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31日是第30個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各地中小學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教育和體驗活動,提升青少年應急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
宣傳體驗活動走進校園 提升學生安全意識
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應急管理專家、消防隊員、搜救專家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主題為「避險好辦法,應急在心中」的應急安全科普大講堂,圍繞氣象災害、火災逃生、地震救援等內容,通過案例分析、互動體驗等,向學生們科普應急知識。活動上,志願者們還為孩子們送去了應急救援趣味科普讀物,提升大家的應急安全意識和自護救護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學生 陳沐陽:通過這次的學習,了解到在火災的時候,可以用濕毛巾堵住口鼻之後,迅速逃生。我希望把我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去分享給我的同學和朋友。
在江蘇蘇州,智慧電力安全移動體驗巴士開進了校園,學生們通過智能模擬觸電體驗設備、心肺復甦、火災情景處置等vr沉浸式體驗,零距離了解如何應對觸電、火災、高空墜物等突發危險。志願者們還教授同學們如何分辨絕緣體和導體,提升大家的安全用電意識。
在浙江紹興諸暨市,當地還實施「中學校園安全防護提升」工程,在全市255所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及周邊區域安裝視頻、車牌抓拍等6大前端感知設備6400餘套,迭代升級巡更巡檢系統、異常行為監測系統等,全面保障校園內外及周邊安全。
諸暨市教體局安管科科長 張力:我們對27所寄宿制學校安裝了夜間異動感知預警系統,能夠及時發現夜間安全問題。
「陽光食堂」守衛校園餐桌安全
校園餐桌安全關係到萬千學子的健康,在河北唐山,當地學校構建全鏈條守護體系,讓學校後廚成為「陽光廚房」。
早晨5點,走進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學的食堂,工作人員正在把新運來的食材逐一放到智能溯源核磅秤上進行稱重,並拍照記錄。
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學總務主任 王偉:我們每天採購的食材都通過這個電子智能核磅秤來驗收,這個秤不僅能體現食材的價格、質量及數量,而且還能把照片及檢測報告及時上傳到「陽光平台」,做到了食材的可溯性。
「陽光平台」的全稱是「陽光食堂」綜合智能服務平台,是唐山市開平區著力打造的校園餐桌安全一體化智慧平台,該平台把採購、運輸、監督等功能融為一體,從各環節保障校園餐桌安全。
唐山市開平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戚雅欣:現在咱們看到的就是今天早上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學食材的配送記錄,裡邊包括斤數,包括單價和照片,記錄得非常清楚。同時我們也把剛剛配送的車輛納入了監管平台,包括車輛的運輸軌跡和車輛內部的溫度,我們可以對它進行實時監管。同時通過「明廚亮灶」工程,可以隨時監看各個學校食堂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食品安全,營養健康也是學生家長們關心關注的問題。上午11點,唐山市開平小學食堂開始製作午餐,今天的菜單是糖醋丸子、什錦蛋羹、木耳炒腐竹,兩葷一素加水果,營養合理搭配。目前,唐山市開平區已完成對轄區內33所學校食堂的標準化改造,通過「陽光食堂」綜合智能服務平台,實現全區學校食堂食材綜合價格低於市場價格15%,在學生餐費不漲的情況下,肉、蛋、奶、蝦類等優質蛋白食材比例提高了18%~25%,惠及師生2.66萬名。
「智防」+「心防」 向校園欺凌說「不」
「校園欺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學生如何遠離不法傷害?校園如何成為庇護孩子安全的港灣?各地學校也在積極探索。
廈門市集美區蔡林學校保衛處副主任 張劍英:一旦遇到被欺凌的事件,你們喊「別打我,救救我」,這套系統就會觸發。
這是廈門市集美區蔡林學校的校園防欺凌教學現場,當學生喊出「打人了」等敏感詞語,這個防欺凌系統就能通過ai聲紋識別技術觸發告警,自動向保衛室管理主機彙報,同時撥打安保人員手機電話,方便安保人員遠程語音制止並及時趕到現場。
廈門市集美區蔡林學校副校長 邱溫琳:主要分布在學校的洗手間。因為這些地方隱蔽性比較強,視頻監控沒有辦法涉及的一個區域,學生也是會在這些區域有較多矛盾的可能性。
針對可能發生的校園欺凌,廈門雙十中學也在各個校門以及校內重點區域安裝了智能預警系統。
廈門雙十中學安保幹部 林淮銘:我們四個校區共有3181個高清探頭,遍布校園內外,像教學樓、食堂、樓梯間、天台等重要場所。像我們的天台等私密場所,會進行高空安全警報,及時向校內的安保人員發出預警。
不僅推動科技賦能的預警系統建設,近年來,廈門市教育局還著力構建「小處早發現、小事早控制、小題早預防」的學生欺凌「微治理」體系,通過開展「防欺凌教育實操課」「開學防欺凌宣傳周」等多項活動,推動防欺凌知識入腦入心。
(總台央視記者 梁錚錚 潘虹旭 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