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能一次性補繳,主要是針對靈活就業人員等以個人身份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群體,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通過一次性補繳增加繳費年限,達到提前辦理退休,增加養老金保險基金的支出負擔。提倡有意願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按時參保、逐年繳費,促進養老保險的基金持續穩定增長,增強持續支付的能力。
雖然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不能通過一次性補繳的方式來辦理退休,但是在這幾種情形下,養老保險還是可以補繳的。比如在企業上班的職工,如果因為企業的原因沒有按時足額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的,只要職工本人提出要求,用人單位同意補繳的,社保部門是允許補繳的;因為用人單位的原因,職工通過勞動仲裁、法院判決、稅務稽查、勞動執法稽查等責成用人單位為職工補繳社保的,這也是允許補繳的。
總之,除了在崗職工因為用人單位的原因,應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而沒有繳納的都可以補繳,但靈活就業人員和個體工商戶,因為自身原因停繳、斷繳,或是因為參保年齡大,導致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還沒有繳費滿15年等情形,都是不能在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通過一次性補繳的方式來辦理退休。
如果有允許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保險的情形,那基本上都是地方的特殊政策,當然目前這種政策出台的幾率是非常低的。如果通過官方的渠道發布的,那大家最好是能抓住這種補繳的機會,如果不屬於社保部門發布的消息,那麼這種消息都是不準確的,而且很有可能是騙局。
如果允許一次性補繳15年,那麼需要多少錢呢?對於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15年,一般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往前補繳,對於補繳金額的計算,主要是根據補繳基數來確定的。補繳比例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基本上都是按照繳費基數的20%,補繳的基數有兩種計算辦法。
一是按照補繳前15年每年的繳費基數作為補繳的基數,按照20%的比例補繳,但有的地方還要加收資金利息和滯納金;二是按照補繳前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補繳基數,按照20%比例進行補繳,按照目前大多數地方的繳費下限來計算,補繳基數大概是在每月4000元左右,總的補繳費用大概是在15萬元左右。
如果一次性補繳15萬元左右,劃入個人賬戶的資金餘額為6萬元左右,假如是在2022年補繳並辦理退休,由於是一次性補繳的,沒有資金利息,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6萬元除以139,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431.65元,基礎養老金部分,今年大部分地方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為每月7000元左右,每月的基礎養老金為840元左右,合計每月養老金為1271.65元。
按照這個養老金標準來計算,每年領取養老金15259.8元,加上國家每年要調整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需要9年左右才能收回自己補繳的15萬元,如果能夠活到70歲以上就比較划算,如果活不到70歲,雖然有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加上個人賬戶部分沒有領完的,那也只是給兒女留下的財產了。
綜上所述,如果允許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大概需要一次性補繳15萬元左右,補繳完成後每月養老金大概在1200元左右,但是目前的政策是不允許一次性補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