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銀行業面臨三大變局,但遠遠不是危局

2023年01月01日18:51:23 財經 1731

2023年銀行業面臨三大變局,但遠遠不是危局 - 天天要聞

第一變局,銀行業面臨存款競爭大變局,銀行存款競爭重塑銀行業格局

對於銀行來說,存款永遠是銀行的生命線。銀行的競爭永遠是人存款競爭開始,以前的存款大戰就是銀行競爭的直接展現。

2023年銀行雖然不會再次爆發存款大戰,但2023年的銀行存款大變局仍然會引發對銀行業競爭格局的重塑。

2023年銀行的存款競爭焦點並不在於存款的規模,明年銀行的存款規模應該會有一個較理想的擴張,但這種擴張並不意味著在所有的銀行都能同等速度的增長,恰恰相反,明年存款市場寬鬆的資金格局對那些中小銀行也許並不友好。

根據央行的數據顯示,2022年11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63.96萬億元,同比增長11.1%;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57.78萬億元,同比增長11.6%。2023年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恢復,以及支持經濟復甦的適度貨幣寬鬆,貨幣供應量的適度增長是沒有爭議的結論,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總量在2023年也會持續增長。

但是在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總量仍然快速擴張的同時,對於不同類型的銀行卻是冰火兩重天,六大國有銀行的存款增長仍然處於吃喝不愁的狀態,就像2022年底的存款競爭六大國有銀行基本處於「佛系一樣;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可能會在存款上進一步分化,那些不缺存款的仍然會繼續向六大國有銀行靠攏,而那些對銀行存款市場競爭比較弱的仍然會處於弱勢地位;而地方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仍然處於存款競爭的底端,是市場存款競爭最激烈的所在。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的競爭重點並不在總量,而是在於銀行存款利率的競爭,從2022年底存款衝刺的情況看,國有大銀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超過3%,而一家地方性商業銀行50元起存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過了3.4%;一家小銀行1萬元起存的3年期和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別達到4%、3.9%。

某國有大銀行目前市場掛牌的一年期以內6個月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為1.7%,一年期是1.9%,二年期2.4%,三年期限是3%;而一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100元起存3個月利率1.5%、6個月1.7%、1年期1.95%,高於國有大銀行的存款水平;地方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更高。一些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和地方銀行會繼續以提高存款利率實現存款的競爭和增加,以支持自己的資金需求。

更重要的是,銀行之間的存款競爭還會體現在大額存單上。國有大銀行的大額存單額度會進一步緊張,同時會繼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水平;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對大額存單的策略會進一步分化,部分銀行大額存單會跟隨國有大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策略,而部分銀行則會以大額存單作為存款競爭的手段;地方銀行則會通過大額存單吸引更多的存款,但都會面臨存款成本的巨大壓力,這才是競爭的核心和根本。

2023年銀行業面臨三大變局,但遠遠不是危局 - 天天要聞

第二變局,銀行業面臨貸款競爭大變局,優質貸款資源將考驗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銀行業苦樂不均、「冰火兩重天」的存款競爭態勢直接影響到銀行業的貸款競爭格局,並因為銀行業的貸款競爭變局考驗著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2022年為貫徹落實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措施,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實現了較快的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年內新增18.7萬億元,同比多增1.15萬億元;2023年實體經濟的復甦和刺激會形成對融資的更大的需求,從而對銀行貸款需求會形成一個小高峰。這對銀行業貸款投放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

2023年我國在經濟金融政策上會進一步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銀行業一方面要通過信貸的有效投放有力促進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在支持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要加大力度;另一方面,銀行業要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大力支持經濟質的有效提升。這就面臨一個非常大的難題:經濟的復甦和修復以及刺激經濟發展需要銀行業提供更大規模的資金支持,而更優質的融資主體和實體經濟需要更低的資金成本,再加上各種普惠金融需要降低融資利率,銀行業面臨著優質融資資產短缺、高利率融資需求短缺和普惠金融需要更低的資金成本的三重疊加壓力。

優質資產的競爭歷來是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高利率融資需求的競爭則是有利於緩衝銀行的高存款成本,普惠金融則是銀行業的社會責任

優質資產一直是銀行業的最重要信貸資產,但優質資產的貸款利率相對偏低,2022年我國銀行業為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增長42.3%,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長29.9%,相信2023年會繼續增長。但這些優質資產的競爭只有那些規模較大的國有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及部分規模較大的地方銀行才具有競爭力,一般規模的小銀行難以有效參與。

對貸款主體進行讓利無疑考驗著各銀行真正的底層競爭力,2023年的重點仍然是減免費用和貸款讓利。2022年銀行業為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等辦理延期還本付息金額超過4萬億元,這部分貸款大部分會在2023年到期,這無形中會為這些銀行增大了資產質量的壓力。

普惠金融是銀行的社會責任,但同時在金融政策上會繼續以降低融資成本為政策重點,這對銀行業存款成本和經營能力形成巨大的壓力。2022年10月末,我國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3.8%,貸款平均利率較去年全年下降0.42個百分點,新市民專屬貸款餘額超過1.2萬億元。2023年普惠金融會進一步以降低融資成本為重點支持各主體提升活力,而銀行業會進一步分化市場競爭力。

