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第二屆「半島・華青教育杯」青島市校園詩歌節決賽在青島新世紀學校舉行,近兩百名中小學生以詩為帆,勾勒家鄉的山海浪漫。其中,來自萊西的四年級學生許力凡尤為引人注目——凌晨五點,她跨越百里奔赴賽場,儘管從未好好看過大海,卻在「海之子」主題創作中,用充滿童真的筆觸寫下對家鄉青島的深情詩句,抒發詩歌的無窮魅力與少年對故土的熾熱之心。
百里奔赴,只為與詩歌相遇
24日清晨五點,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夢鄉時,萊西市香港路小學四年級學生許力凡已經在奶奶的陪伴下,踏上了前往青島新世紀學校的路途。這場跨越百里的奔赴,只為參加第二屆「半島・華青教育杯」青島市校園詩歌節決賽。許力凡的書包里,除了文具、准考證等考試必備物品,還裝著她心中的興奮和緊張。
一路上,奶奶不時叮囑她「別緊張,正常發揮就好」,但是許力凡的心裡還是有些忐忑,「得知進入決賽特別激動,平時就喜歡讀詩寫詩,這次能和全市的同學切磋很開心。」許力凡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不到八點,她就抵達了比賽賽場,此時的她或許未曾想到,自己將在這場比賽中,用並未好好看過的大海為靈感,寫下對家鄉最溫暖的詩句。
以筆為槳,書寫心中的家鄉
上午9時,詩歌節決賽正式啟幕。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首屆「泰山文學獎」獲得者、著名詩人劉濤帶來的文學寫作指導講座,為參賽學生們打開了詩歌創作的新大門。劉濤通過生活化案例對比,深入淺出地闡釋詩歌語言的凝練性與形象性,著重強調想像力在詩歌創作中的關鍵作用,而這也讓許力凡深受啟發。
隨後的現場創作環節,以「海之子」為主題,要求參賽者進行限時寫作創作。雖然許力凡身在青島,卻從未好好看過大海,但這並沒有阻礙她的創作熱情。她搜索起自己心底的珍貴記憶,把它們插上想像的翅膀,讓筆尖在稿紙上快速遊走。「棧橋是家鄉的畫筆,海邊金黃的沙灘和藍藍的海水是顏料,畫出家鄉的一幅畫,我就在畫上長大」「讓溫暖的海水送來閃亮的貝殼,讓潔白的浪花為我演奏好聽的歌曲」,這些充滿童真與想像力的詩句,是她平日里讀詩積累的成果,更是她對家鄉青島深深的熱愛。許立凡的媽媽透露,沒想到孩子僅有的那次棧橋海邊遊玩經歷,已在她心中種下珍貴的記憶種子,如今在賽場上生根發芽,綻放出詩意之花。
相關新聞快訊
詩韻飄香,第二屆詩歌節決賽落幕
5月24日,第二屆「半島・華青教育杯」校園詩歌節決賽吸引了來自全市近兩百名中小學生同台競技,其中不乏像許力凡這樣從郊區趕來的小選手。賽場上,選手們凝神思索、奮筆疾書。來自新世紀學校六年級四班的盧彥霖以青島四季為主題描繪海邊風貌,希望展現家鄉的美;青島中央商務區實驗學校初一學生高悅涵則將中國海軍與玫瑰意象相結合,表達對海軍戰士的敬意,孩子們用各自獨特的視角,詮釋著「海之子」的主題。
本屆詩歌節決賽評審工作由知名作家、資深語文教師組成專業評審團負責,將對每篇作品進行兩輪獨力打分,綜合考量詩歌的力意深度、語言表現力、藝術創新性等維度,最終以平均分確定獲獎名單。為激勵青少年詩歌創作熱情,賽事在原有獎項基礎上,增設「詩歌新苗獎・特等獎」,並設置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
作為青島市青少年文化活動的重要品牌,「半島・華青教育杯」校園詩歌節已連續舉辦兩屆,累計吸引全市萬餘名學生參與,為青少年搭建了詩歌創作與交流平台,推動詩歌文化在校園的普及與傳承。目前,決賽作品已進入「盲審打分」衝刺階段,最終獲獎名單即將通過官方渠道公布揭曉,讓我們共同期待島城詩歌新星綻放光彩。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鵬 劉愷琦 圖/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