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美股再度出現「退潮」,三大股指齊跌,其中標普500指數創下兩個半月來的新低。更引人注目的是,去年獨佔鰲頭的五大科技股(FAANG),走勢十分疲軟,成為大盤的拖累。
周一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納指收跌2.14%,報14,255.50點,創6月以來新低;標普500指數跌1.3%,報4,300.46點,創7月19日以來新低;道指跌0.94%,報34,002.92點。
其實,周一美股亦有一些利好消息,例如原油價格升至2014年以來新高了;繼美國藥廠默克之後,以色列生物技術公司RedHill Biopharma Ltd.也宣布了其口服新冠藥物不錯的臨床數據,這使得大家看到了抗疫情勢出現迅速好轉的希望。
但是,在Facebook、蘋果、亞馬遜、奈飛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這五隻科技股的疲弱走勢下,上述好消息也變得無足輕重了。標普500不僅抹去上周五的反彈成果,並跌破了100日均線水平,而這條均線正是去年大盤這波上漲的重要技術支撐位。
周一,蘋果收跌2.46%,刷新7月1日以來收盤低點至139.14美元,該股自9月7日創下的高點跌去11%;Facebook收跌4.89%,為2020年11月以來最大的跌幅;亞馬遜收跌2.85%;Alphabet A收跌2.11%;奈飛收跌1.60%。
高盛與彭博聯合編製的數據顯示,這五隻股票在標普500指數的權重佔比達到22%,雖然較去年的峰值有所下降,但FAANG對標普500的影響力仍是其他板塊所無法比擬的。
簡單比較一下,如果將FAANG這五隻股票從標普500指數中剔除,那麼標普500周一的跌幅可以減少近一半。
雙刃劍
「這些科技公司(在大盤指數中)的主導地位是一把雙刃劍,」EP Wealth Advisors投資組合策略董事總經理亞當·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說,「在整個疫情期間,這些股票承擔了大部分(上漲)重任,但隨著領漲板塊的更迭,這些股票可能成為市場的拖累。」
在去年全球疫情蔓延期間,經濟停滯及嚴格居家隔離措施下,在線購物、在線工作和娛樂的需求爆髮式增長,成就了一批牛股,這五大科技股就是最為典型的代表,帶來的副作用就是估值偏高。不過隨著經濟重啟後帶來各行各業的復甦,資金出現分流;更為關鍵的是,美債長期利率自低谷開始反彈,給高估值科技股的「虛火」持續不斷地潑上冷水。
簡單而言,利率與估值成反比,所以一旦利率進入上升通道,那對高估值股票會形成一定的壓制。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周一報1.484%,上周一度觸及1.56%,為6月以來的最高點。而不少分析師預測年底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將升至1.75%,甚至2%。
自9月創出階段性峰值以來,這五隻大型科技股中,除奈飛以外,都呈現持續回調走勢,合併市值累計縮水近1萬億美元。

階段性撤離
不少國際大投行最近已多次預警,建議投資人階段性撤離科技股和成長股,其中摩根士丹利觀點可能最為悲觀。
大摩首席投資官邁克 威爾遜(Mike Wilson)不僅多次預期美股大盤近期可能會有幅度高達20%的回調,還建議防禦性操作,關注醫療保健股、必需消費品和金融股。
他分析稱,大型科技股面臨兩大風險,即業績增速放緩和貨幣政策收緊。
「對許多投資者來說,當前科技股的回調是否已完全消化了這些因素,我們的答案很簡單:還沒有。」他在周日發表的最新觀點仍很鮮明。
據彭博統計的數據,分析師對這五大科技股第三季增速預期與整體大盤股的增速預期的領先值已回落至4個百分點,去年曾達33個百分點;而且未來三個季度科技股的增速可能不再領先於其他板塊。
FAANG的下跌,對於大盤指數的影響較為直觀,尤其是權重佔比較高的指數,例如權重佔比約四成的納指100指數。
Fairlead Strategies的創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凱蒂·斯托克頓(Katie Stockton)對媒體表示,由大型科技股推動的「勢頭正明顯下降」。「當然,在他們撤退的時候,標普500指數或納斯達克100指數很難走出自己的道路。」
本文源自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