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間能倒流,汪女士不會瞞著家人去做那些美容手術。
8年前,她在重慶賽格爾醫療美容門診部做了隆鼻、雙眼皮、隆胸等12項手術,共計花11萬元。原想越變越美,沒想到卻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汪女士是重慶人,今年54歲。做美容手術時她即將滿47歲,當時自己開了幾家超市。當年,她稱因術後感到乳房疼痛等情況,向當地衛生部門投訴才得知,給她做手術的醫生馬某,其執業範圍為口腔專業。事後,該美容門診部被有關部門處以2800元的行政處罰,涉事醫生馬某暫停執業活動6個月。
從此,汪女士走上維權之路,起訴美容門診部退還費用、投訴涉事醫生執業資格、學歷造假等。後來,對方退還了其11萬手術費用。也因為此事,她轉讓了超市,和丈夫的關係也越來越淡。近年,她經診斷為抑鬱狀態,隨時由近80歲的母親陪同。
今年4月21日,重慶市衛健委向汪女士回復:「2025年3月28日,我委向馬某本人送達了《衛生健康行政許可申請材料補正通知書》,告知其在規定時間內補正相關材料,馬某未按要求補正。針對您反映的問題,我委已啟動調查程序,正在依法按照程序據實處理。」
5月21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馬某,他稱自己已退休,對於汪女士手術一事,他表示這是汪女士敲詐,手術沒有出現問題,經過了多家機構鑒定。馬某還稱,針對自己超範圍行醫,相關部門已做出相應處罰。希望汪女士走司法程序,該他承擔的責任絕不推卸。
花11萬做了隆胸等12項手術
術後她稱乳房疼痛,3年後取出假體
5月15日,汪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天生愛美,以前經常在小區外的一家美容院護膚、美體。重慶賽格爾醫療美容門診部的一名業務員也在這裡拉業務。
「業務員說可以做整形手術讓我更年輕漂亮,還說他們院長馬某在全國知名。」汪女士說,她查了一下看到馬某被稱為「馬鼻子」。
▲「馬鼻子」曾經的廣告
2018年4月4日,汪女士簽訂手術合同。手術約定合同書顯示,手術項目包括隆鼻、雙眼皮、開內外眼角、去眼袋、取耳骨、自體脂肪填充臉部、假體隆胸等12項手術,共支付11萬元費用。根據安排,汪女士在賽格爾醫療美容門診部手術室進行手術。病歷資料顯示,手術醫生有馬某、蘭某某。
汪女士向紅星新聞記者提供了一份2019年5月15日重慶市渝中區衛健委對蘭某某的詢問筆錄,上面顯示,蘭某某和馬某一起配合完成手術,主刀醫生是馬某,採用的是局麻,隆乳術是從上午10點半到11點半,其他手術到下午5點結束。
術後2個月,汪女士稱感到左乳房疼痛,她前往賽格爾醫療美容門診部找馬某檢查,被告知是包囊攣縮,做個小手術就好了。2018年10月,汪女士在該門診部做了左右乳房手術,加上雙眼皮、鼻子也做了修復手術。2019年1月,汪女士稱由於自體脂肪填充臉部無效果、眼袋左緊右松,再次做了手術。
經過三次手術後,汪女士稱仍感覺乳房長期疼痛,左右乳房大小不一,胸部有異物感。不僅如此,她認為臉部手術也沒有成功,出現臉部表面不平、眼袋左緊右松、右眼角有小包塊等。
汪女士稱,後來她的假體出現問題。她提供的重慶一家醫院的一份檢查報告顯示,其左側乳腺假體周圍出現異常信號影,考慮假體破裂並炎性改變。2021年12月,汪女士到四川一家醫院做了手術,取出了假體。
汪女士提供的醫院手術記錄顯示,手術發現「解剖後可見雙乳內硅膠假體,雙側假體完整,無裂痕,無破損,質地柔軟」。
涉事醫生執業範圍為口腔專業
美容機構被罰款、被判退還11萬手術費
對於此事,汪女士曾前往重慶市渝中區衛生部門投訴。
汪女士提供的衛生部門回復顯示,重慶市渝中區衛健委於2019年6月17日對該門診做出處罰,稱依法查明賽格爾醫療美容門診部使用執業範圍為口腔專業的執業醫師馬某施行美容外科手術的行為,構成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事實,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現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予以該門診罰款人民幣2800元整的行政處罰。
對於馬某未按照註冊的執業範圍的違法行為,2019年8月7日,對其作出暫停執業活動6個月的行政處罰。
同時,汪女士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退還醫療費11萬,賠償後續治療費50萬、精神損失費10萬等。經一審、二審,2022年4月,法院二審作出判決,判決書顯示,根據查明事實,賽格爾醫療美容門診部在對汪女士實施診療過程中,存在使用執業範圍為口腔專業的執業醫師馬某為汪女士實施美容外科手術的違法行為,且受到了罰款2800元的行政處罰,足以說明賽格爾醫療美容門診部在對汪女士的診療過程中提供的診療服務存在重大瑕疵,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之規定,該院認定賽格爾醫療美容門診部應向汪女士退還已交納的全部手術費11萬元,鑒於賽格爾醫療美容門診部已被撤銷,故由經營者馬某予以退還。駁回汪女士其他訴訟請求。
人生從此被改變
