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從天崩開局到完成逆襲,德雷珀是如何做到的?

從世界排名第40位到如今穩居第5,短短一年間,德雷珀在網球賽場的強勢崛起令人驚嘆,接連斬獲大師賽一冠一亞更是實力的明證。

看了德雷珀來到羅馬大師賽後的一番訪談,感嘆他的成功真的是再一次證明了,網球是一項多麼mental的遊戲。

說德雷珀大獲成功並不為過:去年此時他還排在世界第40位;今年以第18位的排名開啟賽季;4個月過去則已高居世界第5。考慮到排名越是往上,提升起來就幾何級數地愈加艱難,這樣的躥升速度已足夠令人瞠目。而且過程中他收穫大師賽一冠一亞,還是在硬地紅土兩種場地類型。

在我看來,德雷珀的這番話充滿了力量,不妨先將原文貼出——

「i』m a big believer that you can create your own reality, have good people around you, have good energy, accept the struggle and hard work. it』s going to be hard most days. that』s the biggest message i send to myself: i have the power to achieve anything i put my mind to.」

我試著來翻譯一下:

「我發自內心地相信人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現實。當然還需要有對的人相伴、擁有好的能量,並且接受掙扎與辛勤地工作,因為大部分時間裡事情都不會容易。但這正是我向自己發送的最重要信息——那就是,我有能力去實現任何我想要實現的事情。」

i have the power to achieve anything i put my mind to. 真的有一點被這句話燃到了的感覺。

德雷珀還透露,他的方式並非傳統中的正念冥想(i don』t do a lot of mindfulness),而是更接近於affirmation和self-talk。我不知道以身心靈的專業用語如何翻譯,不妨先譯為「自我肯定」與「自我對話」。

3月份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的奪冠路上,那場德雷珀6比1、0比6和6比4擊敗阿爾卡拉斯的半決賽令人記憶猶新。德雷珀透露,正是在第二盤吞蛋之後,他回到更衣室在鏡子前進行了一番自我對話,激勵自己,自我肯定。

如果再往前推的話,我們還可以在澳網賽上找到線索。前3輪他全部是以5盤惡戰過關,雖然燃料耗盡的他第4輪面對阿卡未能完賽,但他在墨爾本的最大心得是,「我認為真正的轉折點在澳網,我從之前總是傾向於認定自己比較weak,到轉而相信自己相當強壯。如今我去到健身房進行體能訓練時,我都可以全力把自己推到極致。」

考慮到德雷珀更年輕時曾經傷病不斷並一度被標籤為「玻璃人」,這樣的轉變無疑巨大。

有意思的是,魯德在馬德里大師賽決賽擊敗德雷珀贏得職業生涯最重大冠軍後,同樣說到了心理韌性訓練的重要性。

魯德表示:「我們會去健身房練臀腿或是胳膊,而和體育心理專家談話,就像是我們對自身的感受力進行私教訓練。」

如今想來,德約曾因為「冥想大師」面對過種種誤解,其實只是因為他在心理韌性訓練的領域走得過於超前,而一時無法被更多人理解。再想想他對於飲食結構進行的革命性調整,最終甚至令無麩質飲食得到一些並不對麩質過敏的球員信奉與執行,感嘆德約真的是在多個維度都將訓練方法推到了極致。

當然,所有這些心理和情緒上的訓練,並非只是企圖搭建「想啥來啥」的空中樓閣,當然還是要建立在能力基礎上。而對於那些本就擁有高超能力的球員來說,這樣的訓練可以接通他們能夠最大化發揮能力的入口。

這對於更多球員其實也是啟發:如果狀態和戰績較長時間卡在瓶頸,不妨從內心入手,增加一個訓練維度。就像魯德馬德里奪冠後所說:「我在這方面的訓練體驗非常棒,我也鼓勵所有那些還在猶豫要不要嘗試的人,至少去試一下。」

編輯 | 肖洛

記者 | 張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