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最高院作出了終審裁決,對高通罰款1.0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
至於為什麼要罰高通,原因大家都懂的,那就是因為涉及壟斷,也就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由於這是最高院裁決的,所以這是終審,高通無法再上訴,只有交罰款,當然高通也可以不交,那麼就不能再進入韓國市場了。

事實上,這個案件已經拖了7年了,最早是在2016年12月份,當時韓國FTC(韓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公正交易委員會)就裁定,高通在韓國有壟斷行為,所以對高通罰款1.03萬億韓元,並責令其改正。
但高通不服,於2017年提起上訴,但上訴輸了。高通繼續不服,於2019年向韓國最高法院提起上訴,這次又輸了,但再也沒地方上訴了。

韓國為何要對高通罰款,當然是看到中國罰高通罰的爽,自己也眼紅了嘛。
要知道在2015年、2016年,中國反壟斷機構分別對高通處以9.8億美元、14.5億美元的罰款,而高通也承認違法事實,並支付了相關罰款。
於是韓國眼紅了,且高通的行為,也確實構成了壟斷行為,特別是高通的按手機售價收取專利率的方式,以及黑盒原則,都涉及壟斷,所以韓國拿高通開刀。

不曾想,在中國高通認罰很快,交罰款也交得非常快,但在韓國,高通卻不認罰,持續上訴,才導致這件案件持續了7年之久。
為何高通在韓國不認罰?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中國是高通最大的市場,中國那麼多的手機品牌,拿下了全球近60%的份額,當時華為、小米、OPPO、VIVO、中興、魅族、聯想等,所有的智能手機品牌,都需要高通的晶元。
如果高通的晶元不能賣到中國來,聯發科可能會趁機搶市場,同時中國說不定會崛起其它晶元廠商,所以高通趕緊交錢了事,市場比罰款更重要。

但韓國不同,韓國只有三星一家大手機廠商,LG在當時已經沒落,而三星還大量使用了自己的晶元,使用高通的晶元不多,韓國本土也沒有另外的手機晶元廠商。
高通毫不擔心自己的市場被其它廠商搶走,反正都得買自己的晶元,所以硬氣,敢於一次又一次的上訴,反正就是不交錢,拖時間。
2016年時,被罰54億元其實是很多的,但如果拖到2023年了,還是只交54億元,就不算很多了,拖了7年也沒有給多給一分錢的利息,這就是高通的如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