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某汽車廠家的朋友喝酒,我們就聊到了其公司經營的商用車行業的情況,我說我當年在摩托車公司的情況時,他苦笑說,可能我們現在一台車的利潤還不如當年你們一輛摩托車。我大吃一驚,酒都醒了一半,不過我今天看了造電動自行車企業的財報,我差不多信了。
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愛瑪科技)成立於1999年,2004年進入電動自行車行業,2021年6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愛瑪科技主營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2022年上半年,愛瑪科技的營收增長了29.1%,同比提升了4.7個百分點,雖然不如上市前的2020年上半年,但總算避免了上市當年營收增速就明顯下降的尷尬。凈利潤的表現就相當完美了,增長了1.2倍。真是因為油價高,工資不漲,打工人大量汽車換電瓶車?看來並非全是開玩笑,可能有部分朋友真是這樣操作的。
其行業、產品和地區都比較單一,98%以上都是國內的電瓶車及配件市場的業務,我們就不搞分類的營收構成對比了。
毛利率大幅攀升了3.3個百分點,一舉超過了2019年上半年的水平,達到了14.7%;結合著營收增長,毛利額也達到有數據以來的半年最高紀錄13.8億元。
同樣,凈利潤也創下了歷史新高的6.9億元,但是凈資產收益率卻同比下降了2.3個百分點,結束了前兩年,在上半年就發揮出「葵花寶典」加「降龍十八掌」的歷史,原因當然是上市融資後,其凈資產增長帶來的稀釋效應。但摺合成年化凈資產收益率,2022年上半年也是妥妥發揮出了絕招的。
這方面已經比很多車企強太多了,不用說瀕臨虧損,靠補助過活的那些二線車企,就連上汽集團都才半年2.5%的凈資產收益率,但是不能比營收大小,一比營收大小,電動自行車企業還是顯得太小了。
毛利率提升帶來營業成本占營收比下降,期間費用在規模效應的帶動下,抵擋住了人工成本等上升的壓力,還同比小降了0.1個百分點,這樣就擴大了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其總成本占營收比下降了3.4個百分點,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就在這裡。
不過,在期間費用裡面,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的節省是重要原因,而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增長都要快於營收,特別是「稅金及附加」的增長還相當快。
我們查看了其現金流量表,2022年上半年「支付的各項稅費」高達2.7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2億元。
稅金及附加中,增長的大頭在城建稅、教育費(地方教育費)附加和印花稅,主要的增長都與其主稅「增值稅」的增長相關,毛利空間大了,當然就要多交增值稅及附加,也要多交所得稅。地方有這樣一家電動車企業也不錯,半年就交2.7億的稅,總比多裝些攝像頭去收車輛罰款要文明很多。
期間費用中的人工費增長是很猛的,最低的銷售費用中的人工費增長都是超過營收增長幅度的,不管是因為員工人數增長,還是人均收入增長,其實愛瑪科技的整體生產經營效率是下降的,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經營效率還能上升的企業並不多,愛瑪科技還算不錯的了,至少整個期間費用占營收比控制住了。
現金流量的表現方面,可能說是相當優秀的,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同比增長兩倍多,而且幾乎不用怎麼搞投資就實現了。但是,我們後面要說到,明顯高於凈利潤很多的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來源並不可持續。
從其財務費用為-1.6億元,我以為他們的償債能力是很誇張的好,但結果卻出人意料,資產負債率高達64.2%,一部分長期資產還要靠流動負債來提供,長期償債能力並不強。
0.9的流動比率和0.83的速動比率,雖然比年初和去年同期都有所提升,但是短期償債能力,從這些數據的表面上看,還是明顯偏弱的,這也就是其能發揮出年化凈資產收益率高於毛利率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葵花寶典」的功夫他們是練了的,當然不全是利用財務槓桿的「葵花寶典」,他們同時也練了高效率的「降龍十八掌」。
愛瑪科技的財務戰略是相當激進的,除了償債指標中等偏下以外,他們還幾乎沒有長期負債,絕大多數都是流動負債,作為百億負債規模的企業,這也是不多見的。
好在其流動資產的質量相當不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就佔據了流動資產的前三位,累計達75億元,佔比達到了86.2%,存貨是第四大流動資產,為7億元。
愛瑪科技對存貨的管理相當有效,和年初及去年同期比均有所下降,占流動資產比更是明顯下降,這在營收增長的情況下,還是不容易辦到的。
其流動負債更有趣了,幾乎只有一項值得一說,那就是占流動負債比達85.7%,佔總負債比達84%以上的「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除了這一項,其他要麼是預收的訂貨款(即:合同負債),要麼就是臨時性的負債還沒有到付款周期,根本不重要,愛瑪科技並沒有實質性的有息負債。
我只能說,給愛瑪科技當供應商是比較倒霉的,他們也太能欠款了。在只有不到3億應收款的情況下,他們可以欠出83億元的「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這可是20多倍的差距。就這樣,愛瑪科技仍然不能滿足,2022年上半年末,比年初還增長了12.4億元,比去年同期更是增長了22.2億元。本期他們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遠高於凈利潤的主要原因就在這裡。
作為經營電動自行車的愛瑪科技,除了營收規模上和汽車整車企業沒法比以外,真的全面領先於這些車企。但其比那些整車企業還過分的賬期,表面上看是其供應商管理有效的標誌。但凡事不能做得太過了,拿幾十億來理財賺利息,卻欠著供應商近百億的貨款,這種玩法很容易沒有朋友的。
整車企業玩的就是供應鏈,我當年在摩托車上市公司工作時,整個供應商檔案就是公司的核心機密之一。供應商體系對整車廠家是極其重要的,切不可只管自己的利益,奉行大魚吃小魚的叢林法則,自己吃肉也要給合作夥伴們分點湯,不然順風順水時,大家都唯唯諾諾,一旦經營出現困難,就都上門討債了。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