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60系列穩了,首發鴻蒙4.0,9月發布力抗iPhone15

2023年06月27日20:09:11 財經 4076

接下來幾個月將會有不少的旗艦手機發布,最吸引人的估計還是iPhone15系列,而國內手機市場也挺熱鬧,因為會有不少的超頻版驍龍8Gen2旗艦手機推出,同時還有聯發科天璣9200+旗艦。在熱度方面能與iPhone15匹敵的,還得看華為Mate60系列,目前有關該機的部分消息基本確定,感興趣的花粉不妨提前了解下。

華為Mate60系列穩了,首發鴻蒙4.0,9月發布力抗iPhone15 - 天天要聞

華為Mate60系列的背部相機模組內部圖已經曝光,後置依然配備了三顆鏡頭和一個激光對焦感測器,採用2*2的排列方式,閃光燈位於圓形相機模組中間靠上的位置。

另外根據近期公布的消息,華為供應鏈公司已經開始向華為供應Mate60系列配件了,並且華為原本今年預計出貨量3000萬部,也上調到了4000萬部!看來華為對Mate60系列還是很有信心的。

華為Mate60系列穩了,首發鴻蒙4.0,9月發布力抗iPhone15 - 天天要聞

具體配置方面,華為Mate60系列依然不支持5G網路,標配版華為Mate60將搭載驍龍8+ 4G晶元,華為Mate60Pro將搭載驍龍8Gen2 4G晶元。

華為Mate60Pro將升級4800mAh電池,支持100W有線和50W無線。後置華為XMAGE旗艦四攝,分別是5000萬可變光圈鏡頭(f/1.4-f/4.0)+1300萬超廣角+6400萬潛望長焦+4000萬黑白鏡頭。

華為Mate60系列穩了,首發鴻蒙4.0,9月發布力抗iPhone15 - 天天要聞

目前華為官方已經放出了鴻蒙OS4.0開發者Beta版招募帖,開發者已經可以報名了。全新的鴻蒙OS4.0將升級全新微內核設計,系統更加簡潔、更流暢、更安全以及更穩定。鴻蒙OS4.0融入了AI技術,在語音交互、識別以及合成方面大大提升,同時還有更為強大的AI圖像處理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等等。

截止到去年7月份,鴻蒙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3億,至此鴻蒙已經升至全球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短短三年的時間就收穫了3億用戶,可見華為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華為Mate60系列穩了,首發鴻蒙4.0,9月發布力抗iPhone15 - 天天要聞

華為Mate60系列將對標iPhone15系列,從目前爆料的配置來看,遺憾的確是有的!比如不支持5G網路,不能搭載最新最強大的晶元。但從影像和系統層面來看,華為Mate60系列還是值得期待的,畢竟華為P60Pro已經拿下了DXO影像世界第一的成績,全新的華為Mate60系列自然不會差。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北向資金昨日凈賣出74.97億元 貴州茅台遭凈賣出26.82億元 - 天天要聞

北向資金昨日凈賣出74.97億元 貴州茅台遭凈賣出26.82億元

6月11日,市場全天震蕩分化,滬指低開低走,創業板指探底回升。截至收盤,滬指跌0.76%,深成指漲0.07%,創業板指漲0.35%。板塊方面,存儲晶元、光刻機、先進封裝、PCB等板塊漲幅居前,貴金屬、航運、煤炭、銀行等板塊跌幅居前。總體上個
多彩活動激發消費活力!松江端午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顯著 - 天天要聞

多彩活動激發消費活力!松江端午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顯著

端午小長假期間,松江各大商業地標人潮湧動,掀起了一場消費「盛宴」。據統計,全區27家商業體、酒店等場所的節日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約7.56%。民俗體驗成為端午熱點端午期間,松江印象城的香囊DIY活動吸引了眾多家庭參與。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親手製作香囊,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商場還推出了一系列特別活動,包括音樂和滑...
聯儲決策前夕,標普納指升破紀錄,蘋果漲超7%創新高,美債收益率跳水 - 天天要聞

聯儲決策前夕,標普納指升破紀錄,蘋果漲超7%創新高,美債收益率跳水

周二股市漲跌不一,科技板塊普漲,其他板塊普跌。得益於DA Davison和美銀等上調蘋果目標價至230美元,標普大盤和納指因蘋果股價大漲7%而齊創新高,分析師預計蘋果的AI產品會刺激消費者升級iphone。分析指出,投資者似乎選擇在英偉達獲利離場,並將資金重新配置到蘋果公司。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跌或由於投資者押注CPI通脹降溫...
豬肉價格持續回升,CPI或「四連漲」 - 天天要聞

豬肉價格持續回升,CPI或「四連漲」

中新經緯6月12日電 (王永樂)12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將公布2024年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多家機構預測的均值顯示,5月CPI同比上漲0.4%,漲幅較上月擴大。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CPI同比或「四連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
多家上市公司終止鋰電相關產能計劃! - 天天要聞

多家上市公司終止鋰電相關產能計劃!

近年來,隨著儲能行業的蓬勃發展,鋰電池作為其核心產品,吸引了大量投資和企業的集中湧入。然而,這種快速的增長也導致了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產品價格的內卷。在新一輪的供需格局下,整個鋰電產業面臨著量縮價減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