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概況
2021年全球輪胎市場持續回暖,主要產品需求已恢復甚至超過2019年疫情前水平,在此帶動下,國內輪胎行業產銷量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21年國內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89,910.8萬條,較上年增長10.8%。相較於2020年產量為81,847.7萬條,較2019年增長1.7%,2021年輪胎產量增長迅猛,遠超2019年疫情前水平。海外市場方面,輪胎出口也有大幅增長,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中國出口輪胎共計730萬噸,同比增加16.2%;出口輪胎金額共計1,132.7億元,同比增加17.4%。
但在產銷數據向好的同時,輪胎行業在上下遊方面也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導致經營形勢更加複雜。上遊方面,橡膠、炭黑、助劑、簾線等原材料價格在2021年都延續了不同幅度的上漲,煤炭等能源價格也有所增加。下遊方面,重卡及工程機械等行業於2020年經歷了歷史性的快速發展,加之於2021年出現的「晶元荒」,導致商用車及工程機械等出現增速甚至銷量同比下降的情況;因疫情影響,海運物流運輸效率降低,在海外輪胎市場需求旺盛的情況下,2021年持續出現「一櫃難求」的局面,導致海運費大幅上漲、出口成本上升,使得國內輪胎出口受阻。在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輪胎行業盈利空間受到極大壓縮。
面對日趨複雜的市場及經營形勢,國內輪胎企業紛紛採取多種措施予以積極應對,如對出廠價格進行不同幅度調整、加快海外建廠布局步伐、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快實現智能化及數字化轉型等。
隨著雙碳戰略的深入實施,高端化、綠色化將成為輪胎行業始終不變的發展方向。同時,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的快速融合,國內輪胎行業也將迎來智能化、自動化轉型升級浪潮。相信在智能製造的推動下,國內輪胎企業的產品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
輪胎行業同時具備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勞動密集和規模經濟較為明顯的特點。隨著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輪胎生產第一大國,輪胎行業已建成了各種規格、系列、產品齊全的完整工業體系。國內輪胎行業經過快速發展和激烈的市場競爭錘鍊,已處於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整體而言,國內輪胎行業呈現出以下特點:(1)產業規模快速增長,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2)在國際輪胎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3)產能結構性過剩,中低端產品競爭激烈;(4)科技進步、品牌建設和經營理念創新與國際輪胎巨頭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企業分析
貴州輪胎主要從事商用輪胎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有「前進」、「大力士」、「多力通」、「勁虎」、「金剛」等品牌卡客車輪胎、工程機械輪胎、農業機械輪胎、工業車輛(含實心)輪胎和特種輪胎(如重型越野輪胎、輕軌走行輪胎、沙漠運輸輪胎等),是國內商用輪胎規格品種較為齊全的輪胎製造企業之一。市場主要包括替換市場、配套市場和集團客戶等,在國內各省市及國外13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代理(或經銷)機構,與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配套關係。貴州輪胎主營業務收入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2021年4月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百強企業輪胎類」中列第9位。根據34家輪胎企業2020年的營收和利潤情況,英國《tyrepress》雜誌發布2021年度全球輪胎企業34強排行榜,貴州輪胎位列第28位。
2021年疫情持續反彈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嚴重衝擊和嚴峻挑戰。輪胎行業受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等因素影響,經營成本居高不下。而海運費成倍上漲,國內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不能及時完全傳導至下游,利潤空間被擠壓,盈利水平受限,企業經營業績受到影響。
2021年貴州輪胎完成輪胎產量717.56萬條,較上年增長9.06%;完成輪胎銷售698.16萬條,較上年增長5.0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334.01萬元,較上年下降55.91%。
三、企業發展戰略
以新型工業化建設為方向,持續推進貴州輪胎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打造國內領先的5G全連接工廠和「黑燈」車間;持續開展各系列拳頭產品研發,致力於成為全球高端商用輪胎的引領者;堅持綠色發展,通過優化綠色產品設計、深化綠色製造全過程,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深入推進精益化生產,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現場生產效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穩步推進「十四五」規劃項目的實施,積極布局「扎佐四期」、「越南二期」和炭黑項目,加快非公路型輪胎等優勢產品填平補齊項目建設進度,夯實貴州輪胎產品、成本和服務三大競爭力,推動貴州輪胎國際化、智能化、綠色化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計劃完成輪胎產量850萬條,較上年增長18.46%;計劃完成輪胎銷售850萬條,較上年增長21.75%。
上述經營計劃、經營目標並不代表貴州輪胎對2022年度的盈利預測,能否實現取決於市場發展變化、經營團隊的努力程度等多種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請投資者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