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時尚是個輪迴圈,如今這個圈,兜兜轉轉來到了「老錢風」。
截至目前,#Old Money在TikTok上的播放量直逼100億之多,這程度,已經不能單用一個「火」字來形容。
何為「老錢」?
憑藉自身奮鬥掙得的財富,被視為「新錢」,繼承或家族累積而來的財富,被稱「老錢」。
簡言之,相比「財富新貴」,擁有「老錢」的人,往往會更有品位:素色POLO、白色系西褲,再搭配上一雙樂福鞋,足矣。
有著自己一套獨特美學的「老錢風」,不求第一眼的驚艷,只求一種自內而外的舒服。而拉夫勞倫,則成為完美詮釋老錢風的經典品牌。
與此同時,卻出現一組很有趣的數字:
在中產人皆「老錢風」的當下,中國市場對拉夫勞倫的銷售額貢獻,僅佔6%。
原因無他,拉夫勞倫雖香,但動輒1500+的價格,卻也讓不少中產人望而卻步。
於是紛紛將目光轉投向拉夫勞倫的平替,首當其衝的,便是A&F這個青少年品牌。
猶記十多年前,A&F以全新的美式學院運動風突出重圍,不僅衛衣、鞋褲款式豐富,還價格親民,成為「酷孩子」的專屬,引領著年輕人的時尚風尚。
誰也沒想到,十多年後,隨著「老錢風」穿搭的興起,曾經的青年品牌A&F如今卻被中年人的衣櫥承包。
不僅款型和拉夫勞倫大差不差,主打一個在基礎款上點綴logo。就連衣褲的材質,都是和拉夫一樣,以素色亞麻居多。
有網友表示:
「A&F的版型進可攻退可守,寬鬆剪裁加上透氣面料,即便久坐辦公室,身體也毫無束縛感。無需頻繁整理衣襟,省心又體面。
下班後直接穿去接孩子或去超市買菜也毫不違和。」
當然,高性價比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相比起拉夫勞倫動輒兩三千的價格,A&F的單價並不貴,多在一千以內。
再加上A&F家的打折力度大,遇上做活動:
「T恤只要幾十塊一件,針織上衣才100來塊錢,簡直是中產人自己的海瀾之家。」
據A&F集團的財報數據顯示,A&F公司自2023年起,連續八個季度,都得銷售額持續增長。
其股價也由2023年初每股的25.2美元,到2024年6月上漲至186.06美元,邁入中國市場快時尚品牌的黃金時代。
常言道,酒香也怕巷子深,A&F的翻紅離不開自身的努力。
十多年前,因不符合主流市場需求,A&F發展遇瓶頸,門店數量及銷售額逐年下降。
2014年A&F的利潤,甚至不及2012年的一半。
為打破銷售額慘淡的現狀,A&F從2015年起,便開始主動轉型,告別高端商場,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體驗零售店。
此外,設計上撕掉「性感」和「酷感」的標籤,並隱藏起帶有學生氣的麋鹿標誌,將目標顧客的年齡調大,變為初入職場但預算不高的年輕職場人士,滿足後疫情時代,消費者降級消費的需求。
營銷戰略上,通過社交媒體宣傳,有針對性地培養品牌愛好者,開發新的忠誠度。
尤其「拉夫勞倫平替」的相關詞條,更是頻頻成為熱議話題,引得不少中年男女發帖分享。
有人調侃,年少不知A&FF好,還把拉夫當成寶。
「反正襯衫的版型也差不了太多,就只有logo一個是馬一個是鹿而已。咱玩的就是一個『指鹿為馬』。」
甚至不少三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女,也特意跑去A&F買男女裝。
「版型挺括,不僅男人的啤酒肚能掩藏掉大半,生完孩子的女性也能輕鬆穿得進去。」
萬物皆可平替的時代,三四十歲再穿回A&F,不僅是種時尚潮流,還是一種大道至簡的消費態度——既然奢侈品們大刀闊斧地價格升級,我也便心平氣和地消費降級吧。
就像一位叫@皮蛋拌飯的網友講的:
「人到中年,越發明白,車子能代步,比面子實在;所謂網紅餐廳,不如家裡的炒菜乾凈衛生;衣服花里胡哨,不如舒適合身。」
而消費這件事,也從曾經的選擇題,變成一道過濾題——篩掉廣告里的「必須擁有」,留下真正需要的。
就像人生,剪去枝蔓才能看清主幹。平替也絕不是摳門,而是清楚知道哪部分該花,哪部分該省。
如今,越來越多人選擇放過自己,「不做資本家的韭菜」。
可以跟潮流的風,又可以做到經濟實用。
就像不少網友調侃的那句:「年輕時穿A&F是跟風,中年穿A&F是跟心。」
都說,人的服裝是時代的鮮活面孔。
當消費主義浪潮逐漸退去,選擇穿回A&F的中年人,更像做了一場無聲的生活宣言:
衣服不一定買貴的,但一定要選舒服的,這份鬆弛感或許才是他們心中真正的「老錢風」穿搭哲學。
-END-
參考資料:
1.三聯生活實驗室:《「拉夫勞倫青春版」,被中年人搶瘋了》
2.新零售:《幾近破產的潮流鼻祖,又翻紅了?》
3.商界時尚諮詢官方:《上班人把「AF」穿成了「拉夫勞倫」平替,終於賣爆了?》
4.品牌星球時尚:《132歲的A&F怎麼打翻身仗?》
作者:喻涵
編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