她轉讓超市,被診斷為抑鬱狀態
5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見到了汪女士,近80歲高齡的母親陪同著她。
汪女士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憶,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她和丈夫生育了一兒一女,她經營了4家超市,父母跟隨她住在一起。
「我當時(做手術)是瞞著家人的,直到三天後,他們才知道我在美容門診部輸液。」汪女士回憶,後來她為了維權,不得不轉讓了超市,夫妻感情也越來越淡。
汪女士在一家醫院的病歷顯示,診斷為抑鬱狀態,還有另外一家醫院的檢查結果顯示「肺部有磨玻璃結節」。
▲汪女士被診斷為「抑鬱狀態」
「懷疑是腫瘤,但我沒有做活檢。而且,即使假體取出了,但乳房一直疼痛,給我身體造成了巨大傷害。」汪女士說,「這件事徹底擊垮了我,我現在睡覺都要吃安眠藥入睡,每天都很焦慮很急躁。」
在採訪中,汪女士一直表現得很急躁,這也是高齡母親近年來一直陪伴她外出的主要原因。同時,汪女士介紹,事情已出了幾年,一直未能完全解決,去年其父已去世。
涉事醫生希望她走法律程序
衛健部門:已啟動調查該醫生執業資格
「馬某學歷造假,警方也已查明,既然學歷造假,說明他騙取了執業醫師證書,我一直在投訴。」汪女士說。
2023年12月,重慶市衛健委回復:「你來信反映馬某在某醫科大學學歷造假的相關問題後,我委立即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馬某醫師資格相關事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原衛生部、人事部《關於下發具有醫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認定醫師資格及執業註冊辦法的通知》等文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頒布之日前(即1998年6月26日前),已取得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可以申請執業醫師資格;對於當年由於特殊原因未取得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符合相關規定的,可通過學歷認定執業醫師資格。因此,學歷不是認定執業醫師資格的唯一依據,還需核查馬某在1998年6月26日前是否取得了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由於年代久遠,目前我委正會同渝中區衛健委、渝中區公安分局進行調查,同時積極與其他相關部門聯繫,調查其1988年-1998年期間的從業經歷。同時,我委將馬某(涉嫌)學歷造假的證據移送市教育委員會。目前,相關調查工作正在持續進行中。」
2025年4月21日,重慶市衛健委再次向汪女士回復:「就你反映馬某執業資格一事,2025年3月28日,我委向馬某本人送達了《衛生健康行政許可申請材料補正通知書》,告知其在規定時間內補正相關材料,馬某未按要求補正。針對你反映的問題,我委已啟動調查程序,正在依法按照程序據實處理。」
「馬某退了11萬手術費,以前的賽格爾醫療美容門診部註銷了,但他們又開了一個賽爾醫療美容門診部。馬某還在那裡。」汪女士說。
天眼查顯示,重慶賽爾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2月,法定代表人為蘭某某。5月21日,紅星新聞記者查詢官網電話撥打過去,號碼顯示「馬鼻子」。隨後,記者以患者身份諮詢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詢問是否可以找馬某做鼻子,對方表示可以幫忙預約,第二天就可以見面。
5月21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電話聯繫上馬某,他表示自己已經退休,且在治療眼睛、耳朵等問題。對於汪女士手術一事,他表示自己被糾纏了7年。「手術沒有問題,經過了多家機構鑒定,而且假體根本沒有破裂,她就是詐騙。」馬某表示,針對自己超範圍行醫,相關部門已做出相應處罰,他希望汪女士走法律程序,該他承擔的責任不會推卸。
2020年9月17日重慶醫學會出具的一份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結論顯示: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第三十三條,本病例不屬於醫療事故。
5月21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重慶市衛健委一名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我們目前跟汪女士保持著聯繫,正在按程序進行辦理。」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編輯 包程立 責編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