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即將在今天(27日)上午迎來開幕式。3月26日下午,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在博鰲年會現場專訪了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原副部長傑拉奇。

傑拉奇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發展,全國兩會期間他曾說,今年中國全國兩會將比往年更受國際關注。
談及此,傑拉奇在博鰲表示,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確認了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我們知道中國2024年gdp增長達到了5%,此前一些國際經濟分析師曾擔憂2025年這一數字會下降,但兩會給出了強勁的信號,即中國政府重申了與去年相似的增長目標。這對外資而言至關重要,穩定的經濟增速是它們評估市場的關鍵指標。
「我認為中國經濟正逐步擺脫對房地產等舊經濟增長模式的依賴。這些行業需要保持穩定,但未來增長必將來自科技創新等新興領域,甚至有些產業我們現在還無法預見。」傑拉奇認為,中國正處於從傳統增長模式向新範式轉型的階段,就像最近湧現的「杭州六小龍」企業絕非偶然,必須認識到這將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傑拉奇特別提到,他每天都在使用deepseek:「它很棒,響應速度快、幾乎免費,而且還是開源的,我可以按需訓練模型。」
評價美國所謂「遏制中國技術發展」的政策時,傑拉奇連用了三個「從未奏效」。他說,美國的遏制策略起到的是反作用。當中國無法採購英偉達晶元、阿斯麥光刻機或台積電代工服務時,這反而加速了其自主技術突破的進程。任何技術封鎖最多只能產生短期延遲,中國終將實現關鍵技術自主。
「就像deepseek在歐洲一些國家被限制訪問,但諷刺的是,歐洲根本拿不出可替代的ai大模型。」他說。
談及特朗普政府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政策時,傑拉奇表示,特朗普的策略就像電腦強制重啟,但塵埃終將落定。特朗普試圖通過高關稅等手段全面顛覆現有體系,讓系統「重置」,雖然最終負面影響可能小於人們的預期,但這需要一段時間來證明。
美國的關稅大棒已然揮向了其歐洲盟友。傑拉奇直言,歐盟如今正陷入內部困境:經濟增長低迷、能源成本飆升、對俄危機應對失當,如今又面臨美國對歐加征關稅,經濟形勢可謂「災難」。在此情形下,歐洲應更加重視與中國的合作。
傑拉奇表示,中歐關係其實是中國與歐盟成員國雙邊關係的總和,歐洲內部卻並非完整一塊,而中國正在歐洲國家層面精準選擇合作夥伴。
「問題在於,部分西方政客對本國之外的地緣經濟一無所知。他們甚至不知道中國與哪些國家接壤,整日忙於選舉而非解決問題。」傑拉奇說,這種認知局限使他們只看到威脅而錯失機遇,比如個別政客對「一帶一路」產生誤判。「當視野局限於硬幣的單面時,自然無法把握全局的機遇。」
來源:長安街知事微信公眾號
記者:李治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