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可貴之處在於真實和共情,普通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很有代入感,苦口婆心的班主任、嘮嘮叨叨的父母、搞怪可愛的同桌,劇中許多人物都能讓人會心一笑。」2020年網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獲得當年6月《人民日報》評論點贊。今年10月14日至24日,「喜劇者聯盟」廠牌首部作品《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將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首演。8日下午媒體探班活動中,導演何念透露,舞台上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相比電視劇,「時間更為濃縮,充分發揮舞台假定性。」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講述從小與媽媽相依為命的高中生李進步,因為一場奇幻旅行穿越到20年前,遇見學生時代的媽媽李青桐,並和她成為好友。因為時代、性格的差異,兩人鬧出種種笑話,也攜手走過甜蜜與苦澀並存的青春時代。《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細膩還原80後、90後共同的青春記憶。演員錢芳被它深深打動,於是買下作品IP,聯手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和曾經製作多檔喜劇作品的歡樂傳媒,邀請多年搭檔及好友何念,共同策劃舞台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這是錢芳和何念繼火遍全國的喜劇《鹿鼎記》《武林外傳》《羅密歐與祝英台》《21克拉》後時隔多年又一次合作。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講述子女青春期的家庭關係,是當下社會熱門話題,與很多觀眾的經歷、回憶可以聯動。全劇笑中帶淚氛圍,也和我與何念合作過的作品類似。」錢芳表示,「這部劇很特別,女兒像媽媽、媽媽像女兒,女兒對媽媽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等她走過了媽媽的路,發現母女關係不是她想像中那麼糟糕。」她坦言,自己做了母親後,對親子問題有了全新認識,「我現在看《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和以前沒有孩子時的感覺完全不同。舞台劇更加強母女親情鋪陳。」
「舞台劇版本剛剛定稿,我們篩選網劇情節,將其變得更適合劇場呈現。」在何念看來,女主人公抱著「我不想做我媽的女兒」的念頭回到1999年,因為她對過去的媽媽不了解,「很多人與別人的父母相處得好,卻和自己的父母搞不好關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通過喜劇情節展開親子關係的追問。」何念有個讀初三的兒子,「我們不太像傳統意義的父子,更像朋友。我一直向他示弱,把我的困難告訴他。」多年以後,攜手老搭檔錢芳再次嘗試喜劇題材,何念覺得,「年輕時,我在乎劇場效果,喜歡看到觀眾哈哈大笑,現在更在乎多一些認知傳遞給觀眾,希望他們看完戲一天、兩天、三天後還在回味,並對生活產生一些小小的影響。」
2021年初,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和歡樂傳媒強強聯手,聯合打造全新的創作體「喜劇者聯盟」:以本土化原創喜劇作品為核心,為全國戲劇觀眾提供有品質、有品格的喜劇體驗。「喜劇者聯盟」廣納賢才,通過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成熟、系統的演員培養體系,結合歡樂傳媒全平台職業上升渠道,培養明日之星。該喜劇廠牌由何念擔任藝術總監。作為「喜劇者聯盟」開山之作,何念執導的這部原創奇幻校園愛情喜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也備受關注。
錢芳、周葉、劉炫銳、王佳寶領銜主演,《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班底大多來自東北,其中不乏大眾熟知的喜劇人。大家紛紛表示:舞台劇版不是對電視劇版的硬搬照抄,而是通過專業的舞台劇主創團隊,運用創新的構思和手法濃縮原劇精髓,在保證過硬質量內容的同時,帶給觀眾嶄新的體驗。
作為國產青春劇黑馬,《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播出後,讓不少人感慨「搞笑又催淚的東北味兒」「那就是我們的青春」。《人民日報》也評論,「精心設計的服化道營造出真實生活氣息,讓觀眾彷彿來到上世紀90年代的東北小城,重溫青春和成長。」和以往大多數以「愛情」為主線的穿越劇不同,母女間的代際關係是《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全劇核心,友情和愛情錦上添花,讓這部劇更加豐富飽滿。穿越過去的李進步和17歲的母親成為同學,並冒充發小住進了她的家裡,見到久未謀面的姥姥和從未見過的姥爺。在與李青桐一家相處的日子裡,她理解了母親的不易,不僅找到現實生活問題的根源所在,也踏上自愈之路。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來源:作者: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