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證券交易所研究所研究員鄒威、田莉、楊琨
資本市場是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在促進各類創新要素良性循環中發揮樞紐作用。現代交易所作為創新資本中心的典型代表,是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的核心機構,要深刻把握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對資本市場提出的更高要求,找准服務的切入點和發力點,通過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動員和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更高效率更具活力的領域協同聚集,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提高經濟金融循環效率。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技術與產業聯繫更加緊密,科學研究範式呈現出大科學、大工程、大投入、大風險、大協作等突出特徵,需要進一步提高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資本市場是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在促進各類創新要素良性循環中發揮樞紐作用。
現代交易所作為創新資本中心的典型代表,是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的核心機構,要深刻把握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對資本市場提出的更高要求,找准服務的切入點和發力點,通過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動員和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更高效率更具活力的領域協同聚集,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提高經濟金融循環效率。
資本市場在推動「四鏈」融合中發揮樞紐作用
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之間相互融合,構成協同高效的國家創新體系。在這個體系中,關鍵是要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循環。其中,創新鏈和產業鏈分屬於供需兩側,構成主循環;資金鏈和人才鏈為循環提供資本支持和智力支撐。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是「四鏈」融合的主要載體。在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具有信息公開透明、價格信號靈敏的特點,能夠提供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平台。
創新鏈在供給側為產業鏈提供科技支撐。創新鏈是由基礎理論研究、應用技術研究、開發試製等多環節形成的鏈式結構。新技術一方面通過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催生新興產業,另一方面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關鍵變數,是國際競爭和大國博弈的主戰場。各國產業發展史表明,科技強則產業強,沒有高質量源頭科技供給的產業體系就像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通過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提升供給對需求的適配性,可以更好地把科技力量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韌性。
產業鏈在需求側為創新鏈提供動力牽引。產業發展打破當前投入產出的均衡狀態,催生出新的需求,新需求誘發新技術的發展,為下一輪更高水平的循環發展提供動力牽引。要聚焦產業重點領域,將產業升級方向作為科技創新攻堅的主方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形成產學研協同推進的新局面。
資金鏈為科技與產業循環提供資本支持。資金鏈是支持技術從研發到產業化全鏈條的各類資本集合。創新始於技術,成於資本,資本作為催化劑和生產要素在科技創新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促進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鏈銜接,滿足科技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
人才鏈為科技與產業循環提供智力支撐。人才鏈包括科研工作者、企業家、投資人、技術經紀人、政府相關人員等各類主體。人才是創新的根本,人才資源是科技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徵和作用愈加明顯。
資本市場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四鏈」有效融合。資本市場具有資源配置、風險緩釋、政策傳導、預期管理等功能,在動員和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聚集的過程中積極發揮功能作用。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支柱和基石,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資本市場發揮樞紐功能的各種方式和手段,無論是上市、融資、激勵約束、產品發行、持續監管等,都需要作用於上市公司這個實體上。從這個角度講,資本市場推動「四鏈」融合的主要途徑就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第一,為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資本市場通過股權債權、投資融資、併購重組等制度安排,將不同風險偏好、期限的資金更為精準高效地轉化為資本,滿足不同行業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
第二,為科技企業提供激勵約束機制。資本市場通過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制度安排,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激勵企業家發揮管理才能和創新精神,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加強監管,推動科技企業注重治理、規範經營,為企業長期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第三,為科技企業提供信息交換、技術交易等綜合服務。例如,創投基金對接基礎研究部門,通過項目篩選促進信息交換和溝通協作,引導科研成果的貫通式轉化,提升協同創新效率。再如,資本市場與技術市場深度對接,通過設立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交易平台,集中技術、數據和交易資源,提供市場化交易服務體系,形成公允參考價格,解決科技成果信息不對稱、估值難、處置難的頑疾,從根本上打通成果轉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