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到來,羽絨服的需求也隨之增大。
但就在此時卑鄙卻突然被曝出大規模銷售的羽絨服是假貨的問題,這引起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更令人震驚的是,警方查獲的7萬多件羽絨服的抽樣檢測結果顯示,所有的羽絨服都為偽劣產品,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既然市面上這麼多羽絨服都是假貨,那麼消費者又該如何判斷自買到的羽絨服是否系假貨呢?
近年來,網路購物愈發流行,連冬天銷售這樣的線下產品也逐漸向線上轉移,不少商家在網路平台上開設了自己的店鋪或直播間進行售賣。
然而,這種「躲避」線下監管的方式也讓一些不法商家有了可趁之機,他們通過網路直播等手段吸引顧客「掌中寶」,然後通過售價低廉的羽絨服快速賺錢。
這些售價只有幾百塊甚至幾十塊的羽絨服是怎麼做到的呢?
原來是商家將羽絨服的內部填充物換成了低質量沒有價值的材料,有的甚至故意添加了豬毛和狗毛。
但在這之後,由於一向嚴謹的中國政府對於這一問題非常重視,不僅迅速查處了這件事件,而且給予了不法商家應有的懲罰。
但僅僅這次打擊行動是不夠的,在打擊行動結束後,有大量商家便當此機會開始在網上進行銷售。
為了規避當局對他們的監管,許多商家開始在商品名及宣傳文案中直接寫道「便宜好貨,含量90%」
如何判斷羽絨服是否含絨量?
這時,消費者就要自己對商品進行細緻的研究。
那麼,如何判斷一件羽絨服是否是否含絨量呢?
首先需要了解兩個關鍵指標,即「含絨量」和「充絨量」。
含絨量指的是一件羽絨服中包含的真實羽毛數量,無論是優質鴨絨還是劣質鵝絨都算在內,而充絨量則是指填充在一件完整棉衣中以使其成型的棉量。
如果消費者購買了一件棉衣後發現它既暖和又非常輕便,於是就會以為這件棉衣的含量很高,但其實這是因為它充絨量很高,所以即使它的含量比較低也一樣暖和且輕便。
因此,在購買羽絨服時消費者需要核實「含絨量」和「充絨量」這兩項指標。
其次,消費者還應該警惕商家可能會以老存貨冒充新貨。
在商家的宣傳文案中,他們可能會提到冬款羽絨服,但實際上,冬款只是商家為了規避監管對存貨進行的一次包裝,實際上它們都是去年的存貨。
但是毛利較高的羽絨服產業行業中的定價普遍都是推高的,因此去年冬季六百塊一件的羽絨服如今漲價到八百塊也是正常現象,所以消費者很難意識到這一點。
為了避免上當受騙,消費者親戚最好在購買前提前詢問清楚,並看看能否找到型號代號來進行確認。
最後,關於羽絨服是否為正品的問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看標籤。
衣物標誌包含的信息作用
衣物標誌上的含有包括中國國家強制性標準GB184009-2017《羽絨和羽毛成品》。
該標準全面推廣實施,從2018年10月1日起,對目檢和觸檢進行了改革,並增加了幾個新的重要檢測指標,同時更新了標誌內容並規定實行國標標識。
其他國家也認可國標標識,假冒商品上的單獨標籤也已達到國家標準,這一點消費者不妨多加留意,例如海關總署於2014年4月1日施行的《進口洗滌產品標籤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自2017年4月1日起,除非經過許可,否則不得使用自願性標誌或其它不連貫屬性,如中國CAS或CIQ等其他國家。
消費者應該多看看,如果發現問題,不妨進一步投訴查證。
而且從去年冬天開始,波司登、雪中飛等知名品牌的售價都不可避免地下滑了很多。
例如去年兩千六百塊一件波司登旗艦款今年降到了兩千一百塊一件,所以即使看到實實在在地降價,不法商家也不至於有機會乘虛而入。
購買二手羽絨服能省錢嗎?
還有一種其他省錢的方法就是選擇購買二手羽絨服,這樣既環保又便宜,但是二手市場魚龍混雜,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需要仔細辨別,比如通過稀薄程度判斷是否有破損。
然而,儘管二手羽絨服可以省錢,但是它們很容易因為存放多年的原因產生異味或者發黃。這些問題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造成健康危害,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需要多加留意。
總之,在購買羽絨服時,一定要仔細查看標籤和包裝上的信息,並盡量選擇正規的渠道購買,這樣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和獲得質量保證,為此小編還特意整理出一些購買羽絨服時應該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