股份(603296.SH)、劍橋科技、中曼石油(603619.SH)等公司控股股東的擬套現金額超過1億元。乾景園林是受新規限制的典型公司,其登陸A股8年以來累計分紅僅3628萬元、近3年零分紅,觸發減持新規的多項條件。公司控股股東回全福計劃今年6月30日至2024年1月17日合計減持不超過1777.06萬股,佔總股本比重2.76%,按公告日收盤價計算,減持金額1億元。

鐵流股份的股價破發,觸發減持新規,公司實控人之一張婷原計劃今年內「清倉式減持」,截至公告日,張婷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了459萬股,套現總金額3970.35萬元。

金能科技(603113.SH)控股股東秦慶平、王詠梅夫婦及其一致行動人秦璐原計劃減持2822.85萬股,擬套現金額約2.3億元。因公司股價破發,這筆減持計劃現已終止。

今年的光模塊5倍大牛股劍橋科技,因過去三年沒有現金分紅,觸發減持新規。公司28日晚公告稱,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提前終止減持計劃。公司控股股東Cambridge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下稱「CIG 開曼」)原計劃減持不超過總股本1%;實控人一致行動人上海康令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康令科技」)擬減持257.01萬股,合計擬套現金額約2.4億元。截至8月16日,CIG 開曼、康令科技分別已經減持了46.55萬股、45.89萬股。

近10位老闆自願承諾不減持股份

大股東對企業的影響較大,對企業的經營應當負有一定責任,而不能純粹將企業視作斂財工具,大股東的減持會影響其他小股民的選擇,從而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第一財經8月28日刊發的《A股近一半公司受限「減持四件套」,現金分紅條件成最大攔路虎》指出,約2500家上市公司受減持新規影響,佔總數比重近50%。尤其是新規則的現金分紅要求,賺不到錢的老闆和不願意分享經營成果的老闆都無法減持。

過往來看,在控股股東、實控人宣布減持後,或實際減持期間,上市公司股價往往承壓不小。

目前來看,上市公司老闆宣布終止減持對次日公司股價波動影響不大。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收盤,18家公司中僅中曼石油1家股價下跌,微跌0.25%,其餘17家股價均收紅,鐵流股份和東睦股份分別收漲8.9%、6.04%。

減持新規下,有投資者擔心當前滿足減持條件的控股股東、實控人可能會急於拋售股票套現。或是為了穩定投資者信心,28日晚間以來,多位上市公司實控人宣布自願承諾不減持公司股份。

電連技術(300679.SZ)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存在證監會要求的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的情形,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公司價值的認可,實控人、控股股東人陳育宣、林德英自承諾函簽署之日起18個月內不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道明光學(002632.SZ)控股股東道明投資及實際控制人胡智彪、胡智雄共同承諾自2023年8月28日起未來6個月內不以任何形式減持本人持有的公司股票。

星雲股份(300648.SZ)、昌紅科技、龍蟠科技(600732.SH)、值得買(300785.SZ)、清水源(300437.SZ)、芒果超媒(300413.SZ)、翔豐華(300890.SZ)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也自願承諾一定期限內不減持股票。

(實習生李遜對本文亦有貢獻)

值班編輯:格蕾絲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身價超450億元!西北大學副校長成陝西首富 - 天天要聞

身價超450億元!西北大學副校長成陝西首富

據最新消息,今年4月上任的西北大學女副校長范代娣及其丈夫以持股市值超450億元的身價,成為新一任陝西首富。從履歷來看,范代娣,1966年出生於陝西蒲城,其丈夫嚴建亞與其同歲,本科畢業於西北大學化工系,現為西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全長685公里!這條疆煤外運大通道鐵路6月正式開工 - 天天要聞

全長685公里!這條疆煤外運大通道鐵路6月正式開工

近日,正式批複臨哈鐵路擴能改造方案,這條橫亘內蒙古685公里的「黑色黃金運輸線」,即將重塑中國能源版圖。全線擴能改造分為臨河至額濟納和額濟納至哈密兩段實施,實施新增二線及電氣化工程後,臨哈鐵路全線將擴能改造為Ⅰ級雙線電氣化鐵路,打造成萬噸重
多隻銀行股,歷史新高!A股市值破10萬億元板塊誕生 - 天天要聞

多隻銀行股,歷史新高!A股市值破10萬億元板塊誕生

在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後,壓制市場的重要因素有所緩解,市場的重心不斷抬升,受益於貿易局勢緩和相關題材接連走高。5月14日的A股市場整體保持震蕩走勢,臨近午間收盤,主要股指快速拉升。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0.19%,深成指跌0.26%,創業板指跌0
金價,突然大跳水! - 天天要聞

金價,突然大跳水!

黃金突然再跳水!5月14日晚,現貨黃金跌勢不止,向下跌破3180美元/盎司,創4月15日以來的新低。數據截至5月15日1時20分黃金的劇烈震蕩,讓投資黃金的人更多有了觀望情緒,近期有銀行再次發布公告,提醒投資者,警惕不法分子以「低門檻高收益」為誘餌,誘導持卡人通過信用卡「炒金」。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
「美國客戶比我們還急」!中美關稅調整,中國廠家「電話被打爆」,有人一晚接了上百萬元美國訂單!航運公司也「爆單」了,有客戶要求空運 - 天天要聞

「美國客戶比我們還急」!中美關稅調整,中國廠家「電話被打爆」,有人一晚接了上百萬元美國訂單!航運公司也「爆單」了,有客戶要求空運

近日,中美貿易局勢明顯緩和。眾多外貿企業紛紛驚呼「美國訂單來了」。 北京時間5月12日下午3點,《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中美雙方各取消91%的關稅,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90天。 北京時間5月14日12:01(美東時間5月14日凌晨00:01),中美雙方正式調整了關稅政策。 這兩天,中美間的外貿往來迅速升溫:深圳...
太火爆!茅台公告:股東大會換場地 - 天天要聞

太火爆!茅台公告:股東大會換場地

【來源:上海證券報】貴州茅台5月14日晚間公告,因登記參會人數超過原定會議召開地點會場容量,計劃調整公司2024年度股東大會現場會議召開地點,調整後的會議召開地點為茅台鎮茅台會議中心。公告顯示,除上述會議召開地點變更外,其他通知事項不變。
一季度業績失守,股價大跌超8%,全球箱包龍頭新秀麗為何「賣不動」了? - 天天要聞

一季度業績失守,股價大跌超8%,全球箱包龍頭新秀麗為何「賣不動」了?

每經記者:舒冬妮 丁舟洋 每經編輯:張海妮當《007之黑日危機》中詹姆斯·邦德拿著Samsonite(新秀麗)手提箱初露鋒芒,當《來自星星的你》中各款新秀麗背包高頻出鏡,箱包上凸顯的是無聲的品牌宣言。從流行影視劇到現實生活,那些年,機場貴賓廳的皮質沙發上,新秀麗旅行箱包穩居「C位」。圖片來源:新秀麗官方微博但2025...
直面亞太API安全「暗戰」,企業如何尋求破局之路? - 天天要聞

直面亞太API安全「暗戰」,企業如何尋求破局之路?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專訪】在當今數字化浪潮中,應用程序編程介面(API)作為連接不同應用程序、系統和服務的橋樑,已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要素。然而,隨著API的廣泛應用,針對API的攻擊也日益頻繁、複雜且規模龐大,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安全挑戰。Akamai的研究顯示,從2023年1月到2024年6月期間,亞太地區總計記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