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聊個人商業模式和財富自由的時候,曾提出一個問題:
怎麼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兒?
首先要肯定的正確的事兒是:投資自己。
著名投資人沃倫·巴菲特曾經說過:「抗通脹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資自己。」
這也是他長期以來可以佔據全球富豪榜前幾位的重要秘訣。讓自己養成長期學習的習慣,把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用來提升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彌補自己的不足,讓自己跟隨時代的進步不斷地成長。
讓自己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優秀一點,這便是人生中最正確的投資方式。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投資自己就像做菜,無非是讓味道更豐厚
通過不斷投資自己,人生才會變得更有價值。別忘了我們的終極目標正是做自己(時間)的主人,擁有領導或定義自己的自由。
而早在明朝的《呻吟語》中,呂新吾就曾對領導者的三等資質有過劃分:
深沉厚重為第一等;
磊落豪雄為二等;
聰明才辯次之。
深沉厚重,有點像酒,越是陳年積澱,越是濃郁香醇。堅持閱讀正是提升這種能力,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抵禦各種風險的有效策略之一。
我不希望大家只為了文憑而讀,更希望你是因為喜歡而讀,更願意聽到有一天你因此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時間不被生計剝奪,你就會體會到自由的成就感和正向循環的喜悅。
滿足也不過是身體和靈魂的慰藉
除了投資思想,更為重要的是投資身體。有趣的靈魂自然是萬一挑一,若少了健康的皮囊,那也是無處安放。
換句話說,如果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也是門檻最低的高貴;那麼運動則是世界上回報率最高,並且沒有人會後悔的投資。
還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經常去操場打籃球,三五個朋友輕輕鬆鬆可以在操場上跑半天都不覺得累,每次體育考試1000米測試、跳遠也都是滿分。但後面讀了研究生,在實驗室待的時間久了,找不到那麼多時間和興趣都合得來的朋友,運動次數相對也就少了,到畢業的時候打一場球居然能被別人跑吐了。
運動不僅能夠緩解負面情緒、促進睡眠,更可以磨礪意志。城市的鋼筋混凝土本就過於冷漠,何必再壓縮屬於自己的空間,運動反而能讓生命的層次更加豐富。
村上春樹說:「無論多麼微不足道的舉動,只要日日堅持,總會從中產生某些類似客觀真理的東西來。」
希波克拉底也曾說過: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如果上游源泉乾涸,哪裡還能有下游的百川匯流?
身體和靈魂,兩者總歸都是要在路上才是最合理、最持久的投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