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和機器人領域的人才需求在2025年呈現爆髮式增長。最新一份行業數據報告顯示,多家企業高薪招聘核心技術崗位,ai科學家/負責人崗位平均月薪 11.2萬元、大模型演算法崗位平均月薪7.2萬元。
根據脈脈高聘近日發布的《智駕和機器人領域人才洞察》報告,2025年4月,智駕和機器人領域的新發崗位數量較2024年1月增長了28倍,表明該領域已進入加速擴張階段。而隨著高考志願填報剛剛結束、高校秋招進入關鍵階段,人工智慧領域也正在成為就業與專業選擇的新風口,近日「百度aidu計劃」透露,其招聘崗位同比增長超過60%,擴招重點聚焦自動駕駛、大模型等人工智慧前沿技術,覆蓋23個核心業務板塊及11類研究方向。
與此同期,多家媒體報道指出,自動駕駛、大模型在內的人工智慧相關專業成為今年高考報考熱門,反映出ai產業的蓬勃發展正帶動人才需求快速增長。人社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工智慧領域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供需比例約為1:10。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今年4月舉辦的create 2025開發者大會上,曾提出五年內培養1000萬ai人才的目標。據了解,百度過去5年累計培養的500萬ai人才中,超六成進入了智能製造、智慧交通等實體經濟領域。
在人工智慧應用中,自動駕駛出行平台「蘿蔔快跑」也在推動新職業崗位湧現。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蘿蔔快跑相關崗位涵蓋測試員、雲端安全員、調度指揮官、地面勤務人員等,且其招聘中對具備計程車、公交車、網約車等運營經驗的傳統司機設有優先錄用機制,旨在促進傳統崗位的技能轉型,同時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目前,已在北京、武漢、重慶、深圳等全國十多個城市開展常態化服務。而據人社部發布的19個新職業分類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等崗位已被正式納入職業目錄體系。
記者查閱boss直聘等招聘平台信息顯示,目前像蘿蔔快跑已發布多個技術與運營類崗位,包括智能駕駛研發工程師、調度演算法工程師、激光雷達演算法工程師、地勤安全員等,涉及技術研發、現場運維、數據安全等多個環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專家何霞指出,自動駕駛等人工智慧新興領域正在形成新的職業體系,對社會整體就業結構產生積極影響。「技術發展將創造更多元的就業選擇,推動人力資源的結構性優化。」她表示。
時代的發展催生著新業態的形成,新職業隨之不斷湧現。「ai技術既能通過『降本增效』創造新崗位,又能通過『技能再造』激活存量勞動力。」業內相關專家表示,面向傳統行業從業者,可以通過技術普惠與生態共建,打破就業壁壘,讓更多人在智能時代獲得職業發展的「入場券」。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曉風
校對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