2023年銀行業面臨三大變局,但遠遠不是危局 - 天天要聞

第三變局,銀行業利潤面臨更大變局考驗,各銀行利潤增長和下降分化進一步加劇

我國銀行在近幾年本來已經進入微利或者薄利時代,2023年更是從三個方面擠壓銀行的利潤空間,從而銀行業面臨利潤大變局,有的銀行利潤增長更加強勁,而有些銀行利潤會進一步弱化。

2022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7萬億元,同比只增長1.2%,與黃金十年動輒增長百分之幾十相差甚大;而且銀行業平均資本利潤率為9.32%,較上季末下降了0.78個百分點;銀行業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75%,較上季末下降了0.06個百分點。

2023年銀行業第一個減利因素是銀行業繼續減費,2022年21家主要銀行為市場主體減免費用超過1400億元;在2023年銀行會繼續甚至加大減免費用的政策力度,從而進一步弱化銀行業的盈利能力。

2023年銀行業的第二個減利因素是貸款讓利。減費雖然對經濟主體更直接,但是畢竟能夠減少費用的額度有限,通過降低貸款利率讓利才是銀行業最主要的激活手段和方式。曾經我國金融業對實體經濟讓利15000億,2023年會不會有更大的力度不得而知,但對銀行業利潤的衝擊不可忽視。

2023年銀行業第三個減利因素是存款成本上行因素。對於大銀行來說,存款成本可能會呈現持續下降,但對於中小銀行來說,銀行存款成本的下降空間有限,如果要擴大貸款能力就要繼續提高存款成本籌集資金。

在整個銀行業面臨減費、貸款讓利、資本成本上行的三重壓力下,大銀行具有更大的利潤競爭優勢,而中小銀行特別是部分中小銀行則面臨收入減少、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從而實現銀行盈利能力的分化。

2023年銀行業面臨存款、貸款、利潤三大變局,從而將加速銀行業的進一步分化,但銀行業遠遠沒有進入危局,對於那些提前布局應對的銀行,則是一次蛻變的機遇。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在評論區說說吧。(麒鑒)

2023年銀行業面臨三大變局,但遠遠不是危局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影石創新的市值要看大疆「臉色」 - 天天要聞

影石創新的市值要看大疆「臉色」

影石創新面臨著相同的局面,高市值上市、業務層面面臨競爭挑戰、公司價值遭到質疑,往前一步,可能是千億市值,退後一步,可能是多年積累的市場拱手讓人。作為創始人的劉靖康自己也沒料到影石創新上市後會受到二級市場的熱烈追捧。「沒怎麼判斷過,但是從技術層面我們在招股書上寫了科技公司,顯然科技公司市盈率遠遠沒有現...
股價狂飆老鋪黃金續刷歷史新高 重倉基金上半年回報最高近70% - 天天要聞

股價狂飆老鋪黃金續刷歷史新高 重倉基金上半年回報最高近70%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6月30日,港股資本狂歡,老鋪黃金股價如脫韁野馬狂飆。即便面臨解禁壓力,盤中仍一度漲超18%,續寫歷史新高,收盤漲幅14.94%,收盤價1008港元,總市值飆至1741億港幣,遠超A股13家及港股5家鐘錶珠寶公司市值總和。在其帶動下,香港新消費板塊沸騰,古茗、布魯克漲超6%,泡泡瑪特漲逾3%。東方IC老鋪黃...
摩根士丹利:xAI獲百億美元資金支持,估值或超千億 - 天天要聞

摩根士丹利:xAI獲百億美元資金支持,估值或超千億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摩根士丹利周一稱,馬斯克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xAI已完成50億美元債務融資,並獲50億美元戰略股權投資。東方IC摩根士丹利在社交媒體聲明,此次50億美元債券發行涵蓋有擔保票據和定期貸款融資,交易獲超額認購,知名全球債券投資者參與其中。資金將助力xAI開發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建設數據中心及推進旗艦...
香港保險7%高息保單下架在即  赴港投保人數激增 - 天天要聞

香港保險7%高息保單下架在即  赴港投保人數激增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6月30日深夜,香港多家保險公司簽約室燈火通明,保險代理人忙著為趕在政策調整前投保的內地客戶辦理手續。再過一小時,標榜「年複利7%」的保單將下架,海港城港威大廈繳費櫃檯前大排長龍,有人拖著行李箱、攥著美元現鈔焦急等待,赴港投保人數激增。東方IC據悉,香港保監局新規規定,7月1日起,分紅...
上半年港股IPO熱度飆升,「A+H」成亮點下半年前景可期 - 天天要聞

上半年港股IPO熱度飆升,「A+H」成亮點下半年前景可期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上半年正式收官,港股IPO市場熱度持續攀升。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完成43宗IPO項目,同比增加13家,增幅43.33%;募資總額達1067.1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88.54%,超2024年全年募資額。東方IC從單個項目募資規模看,募資超100億港元的IPO項目有寧德時代、恆瑞醫藥、海天味業3家;募資20億至10...
美線大跌,歐線反彈!7月上旬海運運價趨勢 - 天天要聞

美線大跌,歐線反彈!7月上旬海運運價趨勢

重點航線 運價趨勢美線關稅窗口期結束致美西運價回落50%,美東跌幅較緩。關稅搶運潮退坡;艙位寬鬆但港口7月或現擁堵。7月上旬美線整體運力減少,但是依然供大於求。OA船司推漲,但是部分普船船司為了收貨,推出了特價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