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五一檔,一部名為《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簡稱《蒼茫愛》)的電影悄然登場。這部由90後導演陳孝良執導、鳳凰傳奇成員曾毅首次擔綱主演的公路喜劇,從片名到內容都充滿了年輕人的大膽嘗試。影片將國民金曲改編為電影ip,以網紅經濟和mcn公司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年輕rapper與貨車老司機陰差陽錯結伴上路的爆笑故事。這種將流行文化符號與類型片框架相結合的嘗試,既展現了新生代電影人的創新勇氣,也暴露出跨界創作中的諸多問題。
影片最大的亮點在於其敏銳捕捉當下社會熱點的能力。導演陳孝良曾參與過某戀綜,這段經歷為電影貢獻了兩個神出鬼沒的實習攝像角色,這個源自真人秀拍攝現場的點子既真實又充滿喜感。影片對網紅經濟的展現也並非憑空捏造,導演本人有過創業經歷,對mcn行業的運作有著切身體會。電影通過諷刺手法揭露了相關行業中存在的亂象,如不合理分成、虛假人設包裝等,這些內容雖然略顯誇張,但確實反映了當下自媒體時代的部分現實。藝術總監劉震雲提出的「歪理邪說」喜劇風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影片陷入說教窠臼,讓社會批判以更輕鬆的方式呈現。
音樂元素的運用是影片的另一特色。從片名直接取自鳳凰傳奇經典歌曲,到片尾設置全場大合唱的互動環節,製作團隊顯然深諳音樂ip的營銷價值。製片人郭棟楠作為資深音樂人,將「一張票頂三張」(電影票+旅行車票+演唱會門票)的概念貫穿始終,這種「影演聯動」的創新嘗試確實為影片帶來了話題度。首映禮採用演唱會形式,邀請孫藝洲等演員現場演唱,這種打破常規的營銷手段在行業內實屬罕見,也成功製造了多個熱搜話題。從商業角度看,這種全方位開發ip價值的思路值得肯定。
然而,影片在藝術完成度上卻顯得力不從心。最大的問題在於劇本的鬆散和笑點的陳舊。儘管有劉震雲把關修改了十多稿劇本,但成片依然像是一系列網路段子的拼湊,缺乏有機聯繫。公路片類型本應提供的敘事動力被隨意堆砌的情節所消解,卡車開到哪,笑料就生硬地塞到哪,缺乏必要的邏輯銜接。當趙天涯前一秒還因腎結石疼得死去活來,下一秒就能繼續開大車,觀眾很難不對這種敷衍了事的敘事產生疏離感。影片試圖探討的成長主題也因敘事散漫而未能深入。雙男主設定的初衷是展現兩代人的互相救贖:老司機學會釋懷過往,年輕人找到人生方向。但導演旺盛的表達欲導致線索過多,粗剪版竟長達四個半小時。最終成片雖然聚焦於年輕人的成長,卻因對網紅行業的片面刻畫而陷入另一種刻板印象。影片將簽約mcn的年輕人簡單描繪成容易被騙的傻瓜,這種處理不僅缺乏對00後群體精明特質的認知,也無形中強化了「夢想不切實際」的保守價值觀。
演員表現同樣喜憂參半。曾毅作為歌手跨界出演,其表演雖談不上精湛,但勝在自然本色,將一位樸實沉穩的大車司機的形象塑造得可信可親。可惜的是,劇本未能充分挖掘這個角色的複雜性。相比之下,周奇飾演的於虹則過於吵鬧浮誇,這個本應反映當代年輕人迷茫狀態的角色最終淪為推動劇情的工具人。更令人遺憾的是,影片中幾乎沒有一個角色真正可愛或立體,這使觀眾很難對故事產生情感共鳴。
從產業角度看,《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代表了一種值得關注的創作趨勢:年輕影人正嘗試將短視頻時代的審美與敘事邏輯融入傳統電影。導演陳孝良的短片創作經歷、製片人郭棟楠的營銷背景,都為影片注入了鮮明的網感特質。這種嘗試既有突破常規的積極意義,也面臨著藝術完整性的挑戰。當電影過度依賴話題營銷和碎片化表達時,其作為敘事藝術的本體價值難免受到削弱。
《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最終呈現的,是一幅充滿矛盾的新生代創作圖景。它既展現了90後電影人敢於打破常規的勇氣,也暴露出經驗不足導致的種種問題。影片在營銷上的成功創新與藝術上的明顯短板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割裂恰恰反映了當下中國電影產業轉型期的特徵。當資本越來越看重短期話題效應時,如何平衡商業考量與藝術追求,成為年輕創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或許,正如片中那個陰差陽錯的公路之旅一樣,中國電影的新生力量也需要在試錯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
記者:邢媛 編輯:邢媛 校對:高新